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 遺 系 列 之中山香火龍

中山鎮(武所)的“香火龍”,起源於元朝末年,明朝開始盛行。每年從春節後直至正月十五鬧元宵都有“香火龍”走街串巷,家家戶戶都爭相迎請香火龍到家中表演。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圖騰,古時皇帝自稱為龍的化身。人們認為,龍進屋有扶正去邪、富貴康寧、全家平安幸福的寓意。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淵源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山(武所)的“軍家人”,源自江西、浙江、安徽、廣東、四川和福建等數十個地區,而“客家人”的來源更為廣泛、繁雜。“軍家”、“客家”的祖地,均有春節舞龍燈的習俗。但這些地方的“龍”大多用黃布、青布裹成,裝飾花紋也華麗、複雜。當時武所仍無這些條件和工藝水平。為彌補這些缺陷,化解鄉思,留住鄉愁,當地的賢者、巧匠,就用當地盛產水稻的優勢,用秋季收割水稻後留下的稻稈,經精心晾曬、梳理,仿北方地區龍燈的樣式,扎製成七節或九節的龍身,“龍”的眼睛用手電筒的燈泡並配上電池,裝在龍的“眼框裡”。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因“龍”身全用稻稈紮成,便於插上點燃的香火,又能遮住粗陋的稻稈,使人賞心悅目。在夜間舞動時,火光閃閃,香氣撲鼻。獲得當地民眾的認可和青睞,從此“香火龍”一直流傳到現在。

基本內容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扎制“香火龍”

春節前籌備材料,聘請紙紮藝人扎龍頭、龍尾;請木匠做七個或九個“T”字形橫扁圓棍木架,自已動手,用乾淨稻草紮成扁圓形(約25公分左右大、60公分左右長)稻草把七個或九個,捆綁在“T”字形木架上面,再套上藝人紙紮的龍頭、龍尾,即成為七節或九節的“香火龍”。然後再組織七人或九人培訓舞技、組織五人培訓香火龍鑼鼓的打法,學好了,即成為一支舞龍隊伍(如果是老隊員,此環節可省去)。香火龍鑼鼓的打法和船燈鑼鼓的打法不同,香火龍鑼鼓由小鑼跳鑼,船燈的鑼鼓由大鑼跳鑼,人們聽到鑼鼓聲就知道是舞香火龍,還是舞船燈。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恭敬“迎龍神”

農曆除夕上午集中舞龍隊全體人員,身穿統一舞龍服裝,點燃香火後把它遍插在七節或九節龍身上端,即成為“香火龍”,然後整齊隊伍、敲鑼打鼓到老城龍坊山邊去接“龍神”,在此叩拜飛舞一番,接受“龍氣”後,香火龍即為“神龍”,然後依序返回放龍地點,從春節開始到正月十九日為止,為香火龍活動時間。

主要特徵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火龍一般在晚上表演。由高舉竹筒火把的人領頭,舞龍隊員敲鑼打鼓,手舉香火龍,到邀請人家中。此時戶主放鞭炮,站在門口迎接。如果家中有柱子的,香火龍要先繞柱子兜一圈(喻“神龍擎柱”)後,再到該戶廳堂叩拜,退出後,主人拿出幾十柱香來,點燃香後遍插在龍身上,此時香火龍在門前再次飛舞起來。主要動作有滾龍、跳龍、串龍、龍頭吻龍尾,最後整條香火龍組成一字,主人再次鳴放鞭炮。香火龍再次入主家廳堂叩拜,主人即將兩個紅包掛在龍頭上,表示獎賞酬謝,後在香火龍身上拔下三支香火插在家中神龕上,示“龍魂入屋”,財丁興盛,家庭美滿幸福,然後香火龍再到各家各戶表演。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火龍也有較大型的,它由兩條香火龍組成,加上一個提珠飛舞,由兩條香火龍進行搶珠表演,叫做“雙龍搶珠”。“珠”的構造是:一條圓形木棍插上能靈活轉動的圓形空心鐵球圈,再粘上紙紮花邊,喻為龍珠,晚上裝上電池,使其放光,帶動兩條龍飛舞搶珠,煞是熱鬧、好看。

重要價值

武平中山香火龍,一個融合“軍家”和“客家”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山(武所)“香火龍”,是中山(武所)“軍家人”和“客家人”的不同區域、不同文化,經過幾百年的交融、交流、匯聚的一種文化傳承,他不僅傳承了中華民族共有的龍文化,也綜合了“軍家”和“客家”的不同地域特色,體現了各宗族之間的互相包容、和睦團結和相互尊重的優良傳統,對促進宗族間和睦、團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積極傳遞、凝聚正能量和鍛鍊身體、愉悅身心均有很好的作用。

因“香火龍”只能在晚上表演,後進化為紙龍,形狀一般為七節,但每節都有長方形龍身、衣孔,白天晚上都可以活動表演。後又改為“七節布龍”,在布上畫龍鱗。黃布為黃龍,青布為青龍,其表演方法均和其他舞龍一樣。

圖:劉耀文、部分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