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那个《都挺好》大结局了。大结局,大家都挺好,只是弹幕上飘过的一串又一串字符,让人不得不抽离幻象,重新思考生活的真相、自己的处境和选择性遗忘掉的生活现场。电视剧有格式,价值观上要求真善美,但是“强行洗白”的字符串在反复敲打着观众内心,群体性焦虑一直连着我和你。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都挺好》剧照

家看似都挺好,实际病势已高

群体性焦虑也叫社会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你有我有他也有,既存在于屌丝苦逼上班族,也潜伏于高管巨贾大明星,遍及东部沿海,也汇集西部荒漠,只要有人,就会有焦虑,虽然强度不同,但是普遍存在。

初看《都挺好》以为是个家庭喜剧,看了才知道是一地鸡毛的生活:原生家庭矛盾、重男轻女的父母、中年失业危机、P2P爆雷、男人打女人、老人的养老问题......《都挺好》的火来自对以上每个核心矛盾点的精准打击,不同年龄阶段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谁看了不焦虑?

如果你还不焦虑,那就去看小说,感受下直言不讳与字字血泪下的清算,和被扒光衣服的凉爽。好作品会传代,巴金三部曲有《家》,北京人艺的《北京大爷》是在说家,电影《过年》里全是冤家。

家就像一个看似保存尚好,可挡风遮雪,实际房顶已风化欲透、梁柱生满爬虫、墙体满是裂缝,只是我们选择不审查、不细看、蒙起眼睛,昏睡到明天早起去上班,以至于房塌时,却说全是地震风雨太大,我们个体没有办法。

这个主题的内容太深,而能挖掘到多深,要看挖掘者的功力,对于影视剧而言,就是出品方和制作团队的实力。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正午阳光剧的豆瓣评分

正午阳光是谁?

正午阳光是《都挺好》的出品方,2011年成立的,不算长,是个综合性影视机构,水准绝对一流,有“国剧门脸”之称。

四年前高光,《琅琊榜》将新的网文类型成功影视化、《伪装者》将主旋律剧做得异常好看增色献礼节点;还有《欢乐颂》更不用说,开始用女性视角来反映原生家庭问题。四年后又一扫而光,《知否》《大江大河》《都挺好》仍是依次紧扣网络、主旋律和女性视角,收放自如,了然于心。

不过,内容业者,越来越明白一个规律,内容不做第一,就是布衣,就是民工;若是做到了第一,你就缔造了一个国,一个媒体帝国,正午阳光就做到了这个第一。

过去的好内容往往具备这些元素:猎奇信息、匠人技巧、大师智慧、模仿大片、翻拍经典、如今不单全要,还要进行更深度的解构和建构,中心整合各元素,高压和高测试,投入生产,如此繁杂,若是出品团队不足够智能,想都别想。

最智能的当让是人,而且必须得是牛人,最好是一大群牛人,组成优质的内容团队,长期合作,而不是临时结伙做草台班。正午阳光拥有一票以孔笙、侯鸿亮、李雪、孙墨龙为创作主体的国内顶级制作团队。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北平无战事》剧照

由侯鸿亮、孔笙和李雪组成的“铁三角”都曾供职于山影,早先对市场环境是持怀疑态度的,不过在与刘和平合作《北平无战事》时,曾表示:“在今天这个日益恶化的市场,恰恰有刘老师这样坚持的人,才能够让大家在市场当中看到一线希望。”

《大江大河》找到了老牌编剧袁克平,长达三年的筹备过程让人回忆起“铁三角”的黄金时期。宅斗剧《知否》由年轻编剧曾璐、吴桐操刀,启用了赵丽颖和朱一龙等具有市场流量的演员。《都挺好》在填补了长期以来都市家庭伦理剧的空白的同时,也强化了《欢乐颂》中对原生家庭的表达。

团队在内容上的坚持,会形成自己的内容本体论,并非书本理论或行政命令,而是理论+制度+在场者亲自操刀,以及以后的亲手指导和传承。它时不时在业内掀起波澜,连落三部大剧,直接触及了艺人经纪,引发其产业链的焦虑。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正午阳光带来了焦虑,也带来了翻转!

艺人经纪不是新行业,古代戏园老板就是雏形,《霸王别姬》里的那坤,《梅兰芳》里的邱如白都是。他们懂戏不演戏、他们一头连艺人,一头连着官员、巨贾和社会名流,促成高票房演出,从中牟取名利。

现在的经纪公司有两种:一种是纯经纪公司或者影视公司里的经纪部。另外一种是独立经纪工作室。比如几个经纪人一起合开工作室签艺人,或是艺人自己开的工作室。经纪人主要工作是对艺人的风格、宣传、戏剧角色、粉丝受众群体及未来发展进行规划。

按说,这个业务对于艺人非常重要,一旦赌中了,就能获取暴利,然而正午阳光却一反常态,在2017前后,好剧真空期时,做了一个让艺人经纪整体的焦虑的决策。

就在2019年前后,艺人经纪群体性陷入焦虑源自几个标志性事件。

一、正午阳光是行业标杆,他毅然拿掉艺人经纪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某韩国男团

中国影视行业有些不良风气,大剧项目往往由一线明星、二流制作和三流剧本构成,明星片酬太高,内容团队太苦,一个高圆圆很可能就拿走三分之二的预算。顺应时势的影视上市公司如嘉行传媒,依靠明星持股来获得绑定关系,在艺人经纪中收获丰厚的利益。

相反的是,2017年,由于《欢乐颂2》和《外科风云》带来的争议,正午阳光的品牌价值下落到低点。侯鸿亮的应对决策是砍掉公司的艺人经纪业务,回归内容。不少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观点称,正午阳光在破坏产业链,在自掘坟墓,在自我缩水,然而并没有。

二、崔永元引发的税务风波,绑定艺人的也被拉下水。

无论如何,崔永元都是2018年娱乐界的最亮的一颗星,或是钉......他引发的税务风波,多米诺效应太强烈,明星公司一片一片地倒下,明星们从前做个头发就能签上四五部剧,而后,连做头发都做不起了,而靠绑定明星搞艺人经纪公司就更是凉凉了。

三、在禁韩令下,韩流很快降温,迷妹们也开始冷静。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2016年7月14日起,中广电总局或进行“调控”。 综合各方消息确有针对韩国艺人在华演艺活动进行限制。民间揣测背后一定下发了“禁韩令”,此传言乃空穴来风。韩国是偶像文化大国,其影视歌粉丝在大陆是天文数字,但是鱼龙混杂,尤其在舞台领域,粉丝众多,而精品不多,昙花一现是大多数。禁韩令一出,韩国偶像文化基础上的中国公司遭遇重创。

四、二次元与游戏催生出的新生代,真人明星形同虚设。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初音未来演出现场

进入21世纪,动漫与游戏占领了新生代。初音未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被人誉为2.5次元,真的会有人爱上她。《阿丽塔:战斗天使》里的女主,是我看了这么多年电影,最深入我心的女性形象,从不认为她是假的,若是有哪位真明星演她,一定会引发我的尴尬癌。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阿丽塔:战斗天使》剧照


五、艺人经纪把行业拉向颓势,行业下的艺人也不会好过。

艺人太贵,导致内容缩水,人们只记住明星,却淡忘了内容,做内容的人会越来越穷,行业的生命力愈加微弱,一直微弱到明星的钱袋子。所以内容必须提到一线,《大江大河》就是不启用大明星。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大江大河》海报

中国社会急速的转型、变革,意味着社会整体利益结构的调整,大批社会成员社会群体的社会位置和经济位置重新洗牌。前景不确定,心里不踏实,人们对于未来不可预期。

萨特认为焦虑是人的本质,因为人本没有本质,可以自由选择本质,所以要忍受不断否认自我,而这种持续不不断循环往复的否认自我,让人很不爽,所有就呈现出焦虑的常态。

尼采说幸福只是一瞬间,悲苦才是常态,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与这种常态坚持不屑的较量,让一生在战胜中度过,这就是超人。

有哪个一等一的内容团队,不是在四面楚歌中寻找突破出来的呢?迎难而上,一方面固守最根本的理念,另外加之敏锐发现机会的眼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永远不过时,说起来轻巧,这需要信仰。

《都挺好》引发群体性焦虑,而正午阳光引发了艺人经纪的焦虑

电影《心花路放》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