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批改作業中發現錯題較多直接質問家長“為什麼不輔導”,我想知道作業是檢驗什麼的?

超哥說家居


看了那麼多關於教育的提問,突然感覺我30多年前念小學的時候(真暴露年紀啊),那個時代做爸媽的真是很幸福。


不管酷暑還是寒冬,早上上課前,老師收作業本發現哪個同學沒有寫完作業,沒二話立刻到教室外邊站著。那時候的教室還是平房,站在外邊沒有遮風擋雨的地方,我仍然記得有一次真心忘了寫作業,和經常出去罰站的同學一起在大雪裡站著,他們擠眉弄眼的教我如何在雪地裡取暖......

一次我就記住了,因為手都生了凍瘡,再也不敢輕視寫作業。


不要以為寫作業了就萬事大吉。還有第二道坎,就是對作業。老師會讓同桌甚至不同列的同學互換作業本。一道題一道題的對下去,做錯了的就站起來。如果寫作業不用心錯的太多站起來的頻率太高,老師會用很光滑的教鞭狠狠的抽打掌心。

我就記得有一個倒黴催的同學,那天不知道怎麼了,連著錯。對到一半題目的時候,老師忍無可忍,用教鞭把他的手打得通紅。他哭著回到座位上繼續站著。

繼續對題,沒想到他還是繼續錯......老師也實在下不去手了,於是拿出了殺手鐧:中午上課前,讓家長來一趟。

叫家長,貌似比打手心一百下還難受。因為那時候很多家長還是願意配合老師再給孩子打一頓屁股。


那時候的老師,相信自己教學的全心投入,備課認真,講課講的聲音都嘶啞,批改作業也是一道題一道題的批改,就當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到不爭氣的孩子就暴跳如雷。


所以那時候的老師,有底氣直接質問學生:你為什麼不會做?為什麼就你不會做?

但是即便那個時候的老師,也從不會有心思質問家長:你為什麼不輔導孩子?


教學生,是老師的天職;學習,是學生的天職。


沃特艾窩


大家好,我是小學班主任張老師。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業是檢驗什麼的?

作業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檢驗教師的教,另一個是檢驗學生的學。教師通過學生作業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再根據作業反饋情況進一步調整教學。也就是說學生作業既檢驗學生,又檢驗老師。

第二,學生不會做,誰的責任?

從題主提問中看出,是想問誰的責任或者說是誰的問題?

學生不會做,就老師和學生來講,雙方都有責任。當全班學生大多數同學會了,個別同學不會,學生負主要責任;當全班同學大多數同學不會,個別同學會,老師負主要責任。

第三,學生錯題較多,老師質問家長不妥。

作為老師,學生不會做題,首先要反思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不是質問家長。教師應該是與家長溝通交流,教師和家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作為家長,孩子不會做題不能說沒有責任,老師質問家長雖說不妥,但畢竟是為了孩子學習,我想如果這位老師不教你的孩子,他是絕對不會過問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我們的共同目的是為把孩子教育好,應該是心平氣和溝通交流,不應相互指責。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


專業的問題專業人的來回答,我恰好剛剛參加了一個小升初的重點初中校長的座談會,引用這位校長的觀點,原話如下:

教師要獨立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因為那是我們的義務,需要家長的配合,但不能形成對家長的依賴。

另外他還舉了一個例子,教育孩子可以打個比方,廚師炒菜,老師是廚師,孩子是菜,父母是蔥花,炒的菜不好不好你得看廚師,不能賴在蔥花頭上。

我是非常贊同這個觀點。


桃花哥觀天下


最近的一些論調,讓我很是恍惚,難道我的九年義務老師真正的面目都是超人嗎?怎麼科技越發達了,學生越少了,老師反倒教育不過來了。在我看來家長對於作業的作用就是老師留了幾道題,學生作了幾道題,做完作業即可,至於是否正確,應該老師來檢查並改正錯誤。至於有的人說的,你自己家孩子你都不管,老師怎麼管。這種人你是不是應該知道學校是做什麼的?有一定年齡的人都知道託兒所和幼兒園的區別。託兒所主要是安全,幼兒園主要是溝通和相互陪伴,而學校是教書育人,現在你告訴我,教書育人是家長的責任,那你是幹什麼的呢?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吧,不要為自己的無能來找藉口和推卸責任。曾經年少輕狂的我也曾煽動全班把年輕的不負責任的女老師轟出教室,也曾在年邁的老師面前下跪道歉,只因為這個老師在我們自習的時候,灑水掃地擦地,無論是打是罵都是真心為了我們好。作為曾經是學生的人,大多數人是分得清老師是否真心對待孩子的,所以不需要洗白。還是那句話,老師是一個職業,但又不是一個普通的職業,沒有一定的奉獻精神,自己找路子去做別的工作,不要來禍害孩子們。


Vincente1984


有次參加家長會。老師說,家庭作業家長要簽字,是為了督促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防止有的孩子貪玩忘記了,但家長不要幫孩子改錯。

老師強調說,他們需要根據孩子們的掌握程度,來修正某個教學點的教學方法,決定增加或減少對應的講解和練習。或者針對某個學生,根據作業可以判斷孩子是否認真聽講,是否能夠理解授課內容。如果家長幫孩子都改對了,老師就沒辦法掌握這些信息。

不過,老師可能會把一些需要加強的任務放到課下。比如某個孩子最近聽寫生字錯的特別多,老師會告訴家長每晚回家聽寫兩三課生詞。

因此,我覺得題主說的情況,全把輔導任務推給家長肯定不對。不過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某類題錯得多,或者最近作業質量下降,可以主動聯繫老師,問問是否需要家長協助,課下補一補。這樣溝通的話,我想會更好一些。



搬書回巢


佈置作業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檢驗教師課堂教學的成效;課堂教學的效果是要通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衡量的,而有針對性的作業則是檢驗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對錯比例有利於老師檢測自己的教學效果,所以檢查應是教師認真檢驗自己的方式,而不應由家長代勞。家長只是督促孩子完成,有能力的家長倒是可以指導孩子學習,但作業的情況教師心中要有數。

佈置作業的目的之二是為了讓孩子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溫習、鞏固和提高。通過作業的練習,熟練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並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真正地理解知識點和培養能力。那麼就要求孩子用心去完成,而不是完成任務了事,這方面則需要家長配合老師,督促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過程,不僅僅是做了還是沒做,是要看是否用心去做。

總的來說,教育孩子是需要學校、老師、家長、社會共同配合,相信你的孩子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會養成良好的習慣,成長得更好!





湖南衡陽初中物理教育


本末倒置最適用現在的教師行為了,天天喊著自己辛苦累,天天喊著家長是第一教育者,對沒錯,但是宏觀看看,哪個為了生活的人不累,你是不是掙到錢了,拿錢了就幹活兒,覺得不公平你可以不幹而不是用錯誤的導向把矛頭對準花錢上學的人,最重點的是,偷換概念,家長的確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但是這裡可不是學科教育,術業有專攻,何況基本都是三十好幾的人,有幾個還記得那麼全面那麼多的基礎知識,甚至很多家長根本就沒文化,怎麼輔導,上一天班,打一天工還要去自學教孩子嗎,現實嗎?去網上看看現在的學習內容,媽的一年級的題成年人有幾個上來就能做明白的,萬一思路錯了更麻煩,而且教育是講究方法的,家長為啥輔導作業氣的半死,因為根本不是這一行,沒受過訓練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記住,家長的教育更多更實際的是素質和行為教育,要教育孩子聽話懂事,分清黑白對錯,正直善良,尊師重道,這些是家長該做的,文化教育還是要老師本身才乾的明白


熊骰


我認為老師如果直接這麼跟你說的話,那麼是老師做的不對!

學生做的錯題比較多的原因大概會有如下幾種可能:

1、老師講的不好,所以導致學生沒有理解,那麼做題出錯也在所難免。

2、學生沒有認真聽課,導致做作業的時候要點一概沒有注意。

3、學生並不是不會,而是做作業的時候不認真導致錯誤較多。

判斷第一種情況是比較容易的,如果大多數學生出的問題都比較多,那麼一定是老師教的有問題,這種情況責任毋庸置疑應該是老師的。

但是如果其他孩子都還不錯,只有你家孩子或者個別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那麼這事兒你說“我想知道作業是檢驗什麼的?”我認為你的切入點是有問題的。

也許你並不清楚現在孩子們的教學進度有多快,課時緊張到怎樣的程度,我就這麼跟你說吧,如果你家孩子出的問題是有比較多的孩子都出現了,那麼老師是一定會講評甚至重新講的,但是如果僅僅是個別孩子有問題,老師絕對是不可能拿出時間來讓多數人陪著這幾個人再學一遍的——這種孩子基本上學什麼都是這樣,所以這種“補習”根本是不可能在課堂上完成,時間不夠的。



另外不知道題主孩子是幾年級,如果是低年級,那麼我給你的建議是——寧肯少刷刷頭條也要花點時間在孩子的身上!

指望老師給你解決問題,我可以這麼說吧,基本是痴人說夢!

而你孩子的學習習慣卻是耽誤不起的!

題主問“我想知道作業是檢驗什麼的?”,我告訴你,除了你能想到的哪些問題,實際上也檢驗了你孩子的學習成果、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一系列的問題。而這些東西你想等著老師給你孩子解決,只要你上過學,那麼你應該會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strong>說實話,一般而言家庭作業出錯較多的孩子極少數會是因為老師的問題,大多數情況還是孩子自身存在問題的。

這種情況你是應該需要及時介入的。

如果你能頭一天給孩子檢查一下,那麼你就能夠早點知道孩子的問題,哪怕你沒時間、不會給孩子輔導,那麼你也可以跟老師說一下這些問題,這種情況下老師是很難做到置之不理的!

但是你卻什麼也不做,寧願花時間刷頭條也不去關注一下孩子已經發生的問題,然後等老師主動地來聯繫你……說真的,這老師還能聯繫你,如果不聯繫你呢?你是不是就會一直不知道孩子存在的問題?

說句不好聽的,你孩子學得好壞不可能影響他老師的職業生涯的,但是你有這個底氣嗎?

少點“置氣”多點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那麼你會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總是坐等別人替你把所有事情都解決了,那麼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當然了,你也可以說正是因為有我這樣的想法才給了一些老師有恃無恐的理由,但是我想跟你說的是,如果你能夠每個學期做到跟老師交流孩子情況達到4次以上,你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不信?

那你可以試試的!

<strong>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至於問題中說,老師批改後發現錯誤較多後質問家長“為什麼不輔導”,我個人的理解:一是從檢查的結果看,老師認為該知識點是孩子們可以掌握的,而您的孩子可能沒掌握,導致出現了錯誤。二可能是老師認為家長事先應該在家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如果能及時糾正,這個錯誤可能會少一點。小學階段,作業由家長簽字,好像是常態。三可能是老師希望孩子的錯誤能引起家長對孩子作業的重視和對孩子在家學習狀態的關注。只是表達上欠妥,未能考慮接受者的心理。推測該老師要麼是個年輕的老師,要麼是個性格直率的老師,總之是缺少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四可能是此家長在問題裡所影射的疑問:啥都是家長過問,要老師做什麼,孩子做錯題目,難道不是老師沒教好嗎?

那麼,孩子的學習是老師的責任,還是家長的責任?這的確是一個扯不清的爭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本應並駕齊驅。現代教育提倡家長的參與和學校共同管理。且家校聯合教育孩子也早已深入人心。很多學校都設置了“家長學校”,也定期開家長會。從某種角度說,小學階段孩子年齡小,學習能力稍弱,在家學習更依賴家長一些。這裡說的依賴家長,是指在學校裡的學的知識需要家長在家進行及時督促或輔導。如果孩子不能按時保質地完成作業,孩子所學便會忘得很快。家長可以在有時間有精力的情況下,幫助其複習,比如提醒按時做作業、聽寫詞語,背誦課文,檢查書寫等等。畢竟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和複習習慣都還沒有養成,所以也就更需要家長的督促,監管和幫扶。

家長參與管理和不參與管理,孩子的成長效果一定不一樣。學校教育偏重集體教育,關注的點在全體的面。而孩子秉性各異,且有些小學班級人數較多,所以難以實現個體具體化的教育,即使在小班30人的教學上,一節課40分鐘也難以做到因材施教。若孩子自理自律自覺,家長會省很多心,甚至可以不管不問任其自由發展。但如果孩子不自覺,缺乏自律意識和學習上的自理能力,那就更需要家長對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進行管理,以完成孩子成長中個性化的教育。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卓玉成器


作業是用來檢驗什麼的呢?根據筆者多年教學一線的經驗,分享以下幾點 經驗僅供參考!

第一、老師留的作業,一般是用來檢驗當天傳授知識的掌握情況,看看學生哪些知識會,哪些知識不會,會的會到一個什麼程度,不會的還差在哪裡。都通過作業體現出來,這個作業需要老師收上來批閱才能掌握學生情況。

第二、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養成良好的的作業習慣,需要在家長的指導下完成,比方說有些字不認識,你要給他讀題來幫助他完成作業。有些時候寫作業習慣不好,寫一會玩一會這都需要有人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

現在有些教師不批閱作業完全讓家長做,還有的家長把孩子完全推給學校,學的東西就應該學校負責。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家校要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合力才能把學生培養的更優秀。覺得洋洋說的有用,對你有所啟發就請就請給洋洋點個贊點個關注再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