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见】ofo宁愿战死,戴威也不愿妥协


【有见】ofo宁愿战死,戴威也不愿妥协


在共享单车的九死一生创业战场中,应了那句老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资本早就替共享单车写好了剧本,而创始人作为主演,却渴望跳出大佬们的规划,“能不能让人好好创个业?”

可是共享单车摊子铺的越多,企业愈发难以摆脱资本的重力。

资本反驳说“不行!”

于是摩拜就从李斌的口袋装进了王兴的口袋,腾讯一直是它命运的操作者,它的故事从并购后就没什么好聊的了。

但谁又能说清楚ofo的主宰者是谁?

是滴滴、阿里、跟随朱啸虎进场的VC,还是创始人戴威?



01

代理模式兴起

ofo能否打印翻身仗?


小秘书从接近ofo的内部人士了解到,2019年ofo将大范围向全国三、四线城市推广代理模式。

就是说,ofo代理运营商只负责辖区内ofo共享单车的维修、秩序维护等业务,ofo按照后台数据来结算费用,单车所有权仍归属于ofo公司。

换句话说,ofo将原来各地城市分公司关于单车维护相关的事情,交给了第三方。

【有见】ofo宁愿战死,戴威也不愿妥协


共享单车行业,本身就是重资产、重线下和重运维的,共享单车平时使用中会有大量的损耗、破坏、盗窃等情况发生,也有一些素质较低的用户会随意摆放共享单车甚至占用机动车道,或者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即“上私锁”。

正是因为此,如果各个地方没有单车维护团队,业务根本无法开展,因此采取第三方代理商做地方的单车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但这对ofo的管理能提出了考验。

毕竟不是自己员工的合作伙伴公司,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机制,代理商很可能会从自己利益出发去经营共享单车,降低整个系统的效率,加大管理难度。

自从2017后半年开始爆发经营危机以来,ofo为了“开源”什么招数都使了出来。

比如在App上推出短视频广告,用户扫码骑行前需要观看短视频;

比如官方微信公众号接受广告投放,甚至售卖蜂蜜……

这一次推出城市代理人制度,同样可以视作是ofo的“自救”举措。

就在宣布二三线城市开启代理运营商模式的前一天,ofo官方通报了公司的反腐情况。

经调查,ofo内部总共发生了8起腐败案件,其中4起已进入司法程序,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ofo也在积极追回账款。

这一次,ofo能否通过城市代理人制度,打赢翻身仗呢?

02

“空军”团队裁撤

代理模式能否成功?

最早,ofo小黄车的运营模式都是直营,即在每个城市搭建自己的运营团队,虽有运营效率,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ofo公司特有的“空军”编制。

此前,ofo部分二线城市及几乎所有三线城市拓展业务均由“空军”运营。

在ofo大举扩张时,“空军”机制帮助其快速建立了全国的单车维护网络。

然而,2018年下半年,ofo以及整个市场形势急转直下,“空军”团队也被不断裁撤。


【有见】ofo宁愿战死,戴威也不愿妥协


此前,ofo曾在山东威海、泰安等城市试运行“代理”模式,目的是降低共享单车线下运营成本。

在代理商模式之前,ofo尝试过合伙人、直营+代理等模式,效果不甚理想。

如今,ofo小黄车遭遇前所未有的资金链危机,采取降低成本的运营方案就不难理解。

其实,代理模式不是没有可能成功。

就拿物流来说吧,京东自建物流系统,可以用自营模式将体验和速度做好;而阿里巴巴基于菜鸟网络的智能数据调度能力,成功整合社会化物流资源,可以做到媲美京东的物流体验和效率。

事实上,现在很多外卖平台也是接入第三方社会化物流,而不是自建物流队伍。

目前ofo尚未出台完整细则来管理城市代理运营商,长期来看,这项创举有望为共享单车行业探索出一条新路。


03

经营危机不断

ofo能否成功自救?

招募城市代理运营商,是ofo努力解决经营危机的一步棋:

一方面,在整个市场下沉的大趋势下,ofo不舍得放弃三四线城市的广袤市场,尤其是现在共享单车行业的佼佼者哈罗单车,在三四线城市优势十分明显,如果ofo放弃就等于将市场拱手让给哈罗;

另一方面,ofo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撑直营模式的运营机制。

两相权衡,代理商模式可以解决当下的矛盾,不用投入太多资金就可以继续存在于三四线城市。

如果验证成功,未来甚至可以在全国市场推行这一模式,让ofo走向轻资产模式,最终实现盈利。

其实去年下半年开始,ofo就陷入了不断的负面消息之中。

2018年7月,由于ofo超过半年时间不能支付智能锁通信服务费,服务商将对其业务涉及的300万辆单车智能锁内物联网卡陆续“停止服务”。

随后,由于在海外市场“水土不服”,ofo的海外扩张计划受阻,从多个国家撤退。包括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印度等。

其中,ofo在进驻印度地区仅两个月,就将印度分公司的大部分员工解雇了。

此后,“退押金难”逐步发酵。

社交媒体上众多用户表示自己申请了几个月的押金并未到账,纷纷聚集在ofo官微下方进行“声讨”。

矛盾在2018年12月达到顶峰。

12月17日,数百名用户来到ofo北京总部现场退押金,队伍从五楼排到一楼,目击者表示“退押金就像春运”。


【有见】ofo宁愿战死,戴威也不愿妥协


ofo不久推出线上退押金系统,几天之内退押金的排号就突破一千万人。

以每人99元或199元押金计算,待退押金规模在10亿-20亿元之间,每天退一万人,也要等待三年后才能完成。

“退押金难”甚至惊动了交通运输部。

3月19日,交通部出台的新规拟规定,“当用户申请退还押金时,应当于当日(至迟次日)退还用户。”

一旦实施,ofo的境地将会更加困难。

ofo此前融资金额达到150亿元,在资本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刺激之下,ofo大举扩张,从成立之初就开启了烧钱模式,一度布局国内外两百多个城市,投放在市场上的单车数量超过7000多万辆。

但在繁荣背后是ofo从未实现过盈利,持续亏损以及“造血能力”的缺乏让ofo在短短两年从云端跌落到谷底。

即便新规出台,现在的ofo还有能力支付这笔钱吗?


04

宁愿战死

也不愿妥协

2018年12月19日,戴威在一封内部全员信中承认,公司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1块钱要掰成3块钱花”。

他无数次地感到力不从心,想把运营资金全砍掉,甚至解散公司、申请破产。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扛起压力,“跪着活下去”。


【有见】ofo宁愿战死,戴威也不愿妥协


经历一年多时间的至暗时刻,ofo没有引入更多资本,也依然没有倒下,足见其生命力之旺盛。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戴威以及ofo管理团队,依然想要带ofo实现二次崛起,可谓是不屈不挠。

不只是共享单车行业,整个互联网甚至创投圈,寒意都越来越浓烈了。

在共享单车的九死一生创业战场中,应了那句老话:“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ofo曾握有一手好牌,戴威越是想握的紧,“失控”来的越快,戴威这样的苦苦挣扎着的创业者应该还有很多,2019年,可能会更多。

站在观察者和记录者角度,小秘书特别希望看到奇迹发生。

当贾跃亭都可以和一家老牌游戏公司一起联手坚持造车梦寻求翻身,当很多创业者去做P2P平台肆无忌惮地圈钱,当传销模式的平台可以洗白IPO,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戴威坚持其创业初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