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僅僅只有二十萬大軍的安祿山,敢在大唐最繁盛的時候造反?

安祿山的造反並不是因為自大,也不是自己想不開,而是因為被逼而反!

導致安祿山造反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將入相”和“節度使”的原因,正是因為這種體制的逼迫下安祿山不得不反,這就是安史之亂的前車之鑑,後來唐朝未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取消了這種模式。

為什麼僅僅只有二十萬大軍的安祿山,敢在大唐最繁盛的時候造反?

出將入相有兩層意思

一、能文能武的人才,並不是單純的說誰武學方面厲害,文學方面厲害,而是既有著統帥大軍的能力,又有著治國安邦的計謀。

二、在唐朝以前很多有著卓越軍功的人被提升為宰相,比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曹操等。

為什麼僅僅只有二十萬大軍的安祿山,敢在大唐最繁盛的時候造反?

歷史上開元二十二年在唐朝最為強勢的時期出現了一個大臣,但是這個宰相併不是很光彩的,在我們的史書中記載的是李林甫是一個奸臣,口蜜腹劍就是在說他,但是其實李林甫還是很有能力的一個人。

因為出將入相影響到了李林甫的地位,於是他便慫恿玄宗說胡人會打仗,但是計謀太少,與自己競爭宰相是不夠格的,所以玄宗就重用了很多的胡人,其中就包含了安祿山。但是他們都沒有辦法與李林甫爭奪宰相的位置。

為什麼僅僅只有二十萬大軍的安祿山,敢在大唐最繁盛的時候造反?

李林甫雖然為人狡猾,但是能力是確實強的,安祿山是一個看得懂局勢的人,他明白李林甫就是自己的保護傘,而安祿山也在某種程度上壓制著李林甫,還有一位楊國忠他們三人形成了三角關係。

我們都知道楊國忠是因為楊貴妃才得勢,但是這也是玄宗的安排,他給楊國忠權勢,就是為了讓他去抗衡李林甫,因為這樣使得安祿山與楊國忠兩人合作起來一步步將李林甫拉下了水。後來沒有李林甫以後,這個三角關係就被打破了,安祿山與楊國忠的同盟也就解散了。

為什麼僅僅只有二十萬大軍的安祿山,敢在大唐最繁盛的時候造反?

楊國忠在玄宗面前屢屢進奏安祿山意欲謀反,但玄宗選擇相信安祿山,至於玄宗為何縱容安祿山,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總之玄宗選擇相信,甚至在設宴時體諒安祿山肥胖,為其單獨設置座位。

為什麼僅僅只有二十萬大軍的安祿山,敢在大唐最繁盛的時候造反?

後來在楊國忠的不停誣陷下,安祿山不得不反。總而言之,他的謀反並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對局勢判斷不清,而是唐朝帝國的政治制度造成的這一系列問題,如果當時他不做出這樣的決定那麼可能他也活不了多久,只能說是封建歷史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