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客家:祭祀文化源與流

祭祀文化起源很早,《詩經》中的《頌》即為宗廟祭祀、頌神之樂曲歌辭,是最早的文字敘述。《雅》則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藉以祈豐年,頌祖德。


客家的祖宗崇拜令外人驚訝!生活中大部分人只記得自己爺爺的名字,再往上追溯,基本就不知道了。但客家人卻大多知道自己祖祖輩輩的名字及其墓地所在,並每年自發組織為各代先輩掃墓。有些地方甚至形成慣例或規則負責每年的各類祭祀活動。上學時,厲以寧教授講“轉型發展理論”,課上他問學生,有誰知道爺爺的名字,大家都說知道,那爺爺的爺爺有誰知道,我告訴老師我知道。他說那你一定是客家人!是的,只有客家人才將自己的祖輩念念不忘,並當作一種信仰代代相傳。

在這種傳承中,有很多具體的實物和儀式、活動讓後輩代代相傳,比如說祖祠、墓地,及其與之相應的祭祖、拜圖、掃墓、上譜、上圖等各類活動。這些活動相沿逾三千年。部分流落的客家人,因遷徙中丟失了族譜,在和平穩定後,依然選擇上路尋求墓碑上留下的父子關係來追溯祖先。

祖祠和墓地是這些祭祀活動的物質基石。客家人遷徙後大多聚族而居,因而由各地後人共同出資出力於祖地建造祖祠、併購置田產林地以保證活動能長久延續,並按規定的時間聚集於祖祠以舉行祭祀活動。像李氏大宗祠、寧化客家祖地、泰伯廟都是這類代表。

另一類祖祠在閩西客家中更為普遍。他們大多以村的形式形成某一姓氏的聚居地。故兄弟之間或幾代人合力建造大屋,像土樓、九廳十八井等,逐漸演變為祖祠,既有住的功能,也具備宗祠祭祀的功能。在兄弟之間分房產時明確規定廳堂屬於共有,是不能分到個人名下的,而是作為這一代祖先的專有祠堂,其房產名稱甚至直接以這位祖公的字號命名。比如培田的文貴公祠、樂庵公祠、久公祠。或者由主要的建造者自己命名,如衍慶堂、厥後堂。但其功能都基本一致,廳堂作為這一支脈子孫共同財產,在這裡舉行祭祀活動。其後裔可在這裡承辦各類紅白喜事,而無需經過他人的同意。這樣的制度安排,結果就是各代各房的祠堂能夠完整保留,不至於年代不同了就被拆毀。另不同年代的人根據自己的不同能力,也會相應的建造新的房子,舊的祖祠又不能拆毀。因而在分房產時就有了很有趣的現象。比如說我父親分到的房子就分屬於不同的祖祠,但每個祖祠都只有一到兩個房間。衛生間在一個地方,住的房間分屬好幾個祖祠,吃飯的廚房和客廳又在另外一棟祖祠。原因就是每代人留下的房產在分家時都是在不同的兄弟間分的。經過幾代人後,各個祖祠都只能分到一個或兩個房間了,甚至是半個房間。然後只好在各房之間做些私下調劑。這無形中給拆舊房蓋新房增加了很多協調性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很多祖祠因而歷經風雨、政治磨難而保存下來。相對來說,墓地的變更更易受到政治的左右,在遷祖墳和政治正確間,祖墳往往讓位於政治正確,因而很多墳墓都經歷多次遷徙。

培田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祖墓環繞村子,皆依山而建,人墓和諧相處。居住的是祖祠,抬頭即是祖墓。世世代代相依相偎生活在這個小村周邊。三世祖文貴公所修之上頭屋,就取名“望思樓”,取“日登樓以望二墓而至思焉”、“登樓而西望祖墓,則思水木之本源,種德之根基;東望祖母之墓,則思鞠育之恩,罔極之大,天性抑何摯歟?夫居以立本、思以致孝,則他日可以為仁人,可以為孝子,雖天下亦稱之矣,豈獨一二詩人揄揚已哉?”(明 張郃《文貴公上屋記》)。從中可以看出,從培田第一代開基祖文貴公始,即視祖先墓地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藉以自省、自思,日夜陪伴在身邊。很多人怕墓地,但如果是一個養育、寵愛你的人的墓地在你身邊,我想不是害怕,而是安然祥和。

祭祀先人為何經歷了幾千年,這種傳承能夠一直延續,並興盛不衰?這絕對不是迷信使然。而是古人明白了他所蘊含的意義,所以,自夏以來就有各類大型祭祀及頌神活動。在祈福頌德的同時,將其意義論述清楚,並警示後人。

一、形式其實很重要!

抬頭三尺有神靈,自己所做的事情,無論是否有良知,周邊的祖宗在看著,後來人也看著。你的所作所為有人評判,功績後人會緬懷,你蓋的房子後人還在住著呢,連名字都沒改。這種形式是一種有形到無形的力量,教人從善,促人上進。

你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可以忽略的事情有很多,你是一個龐大系統中的一個螺絲,這個螺絲可以很重要,也可以像沒有,不曾發生一樣,就看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你供奉的只是形式,告訴神靈祖先,你有飯吃,有空閒,還記得祖先。但這真的只是形式。正如《左傳 季梁諫追楚師》所言: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鹹有也。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慄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讒慝也。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

在這裡,先人還是把形式與內容給論述清楚了,民和年豐,才會有修五教,致禋祀,神降之福。也就是吃飽了就該謀劃發展了。而發展就需要群策群力,通過這類活動,增進了解,促進團結。

二、內容不需要每個人懂,但一定會有人懂。

為何要舉行各種儀式呢?從很多古籍可以看出,古人並不是迷信。其主要作用有:(一)增強凝聚力,培養歸屬感。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區別,古人說得好,人能群。這個群不僅讓人類戰勝了很多自然界的困難,更是保證自己族群能夠在各類競爭中生存發展、興旺發達的原始動力,一盤散沙的族群是很容易被淘汰掉的。如果沒有舉辦經常性的活動,族群內大部分人都會鬆散,當危機來臨時,沒人出頭組織其結局就是各奔東西,文明瓦解。雖然現在交通發達,聯繫緊密,但很多人發現,真正能讓大家聚在一起的,還是傳統節日及其活動,如過年,定期舉辦的各類祭祀活動。不管多忙,團聚都是最重要的,團聚的理由很簡單,那個給你歸屬感的家,那個養育自己的土地。你不不會也不能忘記。(二)發現、培養組織人才,尤其是那些有使命感、有大局觀願意付出的組織人才。人才的成長,是需要過程的。各類大型活動,需要考慮策劃的事情很多。定期舉辦各類活動,在活動中發現、培養人才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這類人才是經實踐檢驗的人才,可以堪用的人才。

中國能每年組織春運這樣巨大的人員流動工程,和幾千年來各類祭祀、會盟活動息息相關,歸屬感和對組織能力的培養已經深深的刻在華夏大地上。

三、形式和內容哪個重要?這個就像海選,需要從大基數中選出懂得內涵的人。沒有所謂的形式,就找不出懂得內涵的人。也就不會有危機戰亂來臨時站出來振臂一呼的人。所以,形式和內容缺一不可,沒有形式就不能培養懂內容的人。懂內容的人也只能經過各類形式才會提高成熟,不至紙上談兵,臨時抱佛腳。

所謂傳承就是把形式傳下去,把內涵承下來。形式中斷了,思想也會中斷。不朽,不僅是外在的,物質的,也是內在的,精神的。形式熱熱鬧鬧,樂樂呵呵,重在參與。內涵深邃悠遠,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