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第二個李世民,幸好肅宗有妙招,否則成第二個李淵,太子更慘

李唐王朝建國之初的玄武門之變,其實充滿了偶然性,其根本原因是秦王勢力太過龐大,威脅到太子的地位,而李世民為何的勢力,不都是自己真刀真槍的拼出來的嘛,虎牢關下力戰竇建德,千里追擊亂世英豪劉黑闥,這李唐的江山的功勞簿上,一多半寫著李世民的名字。李世民能耐大,李淵也不可能雪藏起來,李建成雖然也非等閒之輩,但那是個普通人比,跟李世民比起來,李建成的成色就不夠看了。

唐朝第二個李世民,幸好肅宗有妙招,否則成第二個李淵,太子更慘

眼看李世民的戰功越攢越多,李淵一方面心裡樂開了花,自己有個這麼能幹的兒子,當爹的如何能不高興,可是一想到太子李建成,李淵也是百感交集。李世民不僅有能力,也有野心,他不可能讓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太子李建成,即便他答應,他手下的功臣集團也不答應。功臣集團擁戴李世民,文官集團擁護李建成,兩大勢力必然要一決雌雄。反觀李淵,似乎對局勢失去了掌控,於是就釀成了玄武門慘案,自己也成了無實權的太上皇。

唐朝第二個李世民,幸好肅宗有妙招,否則成第二個李淵,太子更慘

像李世民和李建成這樣的鬥爭情況,多見於開國之初,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打江山是不分親屬彼此的,能者多勞,所以這期間就可能發生有能力的兒子軍功遠勝過太子的情況。舉個比恰當的例子,朱元璋的江山其實也有子女的功勞,朱棣在建國戰爭中屢立奇功,但太子並不是他,而是他的大哥朱標,當然朱標也有軍功,不比朱棣小,但是如果朱棣的軍功遠勝過朱標,以朱棣的脾氣還能心平氣和的讓給朱標嗎?憑能力打江山,卻要憑血統坐江山,這種矛盾是沒法調和的,但也有做的比較好的。

唐朝第二個李世民,幸好肅宗有妙招,否則成第二個李淵,太子更慘

唐朝中期就險些出現第二個李世民,他便是唐肅宗李亨的三皇子李倓。我們知道安史之亂一棒子把唐朝給打翻在地,李唐廢了好大勁才緩過勁來。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李隆基躲了起來,收拾亂局則是太子李亨。但李亨也不能獨自完成這項壯舉,其中李倓在平亂過程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李亨靈武登基就是李倓的主意,之後李倓有四處平叛,那架勢跟唐初的李世民簡直一模一樣,但李倓也遇上了李世民的尷尬,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卻要拱手讓給太子哥哥。

唐朝第二個李世民,幸好肅宗有妙招,否則成第二個李淵,太子更慘

李倓是老三,太子是嫡長子李豫,這下就讓李亨犯難了。不過李家人也不能兩次跌進同一個溝裡,李亨是聰敏的,他很早就看出了端倪,他依舊讓李倓建功立業,但同時也把太子李豫推到了前臺,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如此一來平亂中每一場勝利,都得給李豫記上一功。李豫的功勞越攢越多,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力量均衡下,李豫登基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了。但是李亨始終沒有李倓放下戒心,李倓有能力也有野心,可惜他得罪了兩個人,他們便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李輔國和張良娣,兩人設計誣陷李倓,李亨腦子一糊塗就賜死了李倓,這裡頭是否可以懷疑李亨是借刀殺人,還是值得商榷的,從動機上看,若是等到李倓做大,李亨很可能成為第二個李淵,而太子李豫的下場就更慘了,可最終這場危機隨著李倓的死而化為泡影,是幸運還是不幸,留給後人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