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詞館家 傳奇陳家院

四世词馆家 传奇陈家院

陳家大院東門 白鵬 攝

明清歸德府天下聞名,不僅因其北接齊魯、南據江淮、西扼中原、東臨沿海的戰略地位,還主要在於其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明清之際,歸德商丘“八大家七大戶”名震中州。“沈宋侯,葉餘劉,高楊兩家在後頭”的“八大家”民謠婦孺皆知,“東陳西宋,南柴北孟,穆、蔡、胡”的“七大戶”傳說也在地方有著廣泛影響。

歸德古城清代“七大戶”之首的陳家,既是官宦之家,又是財富大戶。商丘陳家被稱為“一門五翰林,四代詞館家”(所謂詞館,即翰林院的雅稱)。陳家大院,經歷了“四世詞館翰林家”的榮辱興衰,也見證了“從桃花扇到袁世凱”商丘陳家的一段傳奇。

民國年間,陳宗石的九世孫陳晏生相繼興辦晏生小學、晏生中學,成為商丘陳家大院的一段佳話。陳晏生一生的句號劃在陳家大院的北門樓下,路對面不遠處就是他最愛的“晏生小學”的舊址……

歷經三百餘年滄桑,“四世詞館家、傳奇陳家院”已成過眼煙雲,陳家的故事仍然在商丘古城內外傳唱、迴響。

落戶商丘,開啟“四世詞館”翰林家。

“陳家大院”,即商丘古城的陳氏四合院建築群,原為明末文豪侯方域的門婿、清初詩人陳宗石及其後人的府邸。

商丘陳氏之祖起於陳於廷之孫陳宗石。陳宗石生於明思宗殉國之年崇禎十七年(1644年),祖籍江蘇宜興,其家學深厚。祖父陳於廷是明萬曆年進士,官至左都御史。父陳貞慧與冒闢疆、方以智、侯方域並稱為“明末四公子”。

陳家與侯家世家通好。陳貞慧之父陳於廷與侯方域之父侯恂同為東林黨人,陳貞慧與侯方域同為復社成員。1646年,侯方域和陳貞慧定下兒女之親。

明末,宜興陳家家道中落。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陳貞慧去世。第二年,年僅十四歲的陳宗石來到歸德府侯家認親。此時侯方域已去世三年。侯夫人常氏沒有嫌棄落迫中的陳宗石,賙濟他與女兒完婚,並將侯府的東園(今陳家大院北院)作為陪嫁相送。自此,宜興陳氏在商丘落根,陳宗石為一世祖。

歸德商丘清代“七大戶”之首的陳家,既是官宦之家,又是財富大戶。商丘陳氏祖籍江蘇宜興西北十八里高塍鎮西三里的亳村,為宜興八大姓之一,在素有“教授之鄉”的宜興,陳家可謂是詩禮傳家,名門望族。自明萬曆至清咸豐年間(1573-1851)計出:狀元一人、進士四人、解元一人、舉人多人、貢生數十人、武秩散職87人。其中有宣威將軍一人,最顯赫者為明末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陳於廷。

自一世祖陳宗石落戶商丘開始,陳氏在商丘歷經360餘年的繁衍生息,現已傳至12代,可以說枝繁葉茂,人才濟濟。陳宗石的兩個兒子陳履中、陳履平均為御史。陳氏從二世履中、履平“兄弟御史”起進入輝煌時期。孫子陳濂,曾孫陳杲、陳崇本,玄孫陳焯,來孫陳壇。“一門五翰林,四代詞館家”,名噪一時。

縱觀陳氏,自一世陳宗石官至戶部主事傳至第七世陳實銘為清末拔貢做到山東臨朐縣令,共出舉人和太學生12人,進士8人,其中入翰林5人,巡撫1人,國子監祭酒1人,監察御史2人,道監察御史2人,知府3人,知縣8人。這樣一至七世不過60餘人的家族就出大小官員30餘人,可謂是:名門俊秀、人才輩出,“四世詞館”翰林家。

陳家大院,明清歸德古城的歷史見證。

現在我們看到的陳家大院為陳氏第八代陳忠泰的父親陳文鑑經營多年置辦的新宅,佔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現有建築12個院落,196間房屋,距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

陳家大院以四合院為主,院院相連,分佈規整,體現了專制社會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的社會規範,現存宅院大門、中院、東西院、東跨院等建築,均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前出後包,青磚灰瓦,古色古香,顯示了中原地區四合院建築深邃幽靜、典雅別緻的藝術魅力,也是研究豫東建築史和陳宗石生平的重要歷史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藝術、科學和歷史價值。陳氏家族詩書傳家,世代為官,亦為當時城內富戶之首。其宅院建築群始建於明末清初,規模較大,整座陳家大院全盛時共有房屋33座200餘間,佔地1萬餘平方米。商丘陳氏家族人丁興旺,至清中後期為止,大部分建築仍為陳家所有,至清末、民國時期家族逐漸衰敗,房屋逐漸分割轉讓他人。

從其格局就體現出上尊下卑、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封建意識。說起陳忠泰商丘人並不熟悉,但古城人提起陳家都知道“陳半語”,相傳陳家富甲商丘,由於陳忠泰說話語焉不詳,人送外號“陳半語”。傳說他上街買東西,見到啥想拿就拿,拿了直管走,後面管家跟著算賬。陳家富裕到什麼程度,在2015年10月29日修繕時挖出的八十多錠大小元寶就可見一斑。據說陳家掛過“雙千頃”牌,傳說郭村集大戶劉家為明王朝後裔朱姓,因清初避難於郭村集,改姓劉隱居於此。其後人劉文楚去世後,家人將金銀財寶變賣置田二千頃,後怕清廷查實引起注意,遂將田地賣掉,後來為了落實雙千頃的事,地方政府便將“雙千頃”的美譽按在了當時富甲一方的陳家。陳軫肅老先生說:“其實陳家興盛時實有地七十頃,另有當地、各子地(有資本無產權)三十頃,共計百頃而已。”陳半語兩個兒子一分為二,我們現在看到的陳家大院的兩個東大門和兩個北大門,就是陳半語的兩個兒子陳志肅和陳海肅分家後的格局。陳忠泰的大兒子陳志肅,字道生,取自《論語》:“志於道,據於德……”就是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二兒子陳海肅,字晏生,取自唐·薛逢《九日曲池遊眺》:“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與唐·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比喻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如此寄厚望於後代的陳氏先公,多麼希望兒孫能夠志向高遠,為國家昌盛作出貢獻。

陳氏家族和“桃花扇”素有淵源。陳宗石的岳父便是桃花扇的主人、“歸德才子”侯方域。桃花扇在李香君活著時,一直在李香君之手,李香君死後,就給了侯方域的女兒。侯方域死過三年之後,他的門婿陳宗石已長到14歲,在他哥哥陳維崧的帶領下,由宜興來歸德府投親,侯方域的常氏夫人收留了他,並請了侯方域的好友徐鄰唐為師。後來陳宗石中了進士,做了京官,就在侯府東園入贅了,侯家小姐就把這把桃花扇帶到了陳家,便成了陳家的傳家寶。陳宗石兩個兒子:陳履中和陳履平,兄弟雙御史,後來陳家連續四代出了五個翰林,這在河南省獨此一家。

民國初年,桃花扇在北京露面,張伯駒見到了這把桃花扇。張伯駒與張學良、袁寒雲、溥西園被譽為民國初年“四大公子”。張伯駒是袁世凱的表侄,袁世凱又是陳家的外甥。袁世凱的二祖母即袁甲三的夫人,就是陳宗石的五世孫女。袁世凱小時候曾在歸德府陳家院居住,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張伯駒小時候曾在歸德府城讀書。從上古直至近現代,中華民族歷史上發生的很多鮮活的歷史、重大事件,幾乎跟商丘都有聯繫,所以商丘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家大院解放前成為陳忠泰的房子。小隅首東二街路南是陳忠泰一家及他家僕人住的院,有大大小小20多個套院。陳忠泰的兩兒兩女、賬房先生、廚師傭人依據身份不同,各有不同的院落和房間。東馬道原有3個大門,北邊小隅首東街有3個後門。陳家院是一個方正的四合院,整個陳家院,院院相連,大門一關外人根本進不來也出不去。

建國後,陳氏四合院被收歸國有,由原商丘縣政府下屬的房產處負責保護和管理,一部分房屋租給個人居住。2014年10月,陳家大院開始修復,目前已修復完成並對外開放。

陳氏老宅,傳奇“煙雨樓”與“天官第”祠堂。

陳家大院北臨廉字街(現為小隅首東二街),北側原陳家大院自東馬道北二街(孝字街)西至鳳池街,北至劉隅首東二街,這一四整街的區域就是當年侯氏東院作為陪嫁的最初陳氏宅院。

小隅首東二街路北是陳家族人住的院落,與現在的陳家大院而言,可稱為“陳氏老宅”,原來比南院規模還要大。陳氏老宅中有陳家樓、煙雨樓、陳家花園,還有懸掛“天官第”大匾的祠堂、供神的堂樓等。

陳氏老宅是一處三跨四進的四合院式建築群,左右分明,前後有序,佈局嚴謹。這裡在規劃前曾是原商丘縣電業局的倉庫,在這片空曠的場地北側依然矗立著一座面闊五間前出後包的兩層樓,俗稱“女兒樓”,也稱“轉圈樓”,還叫“煙雨樓”。煙雨樓,名稱來自侯方域在《金陵題畫扇》中有“煙雨惜繁華,吹簫夜不歇”的詩句,據說這棟樓是陳氏第七世陳實銘建的。陳實銘,字葆生,號踽公,詩人,清末拔貢,做過山東費縣和臨朐縣知縣。陳實銘在陳氏後人中是一位才華橫溢、放蕩不羈充滿豪氣的文人,他大高個白淨很帥氣,愛作詩寫字,是當時陳氏家族中最具風采的男士。他建成煙雨樓後便在周圍建一道厚厚的圍牆,上面可行人,猶如城牆,東南角臺階上有一亭子,站在上面可以瀏覽城外風光,擴大視野,抒發情感。名曰“煙雨樓”,充滿了這位詩人對侯方域與李香君纏綿愛情的讚美和紀念之情。

在煙雨樓的前面左側便是陳氏宗祠的位置,原祠堂正門上懸掛著“天官第”大匾,作為追祭先祖的祠堂,陳宗石作為入贅商丘另樹一支,當然要從祖父陳於廷祭起。陳於廷,字孟諤,宜興人,萬曆二十三年(1595)進士。初任光山、唐山縣令後徵授御史,累官至戶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左都御史贈太子少保。所以,便以祖父官職立匾“天官第”,以示後世子孫立足商丘不忘先祖。前面所說的乾隆帝御筆賜書的“福”字匾和陳宗石為子孫樹立的“忍”字碑,就懸掛和立在祠堂中。祠堂前面就是陳氏老宅臨街的一號大門,門兩側原有一米多高的雕花石鼓形門當,顯示出大戶門庭的不同尋常。

一號大門西不遠便是掛有“兄弟御史”匾的二號大門,這應是陳氏老宅“一宅三院”的正門。西側三號門內左則二進門一雕刻彩畫垂花門,裡面的正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

晏生辦學,民國年間陳家大院的一段佳話。

民國年間,陳宗石的九世孫、陳忠泰二兒子陳晏生相繼興辦晏生小學、晏生中學,成為商丘古城陳家大院的一段佳話。

陳晏生和夫人範潔庭的所生育的三男四女七個子女目前都健在。今年3月,陳晏生的長女陳育華(現居上海)、長子陳育果(現居南京)、三兒子陳育象(現居河北魏縣),陳晏生長兄陳道生的的兩個女兒陳蕙蘭、陳育萍(現居商丘)及親屬十餘人,專門回到商丘古城陳家大院祭祖,追憶先人。

商丘陳家歷經三百年滄桑,後人用三句話總結陳家:“一無貪官,二無惡霸,三無漢奸。”

現在的陳家大院路北,隔街相望的原商丘市第二實驗小學至西側廣場北二街原為陳忠泰(俗稱陳半語)的家祠所在,陳氏“四代翰林”的後代有幾戶就住在此處,後來辦的“晏生小學”就在這裡。

民國21年(1932年)陳晏生以臨街門面房收入出資在這裡創辦六年制私立晏生小學,商丘專員兼縣長朱玖瑩任董事長,陳晏生自任校長。以每月比公立學校高出5元的工資聘請教師,教學質量較高在全縣會考中名列第一。晏生小學後來成為商丘縣實驗小學、商丘市第二實驗小學。後隨著學校規模擴大,陳晏生於1936年以20頃地的收入又創辦“晏生中學”,並設有女生班,從保定、洛陽、新鄭以20塊大洋的高薪聘請老師。陳晏生的夫人範潔庭,河北魏縣人,大名河北省立第五女子師範畢業的高材生,原來就是陳晏生聘請的體育教師兼藝術教師。

陳晏生還積極參與商丘“粹英中學”的籌建,還於1935年參與創建“歸德中學”。陳晏生熱衷於公益事業,在辦學的同時遇有災荒之年還要捐錢捐物,賑濟災民,多次受到當地政府表彰。另外,他還出一萬元大洋修建東關大橋(原稱“晏生橋”),還應商丘專員兼縣長朱玖瑩之遙出資興建北關“聞鶯橋”。

1947年,隨著全國解放戰爭的推進,為了躲避戰亂,陳海肅攜妻兒遷居南京、上海。1951年作為逃亡地主被判刑10年勞動改造,減刑1年9年後回到上海,此時的上海的家中已是人去樓空。他的太太範潔亭已帶著孩子到孃家河北魏縣居住。等他匆匆趕到河北時,迎接他的是一紙離婚聲明的報紙,這也許是在當時政治壓力下,作為三男四女的母親為孩子前途著想而採取的無奈之舉。

飽經生活坎坷的陳晏生只有到安徽亳州城南的十九里投靠二姐家暫住,以給人當飼養員,後又出攤替人寫信為生。1982年商丘縣縣誌辦請他回來參與編纂縣誌。1984年他提出要自住房居住,看到沒希望又回到亳州。

1988年再次回商丘,因當時陳家大院住房十分緊張,他便住在陳家大院東面的一號大門,即東側的北門樓下,於8月份在這裡孤獨的去世。在他剛去世便從亳州十九里寄來一封表揚信,原來,老人把子女每月寄來的50元錢抽出一些共1715元捐助給當地十九里小學。據陳晏生的小兒子陳育象回憶,這封大紅紙表揚信一直伴隨著陳晏生的骨灰盒,直到夫人範潔庭1994年去世後,二人合葬於河北魏縣。

鍾愛教育、熱心公益,是陳晏生一生不變的信條,陳晏生的七個子女沒按家譜取名,名字中間均用教育的“育”字取名。

陳晏生老人,在經歷了失去家庭、孤單無助的情況下艱難的度過餘生。他一生的句號劃在陳家大院的北門樓下,路對面不遠處就是他最愛的“晏生小學”的舊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