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中国历史悠久,名臣武将如云,而那些彪炳史册的武将们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区域团结,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汉朝之卫青、唐朝李靖、明朝之戚继光等,但有一位明朝大将,他的知名度很弱,甚至历史课本上都少有记载,但此人的战绩却撼动了东亚,有韩国官员称:此人是他的祖先。这位明朝大将名叫陈璘。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约在2014年冬天,一个韩国团队来到广东韶关翁源县,在明朝大将陈璘的雕像前鞠躬祭奠,引来了当地父老乡亲们的关注,领队的人名叫陈邦直,是一名韩国官员,此人曾担任韩国民主平和咨问会议事务处江原道担当官。陈邦直已经80多岁,他直言,陈璘是他的祖先。那这个陈璘,到底有何来头?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明朝中后期,人们只知道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其实陈璘最早就是俞大猷的手下,陈璘出生于明朝嘉靖时期,他从小就臂力过人,喜欢兵书,父亲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于是请老师教他习武。19岁时,陈璘告别父老,参军入伍。当时名将俞大猷奉旨到广东剿匪,年轻的陈璘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破有韬略,得到俞大猷的重视。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当时潮州的土匪张琏非常猖獗,时常和倭寇勾结,贻害百姓。两广总督张臬屡次出兵征剿,都失败而终。没想到陈璘初生牛犊,自告奋勇孤身一人前去劝降,面临张琏的威逼利诱,陈璘竟然说服张琏投降,不费一兵一卒取胜,让俞大猷等名将赞叹不已。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此后,广东境内的土匪几乎被陈璘全部灭掉,陈璘被举荐为高州参将,一直在南方为将,在抗倭方面也有大功。陈璘50岁时,日本在丰臣秀吉的带领下大肆扩张,不仅大肆侵犯中国边境,朝鲜半岛更是成为他们的刀俎鱼肉。万历皇帝决定出兵援助,调陈璘北上,陈璘作为先锋,带5000人进入半岛。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后来战争扩大,陈璘被任命为御倭总兵官,带领一百多艘战船抵抗倭寇,在朝鲜半岛,中国和半岛的士兵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倭篇章。随后,丰臣秀吉因病去世,倭寇们群龙无首,开始撤退,陈璘冷静应对,在倭寇撤退的海域打了十多场伏击战,导致倭寇损失战船800多艘,杀死2万多名倭寇,并且俘虏了2000多人,堪称大胜,但陈璘的部下也损失惨重。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然后,陈璘又率领朝鲜士兵,把朝鲜境内的倭寇清理干净,这场战争旷日持久,最终取得胜利,朝鲜国王对陈璘等人感激涕零,称天朝永远是朝鲜父母。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陈璘回国后,又陆续平定湖北等地的叛乱,被万历封为太子太保,陈姓一族当时也威风一时。陈璘于65岁时病逝,万历皇帝钦赐挽联:

上联为: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

下联为: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陈璘死后,陈姓家族逐渐没落,随后明朝灭亡,陈璘的孙子陈泳溸得到李自成、吴三桂等多方拉拢,不愿为他们效力,乘船东南渡,来到朝鲜。因为是陈璘的子孙,朝鲜王对他们展现了极其崇高的爱戴,赏赐了大量的金银和封地。而文中提到的陈邦直,就是陈泳溸的后裔。所以陈邦直说陈璘是他的祖先,没毛病!广东云浮目前仍有大量陈氏宗亲。

明朝名将,在国内不出名,曾打走日本,影响东亚,韩国要感谢他

​关于陈璘,《明史》评价他:有谋略,善将兵,他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但却在有生之年,影响了东亚的格局,维护了区域的稳定,这样的人物,值得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