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西梅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車釐子麼?

提起智利,可能更多的人想到得會是車釐子,也就是大櫻桃。的確,智利車釐子在中國,乃至全球,已經成為了他們國家的一張名片。

但是,智利水果並不僅僅只有車釐子,智利人也更不會僅僅滿足車釐子這麼一個水果單品。

這些年,除了智利的車釐子外,智利又推出了另外一種水果——智利西梅。

智利西梅,又叫西梅、歐洲李、法國黑棗等名字。實際上,智利西梅並不是什麼梅,而的的確確是李子的一個種類,叫它歐洲李更符合它的身份。它起源於法國西南部,在美國、我國新疆等地區都有栽培。

智利西梅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車釐子麼?

只不過,近年來,智利西梅產業的發展比較迅速,從而讓很多人記住了智利西梅這個名字。

這裡要說一句,智利西梅不是什麼新培育出來的水果品種。以前就有很多了。只不過以前西梅大多數都加工成果脯類的食品。近些年來,才開拓鮮果市場。

對於我國消費者來說,智利兩個字就是一個“硬品牌!”智利車釐子,已經在我國家喻戶曉,甚至很多消費者只知道智利車釐子,而不知道我國大櫻桃。

可見“智利”二字,對我國消費者的選擇導向有多麼大的影響!

智利是一個南半球國家,在對我國水果反季節出口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智利西梅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車釐子麼?

果樹圈子拍攝

西梅,這一李子的品種,在我國種植規模和產量都還不算大。智利,近年來把握機會,希望能像車釐子那樣,把智利西梅也推廣到中國市場。

2016年的時候,智利跟中國談判成功,智利西梅被允許以簡單處理、加工後的“自然狀態”進入中國市場。

本來想趁著機會,大幹一場的智利西梅。在進入中國後的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的順利。

目前,智利西梅的銷量在中國並不像車釐子那樣火爆,遠遠沒有達到智利人的目標。

綜合原因,一是智利西梅的產銷季節並不像車釐子那樣正好是春節左右上市,市場上對水果的需求量並沒有車釐子那麼大。

二是,智利西梅說白了,也就是李子的一種。吃起來帶著很濃的李子味道。車釐子,也就是大櫻桃,可能很多中國人沒有吃過,不知道什麼味道。別人說是車釐子,就當成了車釐子。但桃李杏可是中國的傳統水果,大多數人都吃過。

所以,雖然智利西梅的外表跟李子不一樣,但吃起來還是李子味。

並不是改個名字就能“忽悠”那麼多消費者了!至少價格上,智利西梅很難再賣到車釐子那樣的價格。

智利西梅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車釐子麼?

這也讓筆者想到了前幾年的黑布林。有人叫黑布朗、黑李子、黑布李等等名字。但是,炒來炒去,也沒炒出來一個“車釐子”。

像李子類,很多人都吃過的水果,想換個品種就賣高端、收品牌費,是很有難度的。

因此,雖然智利人對智利西梅在中國未來的銷量充滿了信心,但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評判這件事,智利西梅的風味和口感目前估計很難撐起像“車釐子”那樣的市場!

不是說智利西梅不好吃,只是它的風味已經被很多中國消費者以很便宜的價格“吃過”!

與其說智利西梅將成為下了一個智利的車釐子,筆者覺得智利的藍莓要比西梅更靠譜一些!

至少藍莓是個真真正正的第三代水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