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2001年,現代汽車的首款SUV車型Santa Fe在北美上市,這部以新墨西哥州州府命名的車型,車身尺寸數據分別是——長4500mm,寬1820mm,高1730mm,軸距2620mm,在那個時代,這已是十分主流的水準。而這部車也是從那時起就受到了美國消費者的廣泛認同。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2019年,第四代勝達在經過北京現代的重新操刀後,車身尺寸來到了——長4930mm,寬1910mm,高1720mm,軸距2865mm。如果說相比之前有著巨大幅度的提升是應有之義,那麼更為關鍵的是,在這一項上它已經一躍成為所在產品區間中“TOP級”的存在——車身長度與軸距均已超過了目前該市場最主流的產品豐田漢蘭達和福特銳界。

很顯然,在這款北京現代的大製作背後,也一定是對這個市場更大的覬覦,而對於如此紅海的細分市場,僅僅是“夠大”顯然不足以成就這把殺手鐧。在第四代勝達的身上,北京現代還需要更具象的優勢來匹配自己的野心。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這次在桂林試駕第四代勝達後,它的三個屬性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辨識度、人形化和均衡性。

· 辨識度 ·

拋開見仁見智的個人審美,我有必要為現代汽車的新一輪產品設計點贊。尤其在“家族化設計”已成為一種固化模式的當下,如何讓一部新車擁有自己的外形特色,或者換個角度說如何讓臉盲症患者一眼能叫出這部車的名字?至少現代的新一輪產品做到了,而且還做得很不錯——在現代汽車全球最新設計理念“Sensuous Sportiness”(感性運動)下,每一款新產品都能呈現出專屬的設計特徵,去年上市的菲斯塔、第四代途勝如此,即將在4月13日上市的這部第四代勝達更是如此。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巨大的進氣格柵,以及格柵內部由八邊形元素拼接成形的“波動狀”視覺感受本已經鑄就了第四代勝達獨到的前臉造型,而分體式燈組又進一步豐富了車頭的層次感:最上層部分是以往現代車型不太多采用的尖銳型日間行車燈,中間部分由上至下集成了近光燈、遠光燈和轉向燈,最下邊還有專門的霧燈區。格柵與車燈組合到一起的設計感極強,雖說越是有特點的設計就越容易引發審美爭論,但至少當它還在路口另一頭時,你就能一眼分辨出它是一部勝達。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視線轉到側面,北京現代在對軸距和車身進行加長後,視覺上的擴張感一如它的數據那樣“誇張”——D柱上的寬大鍍鉻裝飾件似乎也在刻意強調這一點,儘管沒有完全揚棄之前的線條流向,但是第四代勝達的陽剛氣質顯然更足。

同時,北京現代的設計師抹掉了上一代車型略帶弧度的車身腰線,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更加筆直、深刻和延長的腰線,從而讓整個側面看上去更加剛毅,也更符合車型的定位。19英寸雙色五幅輪轂雖然算不上搶鏡,但與整個車身很搭調。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相比海外版車型,北京現代對尾部造型進行了更加明顯的改造,至於改造結果,應該說是“不存在異議的成功”。貫穿式尾燈是目前十分流行的設計,而當設計師在第四代勝達的貫穿式尾燈的兩端做出一個回形設計後,不僅體現出對於線條運用的得心應手,更顯示出別具心裁的漂亮,這種處理更讓第四代勝達尾部的橫向視覺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收斂,讓一輛這個級別的SUV從視覺上顯得更加靈動,但內部空間卻一點都沒有受到損害。再輔以“Santa Fe”英文字母鍍鉻標識,整個尾部在極具辨識度的同時也提升了檔次感。

總體來看,第四代勝達用充滿辨識度的局部設計來糅合出了一個陽剛、年輕,並且和諧的整體形象。

如果再觀察仔細些,你會發現在外觀上的另一些細節——進氣格柵上的攝像頭、副進氣格柵上的毫米波雷達,以及外後視鏡上的兩個攝像頭,這些設置當然與設計無關,但對於第四代勝達的產品力提升卻有極重要的作用。

· 人性化 ·

如果我們首先觀察駕駛艙,也許會覺得它的內飾設計跟外觀的大刀闊斧不同,走的是偏沉穩內斂的路線,這點從環抱式座艙佈局、前IP臺設計、三種內飾配色方案便可以感知。但是,當你真正全面體驗這輛第四代勝達之後,你可能會驚喜的發現這是一個“處處閃耀人性的光輝”的產品,能帶來更高級的用車體驗和匹配更豐富的用車場景。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更高級的用車體驗,其實在上車之前就已經發生。除了目前常見的無鑰匙進入/啟動,在主駕駛車門的把手上配備了指紋識別裝置,也就是說車主可以通過已錄入的指紋解鎖車輛。而進入車內之後,你用手指按啟動鍵的過程,其實也是在進行一次指紋的識別——系統可以識別兩組(兩位)用戶的指紋,並在識別車主身份後自動調整座椅、後視鏡、導航系統、手機互聯等設備至車主之前預設的狀態。而指紋識別系統除了為車主帶來更好的便利性和歸屬感外,也讓其主駕10向電動調節(副駕8向電動調節)帶記憶功能座椅更具有實用價值。

我們與負責技術研發的韓國工程師就指紋識別技術進行了簡單的交流,事實上,這僅僅是現代汽車在技術升級上的一次小嚐試。一方面,現代汽車在不斷完善指紋識別的技術體系,另一方面在收集用戶的體驗反饋之後,會考慮在後續如何採用聲音和麵部識別等技術豐富和優化用戶體驗。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在交互系統方面,第四代勝達搭載了基於百度智能網聯2.0系統的車機,而這套系統最大的特點在於其語音交互功能——得益於在合資產品中少見的開放層級和授權度,駕駛者可以完成控制導航、多媒體播放、空調、車窗、後尾門等多項功能的語音指令,在這一點上第四代勝達已經看齊了一線自主車企在移動網聯領域的領先優勢——對於合資品牌甚至進口品牌來說,這其實是難能可貴的站位。

另一項意義重大的人性化細節,是第四代勝達配備的後排乘客提醒系統ROA——車輛落鎖後,如果設置在後排的超聲波傳感器探測到車內還有人員,比如車主在下車時忘記了在後排的小孩,系統會通過喇叭鳴笛、給車主手機APP發消息這兩種渠道提醒車主。在每個夏季都會聽到不少“車內密閉”這類安全事故報道的當下,我甚至認為ROA應該成為一種強制配置出現在每一輛汽車上。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而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隱藏在外飾中的攝像頭和毫米雷達波,足以讓我們推斷出第四代勝達在安全層級的著力。除了上面已經提到的ROA,在新車上還配備了包括SEW安全下車警示、BCA-R盲區監測制動系統、RCCA後方交叉碰撞預警制動系統、DRM行車後方影像顯示、BVM盲區影像顯示、DAW駕駛員疲勞提醒、FCA前碰撞預警制動系統(可識別行人)、ASCC智能自適應巡航、LKA/LDW車道保持輔助系統、HBA智能遠近光調節、SVM 360°全景影像在內的一整套主動安全系統。

那麼從另一維度看,它是如何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用車需求的呢?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要知道這是一部擁有三排座椅(6座/7座)的中型SUV,以往,如何讓乘客相對優雅的進入第三排對這類SUV來說是一個小小的痛點。在第四代勝達的第二排座椅靠背上設置了“一鍵Walk in”,按下後第二排座椅能夠電動摺疊並前移,方便第三排乘客進出。而在這次重點體驗的採用2+2+2佈局的6座車型上,還有另一種更為便利和奢侈的進入第三排的方式——第二排兩個獨立座椅的中間,有一條足夠寬敞的中央通道,其橫向寬度達到了160mm,這一點成就了第四代勝達作為一臺大6座SUV獨有的競爭優勢。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至於後兩排的乘坐空間表現,首先能贏得好感的是,無論第二排還是第三排的地板都是純平的,雖然由於有四驅系統加持的緣故,地臺整體較高會稍微影響到第三排座椅對腿部的支撐性,但在足夠充裕的縱向及橫向尺寸面前這並不是問題,因為坐姿可以更為豐富而放鬆。同樣因為有可觀的軸距作為保障,第二排座椅可前後移動的距離,以及座椅靠背可調節的角度都是少有的寬泛,而這不僅賦予了第四代勝達十分靈活的空間多樣性,更使得這輛SUV的第二排使用體驗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變。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以實際體驗為例,當把第二排座椅調到合適的位置時,第二排、第三排乘客都能獲得比較得體的乘坐空間;而當第三排沒有乘客、把第二排座椅移至最靠後時,第二排乘坐體驗則是“商務艙”級別的感受;而這時,你也可以通過後備箱內的電動按鍵將第三排座椅放倒下降,從而得到一個近600L的後備箱容積……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不得不說,經過內部深入的探討和博弈,第四代勝達最終選取了6座版本作為主售車型是明智和務實的。事實上,在SUV領域,能夠以7座之名而行7座之職的產品,一隻手都能數過來。更多的都是揹著滿足一個極小概率需求的包袱而讓自身的產品力更為捉襟見肘。在第四代勝達上,那條“Walk Through”的中間通道不僅從本質上改變了第二排的使用體驗,更讓第三排的乘坐有了更多的騰挪空間。至於將第二排的座椅加熱按鍵和車窗升降玻璃一起放在車門上這樣的細節,可以說是北京現代在這一代車型開發上非常優秀的產品思維的具體體現,即使是在更高級別的MPV車型上,你也很少見到這種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的人性化設置。

概括來講,第四代勝達的人性化體現在兩個核心層面——用豐富的、前沿的、細緻的科技配置提升用車體驗;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中滿足所有乘員的駕乘舒適性需求。

· 均衡性 ·

第四代勝達的均衡性,體現在駕駛感受與乘坐舒適性的平衡。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動力系統進行了迭代——搭載了全新ThetaⅡ 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與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動力組合。從176.5kW /6000rpm最大功率、 353N•m/1450-4000rpm最大扭矩的參數上來看,這臺發動機擁有較為厚實的動力儲備。而實際駕駛中,這種厚實的動力儲備在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支配下(插播一句:第四代勝達的按鍵式換擋著實算得上新穎,在這個級別可以說極為罕見,其高級感足以讓你上車之後仔細打量五分鐘),絕大部分情況都是以平順和穩健的方式發放,每一個速段都是一部中型SUV應該有的狀態。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比如在起步階段以正常的油門開度驅動車輛,它不會因為有著4930mm的車身長度而顯得遲鈍,反而會給人感覺比較靈敏;同理,在中段加速時,它也並不會因為轉速來到峰值扭矩發放平臺而變得暴躁不已。與這種動力發放特性相對應、或者說相統一的是同樣十分線性的制動效果,駕駛者能夠輕鬆地掌握剎車踏板的深度與制動力度的比例。也就是說,無論是加速過程還是減速過程,第四代勝達都在同時照顧駕駛者和其他乘客的感受。另一方面,對於一輛主要滿足家庭出行需求的SUV而言,好開、好掌握才是駕駛維度的基本職責。

比尺寸更大的,是能力與野心|試駕北京現代第四代勝達

懸掛方面同樣遵循了這樣的原則。第四代勝達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掛,在調校上做到支撐性與舒適性的平衡是一件很考手藝的事兒,而北京現代這次高水準地展現了自己的技術手法,在高速、鄉道、盤山路等多種路況下都能夠妥帖地完成任務。而現代聯合麥格納開發的HTRAC智能四驅系統,其主要的任務在於提升溼滑泥濘路面的行駛穩定性,以及在一些郊外的非鋪裝路況中提供通過性上的支持。此外,第四代勝達還提供了SMART(智能)、COMFORT(舒適)、ECO(經濟)、SPORT(運動)四種駕駛模式,不同模式下在轉向力度、指向精準度、換擋時機、動力響應性等方面會有一些不同,不過整體區別不大,你在這臺SUV上不需要刻意去尋找駕駛上的快感,能夠更全面地滿足家庭出行需求才是它的基本職責。

寫在最後:

  • 目前6座/7座車型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家庭的剛性需求,第四代勝達恰好在這個時候到來,而其選擇的6座形式更為實用而合理;
  • 從第四代勝達的辨識度(設計層面)、人性化(使用層面)和均衡性(技術層面)上,能夠顯而易見的看到它迴歸主流市場的野心,以及對未來市場份額的覬覦;
  • 第四代勝達即將於4月13日上市,而從21.28-28.88萬元的預售價來看,價格並不會成為它重回主流的障礙;
  • 比之於單純在產品層面的著力,北京現代在第四代勝達上還藏著更長遠的考量。現代汽車在技術上的儲備其實極為深厚,但是北京現代這麼多年在中國市場的順風順水讓用戶似乎只留下了“顏值高”和“性價比高”的印象。第四代勝達在技術維度的豐富和領先正是北京現代在市場上逐步豐滿“技術現代”的最好開端,比之於“顏值”和“性價比”,“技術”才是一個汽車品牌的立身之本,也正是北京現代開啟下一個階段一塊最好的敲門磚,其在市場上能夠帶來的回報將會更加豐厚而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