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傑地靈、物寶天華 河曲歡迎您

人杰地灵、物宝天华 河曲欢迎您

河曲視窗網特稿: 這裡曾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華夏文明在這裡綻放;

這裡地處“晉陝蒙”交界處,有“雞鳴三省”的美譽,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曾被評選為全國十大最有發展潛力的縣城;

這裡是“二人臺”的故鄉,《走西口》的起源地,地方藝術的興盛讓這裡成為“民歌的海洋”;

這裡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元曲四大家“白樸”、宋代楊家將“楊業”皆出於此地,是國家級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這裡旅遊文化特色鮮明,名勝古蹟星羅棋佈,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讓她成為“中國最具文化風情旅遊名縣”;

這裡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資源,年產能達2380萬噸,近年來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這裡是新興產業振興發展的搖籃,新型煤電基地在此落地生根,正在帶領全縣人民走向美好明天;

她就是河曲,一顆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璀璨明珠;一個充滿競爭和活力的新興城市;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藝術海洋。

滾滾黃河水見證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勇敢的河曲人民,在片富饒的土地上創造的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站在西口古渡的黃河岸邊,看蒼茫的群山,奔騰的河水,感受素有“雞鳴三省”美稱的河曲縣城散發出的迷人魅力。

河曲縣古稱隩州,地處晉西北黃土高原,是晉、陝、蒙三省交界處。國土面積1323平方公里,轄4鎮9鄉340村,總人口14.72萬,其中農業人口有11.5萬。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帶給河曲縣良好的發展契機。因河曲處於晉陝蒙能源三角中心地帶,周邊又有平朔、神準、神府煤電工業經濟園,共同帶動河曲縣走向致富的明天。河曲縣內更有5座大橋橫跨黃河,即準朔鐵路大橋、龍口大橋、華蓮大橋以及規劃建設的南元隩府大橋和晉蒙高速公路大橋。五座大橋溝通了河曲縣與外界的聯繫,讓外面的人們認識了河曲縣,並帶領河曲縣走向繁榮、富裕。除了5座大橋,我縣還有運行鐵路5條,其中包括2條正在建設的鐵路。這五條鐵路包括神朔鐵路(神木至朔州)、陰火鐵路(陰塔至火山)、魯能電廠運煤專線以及正在建設的準朔鐵路(準格爾至朔州)和五沙鐵路(五寨至沙泉)。5橋5路,共同促使河曲縣坐上經濟快速發展的列車,飛奔在祖國如火如荼的經濟大浪潮中,河曲的明天將會如東昇的旭日,一片光明。

河曲位於晉陝蒙三聲交界處,明清時期就是北方重要的黃河渡口和晉商“駝道”匯合的貨運集散地,曾有“水旱碼頭”之稱,是歷史上“走西口”的地方,同時也是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地帶。河曲縣因地處黃河彎曲處而得名,三面有黃河環繞,是河岸線長、沿黃面積大、受黃河影響最深的縣城;也是黃河晉陝蒙三角區人口密集、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潛能巨大的重要樞紐。河曲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黃河岸邊,傍黃河而居,賴黃河而生,靠黃河而養,黃河催生了河曲,養育了河曲,成就了河曲。黃河是河曲的生命之源、生活之源、生存之源。可以說,河曲最大的特色是黃河,最大的王牌是黃河,最大的優勢還是黃河。河曲的血肉已經深深地根植在黃河的生命裡,生生相依、經久不衰。由此可見,河曲的發展和振興離不開對黃河母親的依賴。於是,縣委縣政府非常注重“黃河”這張王牌,積極實現讓河曲成為黃河晉陝蒙三角區經濟文化中心。

黃河水靜靜地流淌,似乎在訴說著那古老悠長而又纏綿悱惻的故事。時至今日,似乎仍能遙望見北宋楊家將的“火山軍”,在黃河岸邊上演著“沙場秋點兵”的壯觀景象。聆聽元曲大家白樸的旖旎春光,感受詞人細膩、多情的人格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蘊,還造就了著名的《走西口》。河曲民歌、二人臺就是從這裡發源。因此河曲被譽為“民歌海洋”、“二人臺故鄉”。河曲民歌、二人臺與河曲河燈會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河曲還擁有眾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曲縣更被授予國家級“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北方民歌之鄉”和“中國最具溫暖風情旅遊名縣”。河曲立足特色文化資源,縣委縣政府積極打造“黃河風情名縣”,大力構建黃河晉陝蒙三角區經濟文化中心,打好文化這張最強的王牌。

二人臺起源於河曲,是河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也是河曲縣乃至忻州一張閃亮的金色名片。二人臺萌芽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劇目豐富,人才眾多,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如今,二人臺正走出家鄉,歌遍祖國大地,唱響四海神州。縣二人臺劇團曾兩次進京在懷仁堂和中山音樂堂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多次參加國家、省、市調演並獲得榮譽和獎項。縣委縣政府加大保護傳承力度,制定專門扶持保護政策,以期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提升品牌價值,打造骨幹文化企業。河曲縣民歌二人臺藝術團創作的以二人臺為題材的文化精品,正在準備與保利集團合作,藉助其文化傳播平臺,在全國各大劇院展演,進一步擴大河曲民歌二人臺的影響力。河曲民歌二人臺在黨和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猶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神州大地上大放異彩。

除了非物質文化以外,河曲的旅遊文化更加特色鮮明。黃河、長城在此交匯,名勝古蹟星羅棋佈。特殊的地域位置和歷史內容積澱了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使河曲成為晉西北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境內有“龍口雷鳴”、“彌佛洞天”“兩灘瓦硯”、“雲際翠峰”、“文筆流雲”、“岱嶽古殿”、“海潮禪寺”、“護城鼓樓”等著名景點。近年來新建的古渡廣場、十里(黃河)長街、白樸公園、文筆碑廊等,又使河曲古城增添了新景緻、新魅力。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充分挖掘我縣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生態資源,把文化元素更多的植入旅遊產業,叫響河曲文化品牌,打造黃河風情旅遊景觀,做大做強旅遊文化產業。

奔流不息的黃河水承載了河曲縣厚重的文化內涵,也哺育了地靈人傑、勤勞勇敢的河曲人民。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亙古長存。黃河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河曲成為晉陝蒙周邊著名的“菜籃子”以及“小雜糧產區”。縣委縣政府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把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業、品牌農業作為扶貧開發、富民增收的有效路徑,著力打造以文筆鎮南元、唐家會村為中心的設施農業示範園區、依託蓮芯硒美、晉北農牧業、榆發小雜糧加工等涉農企業,打造以土溝為中心的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和依託興農科技公司,打造以趙家溝為中心的脫毒馬鈴薯示範園區。重點推進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業等三大品牌的認證。做大特色乳製品加工、綠色小雜糧加工和特種薯類加工。近年來,河曲縣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及廣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河曲農業產業化有了長足的發展。第一產業的良好發展為河曲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在農業發展中,推廣河曲特色飲食文化,更加促進河曲文化事業的長久發展。獨特的飲食文化又給河曲文化大卷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酸粥、蕎麵碗託、許諾小米、海紅果、鹽幹烙、開河魚、河曲鹹肉等別具地方特色的飲食,讓河曲縣變得更加的富饒和生機勃勃。河曲獨特的飲食文化與旅遊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構成了河曲強有力的文化品牌,逐漸形成“美麗河曲”“富饒河曲”最強有力的保證。

河曲縣提出全面推進“1266”工作思路,基礎就是做強“文化”和“煤電”這兩個“品牌”。如果說文化是河曲的最強品牌,那麼,煤電就是河曲最硬的品牌。

河曲地處黃土高原,海拔在800—1670米之間,四季分明,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河曲縣成為一個物產富有,煤、鋁、鐵資源極為豐富的“寶地”。初步探明有相當儲量的礦種6類18種,其中煤儲量120億噸,分佈面積400平方公里,約佔河曲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鐵礦儲量15.6億噸,鋁土礦儲量1.79億噸,而石灰岩儲量是我縣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的類種,達601億噸。歷史賦予河曲古城寶貴的資源優勢,帶給河曲人民巨大的發展潛能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縣委縣政府四大領導班子的堅強領導下,神華河曲電廠二期投產運營,電力產能全市領先;煤炭資源整合的三個露天礦投入運營,煤炭產能大規模釋放,河曲已經成為忻州市煤電一體化能源基地。同德化工和山水水泥快速發展、不斷擴張,再加上神東矸電、神華河曲電廠三期、黃柏煤礦、山煤矸電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推進,為建設全省新型煤電基地積蓄了較強的發展勢能。縣委縣政府積極把建設“新型煤電基地”和“黃河風情名縣”作為戰略支撐,培育龍頭企業、提升項目質量、拓寬發展路徑、增強內生活力,引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

河曲的優勢在資源,發展的重點在工業,工業的載體在項目。河曲縣把加快工業新型化放在首要位置,通過轉好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的建設,充分挖掘煤電化鋁優勢,以工業園區為“載體”,打造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翼”推進的產業格局。轉變發展方式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降低排放,循環發展,做大經濟總量,加快轉型跨越。縣委縣政府縱觀全局,按照現有工業產業佈局,重點建設“五大工業園區”,分別為:舊縣煤炭物流園區、舊縣山煤煤電鋁循環工業園區、蚰蜒峁新型工業園區、劉樓煤電工業園區、沙泉建材物流園區。做強煤電主業,就需加快產業新型化。河曲山煤舊縣、省煤運貓兒溝、神達梁家磧三座露天煤礦已經成為河曲煤炭的骨幹企業,通過這些電力項目的實施,河曲縣將由輸煤變為輸電,真正實現煤炭大縣向電力大縣的轉變。

河曲縣的領導班子因地制宜,齊心謀劃河曲縣科學發展的美好藍圖,以“建設河曲為黃河晉陝蒙三角區經濟文化中心”為目標,把構建“新型煤電基地”和“黃河風情名縣”作為“兩大支撐”,推進工業新型化,農業產業化、旅遊特色化、城鄉生態化,社會和諧化,黨建科學化這“六化進程”,抓好規劃、項目、城建、環境、民生、幹部這“六大重點”,用戰略思維統攬全局、用創新思維推動發展、用問題思維攻堅克難、用底線思維掌控局面,用辯證思維統籌兼顧,以敢於擔當、敢為人先的精神,緊跟大勢、乘勢而上,贏得發展制高點和主動權,努力把河曲建設成為富裕文明、開放和諧、充滿活力的黃河晉陝蒙三角區經濟文化中心。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是我省在“兩轉”基礎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堅之年,是河曲縣鞏固提升脫貧摘帽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們再出發的起步之年。河曲縣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講話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中央、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將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扭住示範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在推動經濟轉型、鞏固脫貧成效、實施鄉村振興、保障改善民生、建設生態文明、創新社會治理上再加壓、再發力、再提升,全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以優異的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

這就是河曲。一方人傑地靈、物寶天華,滿載千秋希望的山水;河曲兒女必將張開熱情的雙臂,和在全國各地的河曲驕子攜手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人杰地灵、物宝天华 河曲欢迎您

人傑地靈、物寶天華 河曲歡迎您

人杰地灵、物宝天华 河曲欢迎您

人傑地靈、物寶天華 河曲歡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