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人生的選擇

向死而生——人生的選擇

向死而生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但是,我同樣想說,不知死,何以生?

生而為人,固有一死,儘管我們並不經常地談論,但生與死始終是無法避開的一個話題。中國自古以來的各類迷信的思想似乎總將死亡視為最大的不幸與忌諱。就像魯迅說的,當孩子降生時,一個道賀者若說孩子將大富大貴,其父母會興高采烈,若說孩子將來會死,必遭臭罵。但是若就實際而言,前者只是一種可能,而後者卻是必然的事實。人們為何重虛無的猜測而不重事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怕死。人們總也將死亡擺在自己的對立面,不願去面對,常常持迴避的態度。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雖然並不是所有人共同的想法,但也表明了一種對生與死的看法與態度,即寧願苟且偷生,也不敢直視死亡,不願去思考死之意義。然而,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常態,作為生理上必然的消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正如卓別林那句“著什麼急?早晚會死的。”看似調侃而輕鬆,實則卻是看透了人生的有限,豁達面對生死。

再來看“向死而生”這個詞,相信大家其實都不陌生,雖然它的出現頻率比不上爛大街的網絡詞彙,但也絕不算低,無論是在上上上週的晨會國旗下講話,還是在同學們大大小小的作文裡,甚至在QQ簽名裡,人們似乎總愛提上一句向死而生來拔高一下自己的文學素養。這個詞看起來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樣近乎於粗暴的簡單而直白,但是瞭解過後,我發現這個詞實際上是很有趣的。它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1927年出版的《存在與時間》中提出的一個哲學概念,在書中海德格爾用理性的推理詳細的討論了死的概念,他將死和亡區分成兩種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個過程,就好比人從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邊緣,我們過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鐘,都是走向死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過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個人生理意義上真正的消亡,是一個人走向死的過程的結束。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是海德格爾死亡本體論的關鍵點。海德格爾指出,人只要還沒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這個存在者的一生貫穿著走向死的整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先於亡故的存在形式。在這個向死的過程中,人能真實地感受到自我的強烈存在感,自己在這個向死的過程中“在場”。所以,死的過程與亡的結果相比較,這個向死的過程更本真,更真實。故而,對於“向死而生”,他給出的定義“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

向死而生——人生的選擇

這樣的一種倒計時法,讓我們與死亡這一人生的終點對視,一次次的提醒著我們生命的有限,規定了生命的長度,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去追求它的深度或而寬度,去追求一種精神上與內涵上的延續,以有限的生命去擁抱無盡的宇宙與一和萬有的世界。王開嶺說,福樓拜一句雲淡風輕的“按時看日出”給他以顫慄般的觸動,久久想象與揣摩那樣動人的情景,他說“透過那橘色晨曦,我觸摸到了一副優美的剪影:一個人在給自己的生命舉行升旗。”同樣,我覺得,向死而生何嘗不是一場靈魂於自我生命的審視,何嘗不是一個人與自己生命的相遇。

“要是一個人學會了思想,不管他思考的對象是什麼,他總是在想著自己的死。”托爾斯泰的這句話初讀時有些茫茫然而不知所云,但將這句話放在舌尖咀嚼,終有一瞬如醍醐灌頂般在心尖上留下地震般的顫動,質樸的語言揭開了“理解死亡”與“醒悟人生”之間的通道秘密。將我們的靈魂置於死之界面上,俯瞰生命全景和浮世萬象,從終極角度來檢索,省察人生,以死為尺來測量各種價值和輕重得失,用直面死的勇氣來填充生存一直的虛弱……向死,而生,道盡人世間的大智慧。

向死而生——人生的選擇

如若不能理解,那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假設,設想你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瀕死者,從醫生手中領過了診斷書,像預感的那樣,時日已剩無幾。你心情沉重但平靜地謝過醫生。雖然家很遠,但你決定用腳走回去。路,突然很陌生,一步一步,你走得很慢,又很用力,你感到累極了,於是,你在每日都會路過但卻從不曾駐足的長凳上坐下,靜靜地看著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你睡著了……又不知過了多久,你醒了,陽光微醺,空氣裡是泥土混著青草的芬芳,帶著一絲絲的甜,目光所及的每一樣事物都是那麼的親切可愛,多好啊,你微微合上眼,開始遐想風風雨雨磕磕絆絆的幾十年,具體或抽象、清晰或模糊的一幕幕、一歷歷——

想起童年夏夜裡的繁密星空,想起作文本上稚嫩的夢想,想起揭榜前的緊張和填志願的激動,林蔭場上的揮汗如雨,想起畢業前《友誼天長地久》的手風琴,還有同學錄上“願世界和平”的大言不慚……

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不知為何就有些溼潤,繼續往下想,畫面開始變得支離破碎,甚至難以拼湊,因瞻前顧後而背叛的初衷, ,因害怕落敗而放棄的衝動,因圓滑世故而塗改的個性,因貪圖庸惠而委屈的人格……你發現竟把自己給弄丟了(就像考試時將作文寫跑了題那樣)……你不再是原來的你了。倘若有來世,又會怎麼樣呢?

許多次的岔路口,你一定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總之,你不會再委屈有限的生命,你要做回一個真是的不折不扣的自己。

你驀的一驚,奇蹟出現了,你確認剛才不過乃一假設,你活著,活得好好的,健健康康,又不算老,還有無數未來的光陰。在死亡的邊緣走完一遭的劫後餘生的慶幸與達觀令你如獲新生。

確實,向死給我們提供了那樣的一種難得的人生體悟,許多之前看似天大的無助與睏乏在死亡面前顯得微不足道,站在更高更為遼闊與博大的視角上去看平日中的瑣碎更似茫茫海洋中那一朵甚至無法辨認出的小浪花。

向死而生,帶著更廣博與遼闊的自我去生活與抉擇。

以我現今之閱歷,談生死尚顯淺陋,沒有那樣的閱歷與積澱,終止停留在紙上談兵罷了,但雖不能至,終心嚮往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