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泰國的華裔總理們

說說泰國的華裔總理們

華人為泰國第二大民族,地位很高,泰國自1932年確立君主立憲制以來,至今共四十任總理,其中大部分為華人或者有華人血緣,其中,包括十七位華人總理。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總理掌握實權管理國家。

1、披耶·帕風裕庭,封為披耶帕風·豐派育哈塞納侯爵,上將,1887年生於阿瑜陀耶,即大城府,1947年去世,泰國軍事領袖和政治家,泰國金姓華人後裔,祖籍廣東潮州。1933年6月,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首任總理披耶·莫奴巴功政府後,擔任泰國第二任總理。他於泰國王家軍事學院畢業後,於1903被派往普魯士軍事學院學習,和赫爾曼·戈林是同學,隨後被送往丹麥的哥本哈根工程學院學習,1912年他回到暹羅。1931年,拉瑪七世封他為披耶帕鳳·豐派育哈塞納侯爵,並晉升上校軍銜。1932年擔任暹羅軍隊監察官。1932年與主張民主革命的比裡·帕儂榮等人民黨人,發動“六二四”政變,推翻拉瑪七世的君主專制,實行君主立憲,披耶·莫奴巴功新政府成立後,他出任武裝部隊司令。披耶帕風作為軍事派系,在比裡·帕儂榮的平民派系被保王黨鎮壓後,他與披耶嵩上校、披耶立上校和拍巴塞中校(時人合稱為四虎)稱病辭職,暗中計劃推翻披耶·莫奴巴功政府,6月20日,四人領導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驅逐了披耶·莫奴巴功總理,次日組成披耶帕風為首的新政府。之後,經過幾周的戰鬥,披耶帕風鎮壓了保王黨人的軍事叛亂,鞏固了權力。披耶帕風上臺後,於1935年開始派遣軍官到日本受訓,向日本訂購軍艦,聘期日本軍事顧問。任期內軍人集團逐漸掌握權力,1938年9月,披耶帕風政府因年度預算問題被迫辭職,12月15日,泰國議會推舉鑾披汶·頌堪陸軍上校出任總理,少壯派軍人取代了元老派軍人執政,繼續親日政策。1947年,因腦出血去世,他為官清廉,雖然在政府中擔任許多職位,但他家裡很貧窮,去世後甚至沒有錢來支付他的葬禮。最後由其部下、少壯派軍人鑾披汶·頌堪來支付葬禮費用。從曼谷到北方緬甸的邊界的帕風裕庭公路,系由鑾披汶·頌堪元帥以他的名字命名,泰國北碧府一家醫院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2、鑾披汶·頌堪元帥。泰國軍人政治活動家,於1938~1944、1948~1957,兩度出任泰國總理。他原名貝·奇達桑卡,封為鑾披汶·頌堪侯爵,祖籍廣東潮州,姓吳。1897年7月14日生於暖武裡府,1916年畢業於曼谷陸軍軍官學校,後進曼谷參謀學校就讀,由於學業成績優異被選送到法國留學。1927年回國,任高炮防空部隊總監局局長。1928年加入人民黨,參與泰國1932年政變。任首屆內閣閣員。1934年9月,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和國防部長。1938年12月,其前輩、總理披耶帕風告退,他接任內閣總理兼任國防部長、內務部長和陸軍總司令等職,集大權於一身,開始了軍人專制統治。在任期間,奉行親日外交,同德、意、日法西斯結盟。出身潮汕地區漁民家庭的鸞披汶,對於中原文化,並不熟悉,毫無感情,他推行大泰族主義,對外挑起邊境糾紛,對內煽動泰人與華人的民族隔閡。1942年1月25日,鑾披汶政府向英美宣戰,自任陸海空軍元帥。1944年7月辭職。1945年10月,以戰犯罪被捕入獄。次年,在美國的干預下獲釋。戰後,鑾披汶努力改善同美國及其他戰勝國的關係。堅決鎮壓民主運動,力主加強軍人專政。1954年,成立促進工業委員會,自任主席和實業部長。1957年,統治集團內部分裂,因鑾披汶大選作弊,國防部長沙立·他那叻元帥發動政變,鑾披汶逃亡國外,定居日本。1964年6月12日,因心臟病,在東京去世。

3、比裡·帕儂榮,中文名陳家樂,陳嘉祥、陳璋茂,生於1900年, 1983年去世。又稱鑾巴立,泰國政治家,泰國總理。帕儂榮出生於泰國古都阿瑜陀耶城,父親是華裔商人,祖籍廣東澄海上華鎮下陳村, 母親是暹羅人。1920年,到法國留學,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在此期間,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1927年2月,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巴黎創建暹羅人民黨。1932年6月24日,暹羅人民黨成員披耶帕鳳為首的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泰國的君主專制政體,實行君主立憲制,成立議會,頒佈憲法。比裡·帕儂榮是九人憲法起草委員會的成員,並出任瑪奴拍功內閣的不管部部長。1933年6月20日,披耶帕鳳領導軍人再次發動軍事政變,擊敗保王黨,任新政府總理,比裡·帕儂榮出任內務部長,後又任外交部長、財政部長等職。1942年1月,泰國少壯派軍人鑾披汶政府對美英盟國宣戰,比裡·帕儂榮表示反對,他在國內組織抵抗日本運動,並與國外的自由泰人運動聯合。日本投降後,於1946年三次出任泰國總理,任職期間,力圖實行較為民主的統治,但未能實現。1947年11月,鑾披汶軍人集團發動政變,重新掌權,比裡·帕儂榮經新加坡到中國政治避難。1949年2月,他回國領導政變失敗,離開泰國再度來到中國,僑居21年,1970年於文革中移居巴黎。

4、鑾探隆少將,中文名鄭良淡,廣東潮陽人,1946-1947出任泰國總理。

5、波特·沙拉辛,泰國黃姓華人後裔,父親黃天喜,十九世紀自中國海南移居泰國曼谷。他生於1905年,至今健在。泰國總理、外交家、政治家,陸軍將領。他原為醫生,逐漸與泰國政界、軍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1957年9月,陸軍司令沙立·他那叻元帥發動政變,推翻鑾披汶·頌堪政府,在政變領導階層為權力爭執不下之時,由曾擔任外交使臣的波特出任代理總理,並在任期內主持東盟會議,同年12月他主動辭職,由他儂·吉滴卡宗元帥接任泰國總理。

6、他儂·吉滴卡宗元帥,泰國符姓華人後裔,生於1912年,2004年去世,泰國陸軍元帥,政府總理。1931年泰國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後參加陸軍。1957年9月,陸軍司令沙立·他那叻元帥發動政變,推翻鑾披汶·頌堪政府,他儂出任總理。1959年,沙立親自任總理,他儂任國防部長。1963年沙立逝世後,他儂·吉滴卡宗和巴博·乍魯沙天組成軍事獨裁政府,聯合執政。1973年10月,曼谷等地20萬知識分子、學生和工人舉行示威遊行,他儂、巴博被迫下臺,他儂流亡美國。1976年,他儂以一介僧侶身份返回泰國,依然引發大規模群眾抗議,此後再也沒有參與泰國政治。

7、他寧·蓋威遷,泰國馬姓華人後裔,1976年至1977年擔任總理。

8、差猜·春哈旺,生於1920年,1998年去世,祖籍廣東潮汕澄海,泰國林姓華人後裔,生於曼谷。1940年畢業於王家軍事學院,然後在軍隊服役。1946~1947年,就讀於泰國騎兵學校。1947~1948年,在美國坦克學校學習。1949年後,歷任泰國駐美國副武官、駐阿根廷大使、駐奧地利大使兼土耳其大使、駐瑞士大使兼駐南斯拉夫和梵蒂岡大使、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常任代表、外交部長、工業部長、副總理等職。1974年,參與創建泰國民族黨,後任該黨領袖。1976年3月,參與創立泰中友好協會,並任主席。1988年,差猜·春哈旺任泰國總理兼國防部長。1990年3月,辭去國防部長一職。1991年2月,三軍司令順通·空頌蓬上將和素金達·甲巴允上將發動軍事政變,差猜的民選政府被推翻。他於1998年去世。

9、阿南·班雅拉春,泰國陳姓華人後裔。1991年至1992年擔任總理。

10、素金達·甲巴允上將,泰國蘇姓華人後裔,生於1933年,泰國軍方將領。 1991年,他以反腐敗為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上臺擔任總理, 後來首都曼谷發生反對軍方統治的動亂, 他與示威者首領一同跪在泰王普密蓬面前接受責備, 並承諾平息動亂。新的選舉結束後他便下臺, 任期不足一年。

11、川·立派,生於1938年,先後兩次出任泰國總理,1992~1995,1997~2001。生於泰國南部董里府,祖籍中國福建。1964年獲泰國法政大學法學學士學位,1968年加入民主黨,任副主席。1975年後,歷任司法部部長、衛生部長、農業合作部長、商業部長、教育部長及副總理等職。1986~1988年,任下議院議長。1990年任副總理兼衛生部長。1991年1月當選民主黨主席。他反對軍人發動的政變,要求修改政變後製定的“獨裁憲法”,1992年大選後,民主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他出任總理,就任期間,表示將繼承阿南政府的基本方針政策,進一步推行經濟自由化,減少政府幹預,發揮市場作用,致力於開發東北部貧困地區和推動土地改革。外交上,保持與東盟各國和對華的傳統友誼。

12、班漢·西巴阿差,泰國馬姓華人後裔 , 中文名:馬德祥。1995~1996,出任總理。

13、差瓦立·永猜裕,泰國陸軍將領,1932年生於泰國曼谷,1953年畢業於泰國王家軍官學校,1963年就讀於陸軍參謀學院和通訊學院,1964年先後留學於美國陸軍通訊學院和參謀學院。1979年晉升為少將,1985年晉升為上將,1983年至1990年先後任陸軍副司令、陸軍司令和泰國三軍最高司令兼陸軍司令。1990年,提前辭去軍職,出任政府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同年10月,創立新希望黨並任該黨主席,1992年至1996年,先後擔任內政部長兼勞工和社會福利部長、副總理、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等職。1996年,新希望黨在大選中獲勝,出任泰國總理。差瓦立長期以來為發展中泰友好關係發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曾多次訪華。2009年,加入他信的為泰黨。

14、他信·西那瓦,中文名邱達新,泰國首富,紅衫軍精神領袖,是第四代泰國華裔,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2001年2月,他信當選為泰國總理,他信成為泰國史上首位任滿四年任期的總理,2006年9月,以泰國王室為後盾的泰國軍方發動政變,他信被迫下臺,至今流亡海外。他信的曾祖父約在1870年代,從廣東來到泰國東部尖竹汶府經商,祖父移居清邁,經商致富後從政。 2005年7月,他信以泰國總理的身份,正式訪問了廣東梅州和潮州。

15、沙馬·順達衛,泰國李姓華裔後代, 1935年生於曼谷,泰國華人稱其為“李沙馬”(不知為何寫到此想起《英雄本色》裡的馬克李)。他作風強悍,非常善辯,素有泰國政壇“鐵嘴”之稱。 1963年年畢業於泰國法政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1968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會計和商業管理學畢業證書。回國後,沙馬曾任泰文報紙《沙炎叻報》專欄作家和幾家泰國公司的會計、經理和曼谷市市政委員等職。身為他信的親信,2008年任泰國總理,參加了北京奧運會。

16、阿披實·維乍集瓦,祖先是從越南移民到泰國的袁姓華裔。他1964年8月生於英國中部城市紐卡斯爾,並在英國接受教育,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1990年,阿披實返回泰國,兩年後步入政界,成為泰國下議院民主黨議員。2005年2月,阿披實當選為泰國民主黨主席,成為民主黨歷史上最年輕的主席。2008年12月,民主黨主席阿披實在國會下議院舉行的總理選舉中以235票當選泰國新總理,成為泰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理。2009年6月,阿披實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阿披實擅長演講,喜歡體育運動,尤其是足球。阿披實相貌英俊,是不少泰國人,尤其是女性心目中的偶像。阿披實的妻子是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一名教師。他們育有一兒一女。 2010年4月7日,反政府“紅衫軍”示威民眾向泰國國會發起了衝擊,5月11日晚阿披實在曼谷明確表示拒絕“紅衫軍”提出的條件,同時要求“紅衫軍”示威者必須於5月12日結束集會撤離集會場地。5月17日,爆發大規模流血衝突。2011年7月泰國大選,反對黨為泰黨獲勝,看守政府總理阿披實宣佈承認選舉失利,並向為泰黨和為泰黨總理候選人英拉·西那瓦表示祝賀。

17、英拉·西那瓦,祖籍廣東梅州,客家人後裔,中文名邱仁樂,1967年出生於泰國北部清邁府,比他信小18歲。早年先後在泰國清邁大學和美國肯塔基州立大學取得政治學學士和政治學碩士學位。學成歸國後,英拉先後擔任隸屬於西那瓦家族企業的AIS電信公司總裁和一家房地產公司執行總裁。2011年8月,作為泰國為泰黨總理候選人在第24屆國會下議院會議上當選為泰國總理,成為泰國曆史上首位女總理。8月8日,接受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諭令,正式出任泰王國總理。2013年6月,泰國總理英拉兼任泰國國防部長一職,由此成為泰國曆史上首位女國防部長。2014年,泰國陸軍司令巴育發動軍事政變,英拉遭彈劾下臺。2017年,英拉離開泰國,前往迪拜,2018年,獲得英國長期居住簽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