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大秦帝國》是一部成長的勵志劇,特別喜歡第一部開場的插曲,鼓聲激昂,節奏感超強。任誰來聽都會熱血上湧,分別有《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三部曲,主要講述了秦國如何從蠻荒之國,虎狼之國,從弱小一步步的走向強大。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在歷代君王為了實現秦國國富民強,從偏僻之地逐步的蠶食最終實現東出的國策總覽之下,經歷了各種危機,而又為了不被滅國洗心革面,改革創新,敢於任用賢能,歷經四任才最終實現了先祖的宏願。

第一任君王 秦穆公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秦穆公是一位很有魄力的君王,因為秦國的故土與戎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有當時的秦人都有養馬的傳統,征服戎狄之後,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騎兵部隊,對於騎兵的運用也是比其他的諸侯國經驗更加豐富。

那時的秦穆公很早就對騎兵進行了改制,除了配備常備的武器之外,每人還配備了一把專用的匕首用於掉馬之後的廝殺,相比於後來趙國通過胡人學習的胡服騎射的改制要早的多,也就有了後來短兵相接的成語出現。

秦穆公除了有著非凡的統御能力之外,也是一名有著戰略眼光的人,在當時的周王朝周襄王時期,無力控制的區域,對函谷關以西的區域開始了征伐,通過不斷的戰爭最終統一了西戎,成為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秦國故土,也為以後秦國的開拓打了一個基石。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後來秦國連年征戰使得國家經濟遭受嚴重打擊,雖然秦國上下一心,但是也逃脫不了越打越窮的命運。為了使秦國走出去,不斷的東出,但是最終還是被實力強大的魏國阻攔在函谷關內。

第二任君王 秦孝公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秦孝公是一位有著超強政治眼光的人物,一繼位就面臨著滅國的危險,面對虎視眈眈的強大魏國以及國家內部經濟的蕭條,不得不另闢蹊徑。

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做了兩件大事使得秦國脫胎換骨。

第一件就是建立招賢館,極力主張創新,在整個諸侯國內發佈招賢令,最後慧眼識珠,大膽任用了商鞅,才有了後來著名的商鞅變法。通過二人的不懈努力,排除萬難,最終使得國家面貌煥然一新,軍隊官兵敢死效命。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第二件就是遷都咸陽,當時的秦國國都是櫟陽,秦國為了發展,為了強大,重新選址,建立新城,考慮到若干年後秦國的大發展,把咸陽城建的四通八達,縱深廣闊,極為壯觀,可謂是戰略眼光長遠,逐漸擺脫了貧困,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為後來秦國的東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任君王 秦惠文王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在第二部的劇情中,秦惠文王一上任為了平息國內民眾的積怨和氏族對於商鞅變法之後的怨恨,一上來就車裂了商鞅。但是,對於變法還是一如既往的擁護,國策得到順利的推行。

後來結識了公孫衍,然後任命其為秦國的大良造(當時執掌軍隊的最高官職),通過對魏國的熟悉最終打敗了魏軍的精銳部隊魏武卒,而後拿下了河西,一戰成名,最後離開了秦國,開始了多年對秦國的合縱奔走之中。

秦惠文王在公孫衍走後苦於沒有合適的治國大才,最後結識了巧舌張儀(有名的大縱橫家,謀略家,外交家)在張儀的幫助下,秦國玩的是風生水起,在各大國之間周旋遊刃有餘,憑藉一張利嘴使得秦國迅猛發展。

第四任君王 秦武王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秦武王在大秦帝國中只是匆匆的露了幾次臉,有著霸王項羽的氣魄和蓋世勇力,可惜在周王畿強行舉鼎的時候,因心脈鎮裂而死,可謂死的是相當的窩囊。

第五任君王 秦昭襄王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在第三部劇中從始至終存在的一個君王,也是歷史上活的最久的秦國君主。在得知秦武王的死訊後,急急忙忙從燕國的趕回秦國繼位。因年幼而被迫由太后當政,外戚舅舅把持朝政,一心想把秦國做強做大的昭襄王最後通過各種努力終於掌握了軍政大權。

啟用了魏國的範睢和被敵國視為戰神的白起,在君臣一體,上下一心的過程中,擊敗楚魏兩國。在秦昭襄王十九年時和齊國共同稱帝,自此分為東西二帝。秦昭襄王二十三年的時候,秦國以出兵合縱伐齊,並且不要一分土地為由聯合燕國、趙國、韓國、魏國共同對齊國展開滅國之戰,最後齊國兵敗,齊閔王被楚國大將斬首,齊國敗亡。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秦國與趙國決戰,此戰關乎中原霸主的地位,發起了舉世聞名的長平之戰,歷時三年。為了解決糧食的問題,秦王採用人工修棧道,人肩背扛的方式從蜀地運來了糧食迫使趙國不得不展開決戰,最後啟用了趙括(這也是後世所形容的趙括紙上談兵的由來),最後打敗趙軍,還是因為糧食短缺不得已坑殺趙國30萬降卒,致使趙國一蹶不振。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秦昭襄王在位時間超過了前面幾任的總和,不僅目光高遠,用人恰當。而且,熟練運用了遠交近攻和近交遠攻的伐交伐謀的策略,及時鞏固了巴蜀大後方的穩定,消滅了內部義渠的危害。除了政治清明之外,還打造了一隻強大的紀律嚴明、能征善戰的軍隊,在多次的戰役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

《大秦帝國》秦國東出,歷代君王的努力終於在秦昭襄王時發揚光大

在戰勝諸侯列國最後一次合縱之後,消滅了東周,真正意義上的向所有諸侯國表明了秦國對一統天下的渴望和決心,彰顯了秦國具備隨時具有滅掉各國的雄厚實力,給各國帶去巨大的壓力,意義深遠。同時,也對後世子孫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