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白雲峰:從以“教”為本,到“育”人未來

i黑馬&火柴盒訊 12月3日,GES2018未來教育大會在北京開幕。好未來教育集團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白雲峰出席大會,並發表“探索教育,我們從未停下腳步”主題演講。

大家早上好!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在過去40年,中國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中國的教育亦是如此。

中國教育歷程的重要時刻

在這裡,我想和國內外嘉賓共同回顧一下中國教育的幾個重大時刻。

場景一:恢復高考

這是1977年《人民日報》的頭版。這一年,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復,570萬人從工廠、農村、部隊一路走來,懷揣著難得的名額和內心忐忑的心情坐在考場裡。

由於報考的人數眾多,國家竟一時難以籌集足夠的紙張印刷考卷。當時黨中央做出一個果斷的決定,調用印刷政府重要文件的紙張來支持高考。我想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這需要何等的勇氣。

當年的高考有570萬人參加,但是它的影響範圍絕不僅僅是這幾百萬人,它對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人才積澱、高考制度恢復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場景二:希望工程

這個大眼睛的女孩是蘇明娟,這張照片曾讓無數的國人為之動容,這源於“希望工程”,它幫助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重返學園。“希望工程”工程大部分的款項源於民間,截止2017年,“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40億元,資助困難學生575萬名,援建希望小學19814所。

但其實,那個年代有三張照片廣為流傳,分別是“大眼睛”、“大嗓門”和“小光頭”。“小光頭”家境很貧寒,國內熱心人士看到這個照片之後,有一個人捐300元給這個孩子,但是他沒有拿這筆錢,因為他的父母認為旁邊那個孩子比他的家境更加貧寒,所以把這300元給另外一個孩子。

場景三:高等教育普及

時光的刻度來到了1999年,這一年是中國高等教育普及的重要一年,在經歷了1995年“211工程”啟動,1998年“985工程”啟動,到1999年高考開始擴大規模之後,高等教育開始走向大眾化,當時老百姓不僅關心“考得上”,更關心“考得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出國留學和深造。

高校擴招,至今在民間依然存在一定爭議。但是在我看來,教育的發展不為當下,只為未來,到2030年,中國將有4到4.3億的人口是90後,其中2.5億人口受過高等教育。換而言之,到2030年,中國受過高等教育人口將達到2.5億,他們將會成為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

這個時候,知識密度和知識資本開始崛起,在全世界範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擁有如此大規模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他們的創新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中國的經濟將迎來什麼改變?我們可以暢想。

今天,我們談面向於未來的教育,該如何思考?這就是GES未來教育大會舉辦的意義,通過連接中國和世界的教育,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具有競爭力的人才,這是大會的宗旨。

中國13億人口教育需求的變遷,是教育進步最原始的推動力。

中國基礎教育——從以“教”為本,到“育”人未來

我們看到今天中國的孩子,在關注智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注全面素養的提升。我們看到國外的孩子們,在9歲的年紀,已經在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

唐代的韓愈曾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站在當下,面向未來教育,我們認為師者,不僅僅需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需要“激發、喚醒、鼓舞”。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擁有正直,善良,誠信的品格,讓他們具備獲得幸福的能力。

而中國家庭教育理念的變遷,是推動教育創新的最佳源動力。

“AI+教育”的探索——研究學習的科學,到指導學生科學地學習

在科技發展賦能給每個行業的今天,我們不得不談到科技賦能教育的意義,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不忘教育本質。

允許我舉個例子。我們在不影響公立學校教學過程的情況下,無形的採集出五個數據,從學習的結果來說他們是相同的,但這是否意味著他們的學習能力沒有差別?五個孩子的成績從結果來看是一樣的,但是我們通過對學習過程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他們的學習能力存在差別。還有類似的例子,我們分析來自山東和來自廣東的兩個孩子,從教學結果的評測來看,分數是一樣的,但是通過對他們“六大能力”的分析,發現他們在學習過程存在巨大的差別。

我們研究學習的科學,其目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 “因材施教”和“有教無類”,這是今天好未來正在做的事情。我們的目的是用AI賦能教育,打開教育過程中的黑箱,更加關注教育的本質目的和需求,從而幫助學生們科學地學習。

今天的好未來,是一個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和課外輔導為載體,在全球範圍內,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今天的好未來,擁有5000名的產品、技術、教學研究的工程師和教研員,在科技和研發的投入超過10億元,未來兩年將達到數十億元。好未來在全球範圍內,與6所頂級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我們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

在過去成長曆程中,好未來在教育公益的探索中不斷前行。從“同一課堂”鄉村支教項目啟動至今,好未來匯聚了342名志願者、1300名教師,累計志願服務181944小時,走過49847公里,幫扶了11個省市的38所貧困小學。2017年上線的“希望在線”平臺,也已經走入新疆吉木乃、雄安新區、陝西佛坪、貴州望謨、四川大涼山等地區,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教育方面做到精準扶貧,聯合更大範圍的行業力量,推動教育均衡和發展。

中國古老的圍棋,蘊含著先人和哲人的智慧,每一個棋子都是均等的。而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值得被尊重。

時至今日,人類大腦的潛能開發也許未及1%,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未及1%。但,我們對教育未來的探索,從未停下腳步。

火柴盒觀察 觀察新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