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的空間分佈特徵及成因

摘 要:針對當前客家文化中地名文化研究缺乏的現狀,該文提出了從景觀地名角度定量研究客家地名文化的方法,以贛南地區客家村落為研究對象,基於核密度估計法和移動搜尋法,結合地統計學方法,分析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空間分佈特徵及其成因。研究發現,贛南地區自然景觀地名集中於中北部平原和低谷地區,呈圈層向外衰減的空間分佈趨勢,與贛南地區自然環境特徵相吻合;其中山貌類景觀地名與海拔呈梯度負相關的耦合關係,水文景觀類地名並“生長”於河流兩側。各文化景觀類地名存在一定的空間分異,城鎮建設、交通條件、生活方式和遷徙攜來的中原傳統文化等驅動因素都對贛南地區客家村落分佈格局有重要影響,該方法能為客家文化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文化景觀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重點方向,而地名作為文化景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備受關注[1]。地名是研究人們生產和生活特徵的重要工具,是地理學、歷史學和語言學不可或缺的研究資料[2]。客家地名是客家民系地理和文化的結晶。客家民系是歷經西晉的“五胡亂華”、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亂”、北宋和南宋時期等戰爭因素而被迫遷徙南方的北方漢民[3]。贛南是歷史上客家人遷徙過程中重要的集散中心,是中原漢民向南和向東,甚至移居海外的重要中轉站,世稱為“客家搖籃”。贛南地區客家村落地名不僅隱含著豐富的環境要素特徵,還記載著客家民系形成、社會變革、經濟生產等紛繁的人文信息。

近幾年來,以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為主導,結合地名統計學,從時空角度對歷史地理學和文化地理學的定量研究頗受歡迎且成為主流[4-8]。例如文獻[9-11]採用地學中的差異性原則,結合生物學上“基因”概念從內在整體、局部、內部、外部4個方面研究傳統聚落景觀基因識別。文獻[12]建立了廣東省聚落地名庫,利用GIS-技術和空間方法分析了廣東地名語言文化景觀的空間特徵;文獻[13]以北京市為例,深入探究地名的空間分佈屬性,試圖反映出北京在歷史潮流中的文化功能分區;文獻[14]從時間推移層面挖掘福州市臺江區“涉水”地名文化景觀與城市演進的聯繫;文獻[15]等構建廣西壯語地名數據庫,將空間插值結合迴歸模型對壯語地名和漢語地名的趨同性演化過程進行了對比和分析;文獻[16]從人們宜居理念的視角探究了美國亞利桑那州峽谷地區的地名與人地間的內在關係。這些成果為地名文化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但縱觀已有研究,可以發現針對客家地名文化的研究成果尚少。因此本文在借鑑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結合歷史文獻資料構建贛南客家村落地名數據庫,採取GIS技術,輔以地統計學方法,從地理環境視角分析贛南地區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空間分佈特徵及其成因,為客家村落景觀地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對探索客家文化的發展、擴散與繼承有一定參考價值。

1 研究區概況與數據來源

贛州,古稱“虔州”,亦稱“贛南”,地處江西省南部,行政範圍全省之最,介於24°29′~27°09′ N、東經113°54′~116°38′ E之間,總面積達39 379.64 km2,佔據全省地域的23.6%。東接武夷山脈,南靠九連山、大庾嶺等。主幹支脈錯落於南部和外圍,形成四周高、中間低,南面高、北面低的地勢特點。內部被章江、貢江、贛江和其餘支流所穿梭,向北匯入鄱陽湖。其內城鄉居民約954.21萬人,其中漢族人口占99.2%。其餘的41個少數民族佔0.8%,畲族、回族和瑤族佔主要部分。

此次選取贛州市3 633個村落作為研究樣本,地名資料來源於贛州市民政局,贛州市行政區劃矢量圖來源於贛州市國土資源局,所用DEM數據來源於地理空間數據雲網站(http://www.gscloud.cn/)獲取的分辨率30 m的數據。今日的贛南伴隨城鎮化的進程,人口的空間位移,出現許多“非純客家村”。 本研究在村落查詢和收集的過程中,注意辯解當前村落之中“純客家村”和“非純客家村”。當前除了少部分是“非客家人”外,大部分是“純客家人”[1]。圖1為當前贛州是行政村落分佈概況。

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的空間分佈特徵及成因


圖1 贛州市客家村落分佈


2 研究方法

先對客家地名和非客家地名進行二值化處理,再將客家地名依地名用字篩選成自然景觀地名和人文景觀地名兩種。運用GIS技術和地統計學方法依景觀分類構建客家地名數據庫,結合核密度估計法和移動搜尋法分析景觀地名的空間全局分佈規律。

移動搜尋法(floating catchment area,FCA)是以某個地名為中心畫一個圓作為濾波窗口,計算窗口內該類地名佔地名總數的比作為該點的值[17],從而反映該類地名的集中程度。經過實驗,選取5 km為搜尋半徑,有較好的平滑效果,避免丟失過多局部空間變化的信息。核密度分析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和移動搜尋法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的是搜索窗口內的地名權重不同,距離的大小正相關於權重。其結果是由柵格組合而成的趨勢面,呈現出密度值高低變化的空間形態。

3 客家村落地名統計分析

3.1 客家村落地名統計

本文首先剔除出研究區269個非客家的村落,對餘下的3364個純客家村落依據文化景觀分類,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根據客家命名習慣和諮詢專家,自然景觀進一步分為山貌、水文、植被、動物地名,文化景觀分為交通、人工建築、方位、耕作、美好意願、數量、姓氏、其他地名。具體分類情況見表1和表2,研究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客家地名分類見圖2。

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的空間分佈特徵及成因


圖2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類客家地名分佈

3.2 自然景觀類地名分析

贛南地區客家村落自然景觀地名共有1 874個,反映山貌、水文類地名比重最大。其中具有21類山貌景觀地名用字,數量佔總數的20.69%。例如:“坑”字頻度達208次,在總景觀地名中頻率最高。坑:指兩山之間的山谷地帶。贛南地區一般將山稱之為“嶺”,坪:指山中較為平坦的地方。山貌景觀地名高頻率的出現,表明贛南地區山系景觀豐富。水文類景觀地名用字總數為22個,其中“溪”“塘”和“江”字出現的次數最多,分別為120次、114次和93次。水文類地名佔總地名的比重最大為21.20%,說明贛南地區水系景觀豐富多樣、河道開闊、支流眾多。植物類景觀地名出現字數達到23個,是自然景觀地名中字種類最多。贛南常年受到亞熱帶溼潤季風的影響,降雨量豐富,土壤以紅壤為主,多丘陵分佈,植被種類多樣,具有74.4%的森林面積,是全國十八大重點林區之一。動物類景觀地名“龍”字出現最多達105次。客家人雖然遷徙到了贛閩粵省,但是依然沿襲中原地區宗教信仰。“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體現客家民系對家鄉的珍愛和眷戀。

3.3 人文景觀類地名分析

隋唐時期以來客家村落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人口增長、城鎮建設、交通條件、經濟活動等都進入新時期。除了反映自然景觀地名外,人文景觀地名總數為1 359個,其中以反映人工建築地名最多。贛南地區大多數的房子稱之為“屋”,如鄧屋村、梅屋村、王屋村等。反映人工建築較為特殊的地名有“寨”,意指為了提高聚落的防禦性。窯:燒磚和陶瓷器的構築物,唐宋時期的贛州陶瓷器製作水平已經達到當時領先地位。“田”字在耕作類景觀地名中出現頻度最高為157次。塅:山下稍微大的田段。壟:贛南山區梯田。自古以來贛南地區的交通狀況較差,群山圍繞,因此反映交通景觀地名種類較單一。由於動盪的戰爭環境,遷徙的客家人為了表達對和平安定生存環境的渴望,和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願景,其方式之一就是通過定居村落的地名。歷史上客家人遷徙大多為家族性質,因此一部分的村落按照姓氏命名。方位景觀地名是指用某些表示方位、位置的詞和其他詞語組合而成的地名。表示方位類的地名總類較多,且出現頻度為117個,佔總地名總數的3.48%。表示數量和計量單位的地名總數為37個,佔總數的1.10%,反映歷史上贛南地區曾經出現過較為繁盛的商業活動時期。

贛南是南遷漢民的天然棲息地,特定的地理環境是新民系產生的重要條件。贛南四周高山環繞,境內河流交錯,其間分佈著許多谷底小盆地和低矮的丘陵地,土壤肥沃,宜於農耕。這些相得益彰的自然環境給遷徙到此處的北方漢民提供了絕佳的生存環境。古時候的贛南地區,交通條件差,山路崎嶇難行。因此對於統治者來說是鞭長莫及,對於移民來說則是避亂佳地。客家村落地名中,出現了數量較多的反映山貌和水文的景觀地名,是由於贛南地區特殊的自然景觀。客家人大多以同姓宗族為核心,聚族而居,聚落的不斷髮展成為了村落,利用方位地名來體現宗族村落間的密切聯繫。南遷的中原人依然保留著對傳統中國文化當中對“龍”的崇拜,意味著祈求祥瑞和風調雨順的天氣環境。因此通過景觀類地名的統計分析可以發現,源源不斷的先進勞動力與技術轉移到這一地帶,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贛南地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人與贛南地區的自然環境逐漸達到密不可分的聯繫。融合多源的文化,營造出具有客家文化的新民系村落地名。

4 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空間分佈特徵及其成因分析

在ArcGIS 的空間分析工具箱中,使用核密度工具,製作客家地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核密度分佈,見圖3和圖4。

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的空間分佈特徵及成因

自然景觀類地名空間分佈特徵和成因分析

根據景觀地名命名原則,自然景觀地名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保留相對完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聚落所處的地理環境。由圖3可知,自然景觀地名集中在中心和北部呈三足鼎立的空間關係,邊緣地帶相對稀疏,總體上表現出由中心三角地帶向外銳減的空間形態。

山貌景觀類地名

將山貌景觀地名與空間分辨率為30 m的DEM數據疊加,得到山貌景觀地名分佈(圖5)。從圖5中可以看出,山貌景觀地名分佈範圍廣闊,基本涵蓋整個贛南區域。對圖5進一步分析發現山貌景觀地名呈現依海拔三層階梯式的空間分佈特點。提取山貌景觀地名的海拔數據,並按照區間分段(圖6)。第一層海拔為0~250 m,此範圍的山貌景觀地名數量最多達341個,但多為密集等級中低的村落。此海拔層主要以平原、丘陵的低窪處和山谷地帶為主。山貌景觀地名中“坑”代表著兩山之間的山谷地帶,“坪”意指山中較為平坦的地塊。從地名用字的角度,映射出客家先民優先考慮地勢低平贛南中部區域。第二層為250~500 m的丘陵地帶,有286個山貌景觀地名,大部分是密集程度低級的村落,它是地勢和地名密集等級的過渡區。第三層海拔為500~1 000 m的高山地區,地名數量明顯減少,只有66個。這一區域處在贛南的邊沿地帶,分佈著密集等級高的山貌景觀地名。從景觀地名角度,“嶺”“石”“山”等字被高頻率應用,折射出贛南地區群山圍繞,山脈錯落的地形地勢特徵。贛南地區自古交通條件差,連綿的群山成為抵禦朝廷軍隊的天然屏障,對於客家先民卻是棲息和繁衍的熱土,東部與武夷山脈相連存在許多通往汀州府的重要隘口。根據《臨汀志·山川》所記載,羅坑隘在新路嶺(又名隘嶺)上,位於長汀縣西30 km,抵瑞金縣。這些隘口很大程度上推進了贛南地區與閩西地區的人口遷徙。

客家地名文化景觀的空間分佈特徵及成因

客家村落作為地理環境和文化景觀重要的依託載體,包含著自然、歷史、文化、社會、地理等重要信息。本文運用數理統計分析、GIS技術、核密度估計法,從空間角度挖掘贛南客家村落分佈特徵及其成因,客觀形象地反映贛南地區獨特的客家文化景觀和地理環境特徵。文中根據文獻資料和地名用字、用詞特徵,將地名依景觀分類構建地名數據庫,結合數字高程模型及河流數據,參考歷史文獻並統計地名分析其結果。

贛南地區自然景觀類地名大多依地理環境命名,集中於中部地區,與贛南地區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勢特徵相吻合。通過對山貌和水文類景觀地名的空間分析,印證地名文化與地理單元的重要聯繫。山系景觀類地名的密集程度與海拔呈明顯的區間變化;河流對水系類景觀地名影響深遠。因此,贛南地區的中部形成了自然景觀類地名集中區。基於客家景觀地名數據庫的構建,極大地完善了贛南地區景觀地名的分類,促進了精細尺度化地名的研究。同時,地理數據庫內容的豐富,提高了地名錶達的精細程度。另一方面,贛南地區文化景觀類地名存在一定的空間分異。中部地區人口聚集,豐富的地理資源,勤勞勇敢的客家人南下帶來黃河和長江流域先進的生產工具和充實的勞動力,形成贛南地區多樣的農耕文化;水系資源豐富,河道開闊,水路交通發達,貿易活動頻繁,因此生活方式類地名核密度較其他區域更為開闊。通過地名文化在空間分異的微觀信息並結合歷史因素,發現人工建築文化、姓氏文化與美好意願類地名核密度多集中在特定的區域。

基於上述的討論,後續研究工作應重點把握聚落地名之外的地理名稱,更深層次地挖掘空間尺度,擴展數據的內容和時間表達尺度,延伸收錄的空間範圍。另外,在傳統文化快速消失的今日,定量識別微觀文化特徵是研究和保護文化多樣性和開發的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