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是最可爱可敬的人。我们就想为他们做些什么,贡献一份力量。”长治雨花斋二部公益组织代表解丹琴对山西晚报记者说道。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4月2日上午11点30分,最后一桶馒头被装上了后备箱,前往沁源的车队即将出发。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那些在车辆后备箱中由于路途颠簸而叮咚作响的铁桶中,装的都是雨花斋志愿者连夜亲手制作烹饪的包子,还有蒸腾着热气的黑米粥。旁边叠放整齐的纸盒内是为前线战士们准备的榨菜与蛋糕,以及被反复清洗过的新鲜黄瓜。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然而这万余份热腾腾的饭是她们花了四天连夜赶制好的。没有人会知晓这些承载着爱与祝愿的“热包子”个个都包裹着一群人的不眠之夜。

“这场公益活动有的都彼此不认识,有的人连姓名都不知道。”

4月1日晚上10点,当面粉等食材被提进长治雨花斋二部时,沉静被喧嚣取代,狭小的空间里遍布着匆忙的身影,应援声此起彼伏,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撩起袖子站在桌旁,全神贯注地投入了这场“彻夜的奋斗”。直至次日上午9点,门外依旧有志愿者陆续赶来,想搭把手献份力。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热粥,熟包子,熟鸡蛋从厨房中依次送出,被有序地安放在保温桶内,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年轻的,年老的,凡是站在长治雨花斋二部这篇屋檐下的人们,都恨不得使出浑身气力。这是一场无声无息的“马拉松”,所有人都在奋力比拼,所有人都在呐喊。只与自己比,只喊给自己听。没有终点,只有胜利。“这已经是雨花斋公益援助的第二年了”。长治雨花斋二部是由长治解丹琴等4位女士筹资创办的免费素食餐厅,专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学生提供免费就餐服务。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解丹琴头倚在车窗玻璃上,看着窗外疾速越过的风景,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车程并不是一路顺畅,曲折崎岖的公路,数百里的全程,所有人都是拖着疲惫的身躯上路,坚持的都是那一份信念——前方的消防战士还饿着,那些食物一定要送到他们手中。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同行的还有天龙救援队,六野俱乐部,他们同雨花斋二部一起凝聚成这场公益的核心。

食物从沁源的三线救援开始一路卸下,送至到最前线,一共支援了5处,为身处前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消防战士们送出去最热腾的包子,呈现他们最热血的心。接过食物的消防战士伸出了沾满泥土的手紧紧握住解丹琴的双手,坚定有力地撼动着,以表述内心衷心的感谢。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支援结束,天色已经慢慢暗淡,夜幕即将来临,后备箱的空旷为那日的行动落下最后的帷幕。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战士们终于吃上了我们亲手做的东西。车缓缓开出沁源,道路两旁不断有车流,人流穿过,而前线的战士们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车上寂静一片,没有人说话,只是静静地望向窗外,沉重的呼吸声宣泄着每一个人的疲惫。

“公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捐钱送东西吃就可以了,而是一种循序渐进,慢慢来的过程,它不容懈怠,不应该有抱怨。” “它是一种信仰,献给前方的消防战士们,他们是值得的”

长治雨花斋二部四天连夜赶制万余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往沁源森林灾区

天龙救援队队员常胡亮说道。

山西晚报记者张文举实习记者谢琬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