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離婚——其實婚姻不是什麼值得相信,而是你要相信什麼

為什麼會離婚——其實婚姻不是什麼值得相信,而是你要相信什麼

至少我的他絕不會三心二意?

有一次,我和剛結婚的朋友聊天,不小心說錯了話,搞得自己疲憊不堪。我說出軌不是天性風流或對配偶沒有愛的人的專利,“誰都有這個可能”。朋友把這句話理解成自己的丈夫也可能出軌,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當時就反駁我說:

“我老公絕對,絕對不會!萬一他真的出軌了,我就和他離婚。我絕對不可能原諒。”

朋友用了多次“絕對”,根本沒有我插話的餘地。面對她熊熊燃燒的目光,我放棄了進一步的解釋。

“算了,過段時間你就知道我的話是什麼意思了。”

那天朋友回到家裡,纏著無辜的丈夫追問他以後會不會出軌,最後吵了一架。她的丈夫讓她不要再和我見面。

我以為當今社會不會有哪個女人堅信,“不管別人怎麼樣,我的丈夫絕對不會”,沒想到這是對婚姻生活太過熟悉的我的錯覺。後來我悄悄問過很多人,剛結婚的人幾乎都有和我朋友相同的反應。

現在,那位朋友結婚三年了,終於和我有了共同語言。

“結婚時間一長,我覺得我和他都有這個可能。”

這個話題容易讓人誤解,所以我極力迴避。我的意思不是說婚後出軌沒什麼大不了,也不是說出軌行為應該得到原諒。我想說,在通過婚姻與某人結成親密關係並維持的過程中,我們理解他人的觀點會發生變化,也終究會明白,任何人都無法用“絕對”來修飾。

記得讀大學的時候,趙廷來的《太白山脈》是知識分子必讀書目,然而書中有個場面讓我非常失望。讀這本書的時候,始終讓我心潮澎湃的正義知識分子金範宇被名叫宋敬希的女人誘惑,明明不愛對方卻發生了關係。小說敘述者還做了辯解,刻意把他的行為合理化,“很噁心,可男人本來就是這樣的存在”。我覺得這是齷齪的辯解,是脫離小說整體價值的多餘場面。現在,我卻認為這部小說的價值就在於人性和真實,那個場面反而非常恰當。這樣說並不代表我能接納這種行為。“理解”和“接納”之間隔著石窟庵[1]和馬丘比丘[2]的距離。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一夫一妻是極其特別和例外的現象。哺乳類就不用說了,連我們認為終生捍衛貞操的鴛鴦也把出軌當成家常便飯,你知道嗎?

從文化人類學的觀點來看也是這樣。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不到半數的文化圈採取一夫一妻制,除了最近幾個世紀,大部分一夫一妻制都對性愛公然開放。在中世紀的歐洲,夫妻之間的性愛反而被視為不自然。人們習慣性地認為,與配偶之外的戀人發生關係才是真正的愛情。

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的生物都本能地希望廣泛擴散自己的基因。只有人類為了維持社會秩序和權利而通過制度加以約束。因為社會需要而壓抑的本能遲早會爆發。在保守的朝鮮時代,烈女門和對“蕩婦”的遊街示眾從側面證明了任何時代都存在本能的爆發。

婚姻制度本身違反了生物學和文化人類學的需求,現在社會上已經出現了反對這種制度的苗頭。在保守的美國和亞洲,婚姻仍然重要,然而在歐洲,婚姻概念已經開始變得模糊。也許百年之後,“結婚”這個詞在所有的文化圈裡都將成為“死語”。

不論過去還是未來,其他文化圈我們不得而知,至少在韓國社會,只要結了婚,就應該保守節操。這是義氣和禮節。在泰國,撫摸孩子的頭被視為詛咒行為,會給對方帶來傷害和恥辱。如果你瞭解這個事實,絕對不可以做出這樣的舉動。即使你說這是表達善意的方式,也不過是狡辯而已。同樣的道理,在當前社會,出軌也是侮辱對方的行為。如果有人提出本能問題或文化人類學依據為出軌行為辯解,那麼他應該像舊時代的人們那樣,赤裸裸地在大街上行走。因為自從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不穿衣服。

現在有很多人瞞著配偶胡作非為。這種行為不像裸體行走那樣丟人,而且他們也活不到百年以後,那時人類應該會擺脫一夫一妻制或婚姻制度,誰都有出軌的可能。比起每月只有一次懷孕機會的女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隨時都能讓女人懷孕的男性尤其如此。

如果你還沒結婚,或者結婚不久,不管怎麼說你都無法用皮膚理解。包括你丈夫在內,男人們遠比你瞭解的更頑劣。

加入心靈保險

心理學機制中有一項相對樂觀的“預測”。擅長使用這種機制的人並非擁有特殊的先見之明。其實所有人都能預料得到,只是別人沒放在心上,一旦事情真的發生就會驚慌失措。擅長“預測”的人們則從心理上做好了應對的準備。比如說,很多人明知老後的經濟狀況會很艱難,卻只想眼前,不肯積極準備對策,等老了才後悔。那些擅長“預測”的人們則不同,眼前再困難也會擠出部分生活費,儲蓄起來,為年老做準備。對於誰都能預測到的事情,他們反覆思考,變成自己的事。

結了婚的人有必要向他們學習,通過“預測”,提前為配偶的出軌做好心理準備。提前應對“不能做,卻有可能發生”的事,當然不是不信任配偶。這就像買保險不是盼著丈夫早死。

我剛結婚的時候,一位結婚十年的男性前輩對我說:

“丈夫出不出軌都無所謂,你就這樣想,裝糊塗。只有這樣,丈夫才真的不會出軌。”

當時我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現在好像明白了。

人,尤其男人很容易三心二意。如果你總是念念不忘,生活會變得很疲憊。這種疲憊感會吞噬你和對方愉快相處的時間。何況關注和過分警惕並不會降低對方出軌的概率。

聰明的女人不會因為戰戰兢兢地擔心丈夫出軌而低三下四,也不會為了自己和家庭明明知道卻否認現實,她們會事先以夫妻共同的名義購買房產,弄清楚離婚時能否分割財產。萬一丈夫出軌,自己也不想繼續維持下去,那就悄悄地收集證據,進行法律諮詢,把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

設置這些安全設施之後,平時就可以想著自己已經加入心靈保險,平靜地生活。信任對方,對自己、對彼此都有好處。所以說,婚姻不是什麼值得相信,而是你要相信什麼。

很久以前,我就跟丈夫說了這番話:

“只要我還睜著眼睛,你就不許出軌。我不會原諒你的。萬一你出軌了,千萬不要被我發現。萬一被我發現,你打死也不要承認。即使你們在酒店開房的場面被我發現了,你也要一口咬定,你們只是喝喝茶而已。我也會這樣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