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偷羊賊到盛唐掘墓人的傳奇人生——安祿山

大唐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華人多自稱為唐人,時至今日,國外很多大城市都有唐人街。

如此輝煌的大唐王朝,自"安史之亂"

開始,就一步步走向衰落了,是無可挽回的衰落。

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撬動了大唐王朝穩穩的基石,他是誰?他就是安祿山。

安祿山武周長安三年(公元703年)出生,是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市)的雜種胡人。列位注意,這可不是罵他,說他是雜種並非對他進行人身攻擊,而是事實。因為他父親是西域康國人,歷史上稱為粟特人,這個民族擅長經商,估計就是因為做生意才來到了營州;他母親是突厥巫師,姓阿史德,以占卜算命為業。一個做買賣的,一個算卦的,成了夫妻。安祿山是兩個少數民族的混血兒,所以《舊唐書》就稱他為"雜種胡人"。

據說他母親婚後很久沒有生育,盼子心切的她,到阿犖(luò)山下祈禱,後來果然生下一個虎頭虎腦的男嬰,便為他取名阿犖山。在突厥語中,"阿犖山"是戰神的意思。此時,阿史德女巫當然不會知道,很多年後,這個以突厥戰神命名的孩子,將給大唐帝國帶來一場生靈塗炭、血流漂杵的戰爭災難,成了大唐王朝的掘墓人。

從一個偷羊賊到盛唐掘墓人的傳奇人生——安祿山

阿犖山的父親死的早,他母親就帶著他改嫁突厥將軍安延偃,從此阿犖山就以"安"為姓,並按"犖山"的諧音改名"祿山"。後來,安延偃的部落被打散了,安祿山就逃到了幽州,在邊境的貿易市場上做了"互市牙郎"。所謂互市牙郎,就是為胡漢各族商人提供翻譯和中介服務的經紀人,說白了,就是市場上的買賣雙方的中間人,買賣做成了,從中得抽分。

安祿山之所以選擇經紀人的工作,是因為他有三項優勢:一、他父親是擅長經商的粟特人,他當然也遺傳了一些從商的基因;二、他生性狡黠,善於揣測他人心理;三、語言能力超強,據說通曉六種蕃語(還有人說是九種)。也就是說,他是一個鬼頭鬼腦的小夥子。

雖然安祿山有這麼多優勢,但是他做生意的運氣卻很背,幹了十多年中介,還是沒掙到什麼錢。到了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安祿山已年屆而立,依舊兩手空空,一事無成。為了早點發財,他決定在中介之外再搞一份"兼職"。

什麼兼職?

偷羊。

反正安祿山手頭上客戶很多,不愁銷贓。晚上偷羊,白天就可以把它賣掉。這份"兼職"要是幹好了,絕對比單純幹中介要強得多。於是乎,他就當上了偷羊賊。

只可惜,安祿山既不是做生意的料,也不是當賊的料。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正在躡手躡腳地"幹活",忽然被人用布袋子一蒙,打倒在地,然後就是一頓臭揍,也是,在以牧業為生的少數民族當中,偷羊是最遭人恨的。第二天一早,這個渾身青一塊紫一塊的偷羊賊就被五花大綁地押到了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公堂上。

從一個偷羊賊到盛唐掘墓人的傳奇人生——安祿山

這是安祿山人生中的第一次劫難。

如果不出意外,安祿山的人生履歷將只有這麼短短的一句話:少孤,家貧,流落市井,後盜羊事覺,棒殺,結束。

但是誰也沒想到,偷羊賊安祿山非但沒有結束,反而轉禍為福,從此迎來了一個全新的人生。

那天在威武森嚴的公堂上,幽州節度使張守珪問明案情之後,二話不說,當場命人將這個偷羊賊棒殺,就是亂棍打死。就在那根行刑的大棒高高揮起的一瞬間,安祿山忽然鼓起勇氣,扯著嗓子厲聲高喊:"大人不是想消滅奚和契丹嗎?奈何打殺壯士?"

安祿山長得壯碩魁梧,本來丹田氣就很足,加上人之將死的那種絕望和恐懼,這一聲嘶喊真是震耳欲聾,撼人心魄。

行刑手登時一愣,連張守珪也頗有些意外。他心念一動,隨即饒有興味地走上前去,把這個氣壯如牛的偷羊賊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

眼前這小子生得膀大腰圓,孔武有力,看上去還有幾分膽識,應該是塊當兵打仗的料。

當時,奚人和契丹人常年入寇唐朝的東北邊境,是帝國的一大邊患。驍將張守珪之所以被朝廷派駐幽州,就是為了對付這兩個兇悍的異族。值此用人之際,安祿山這一聲喊確實提醒了張守珪。

從一個偷羊賊到盛唐掘墓人的傳奇人生——安祿山

是啊,與其打殺壯士,還不如讓他上陣殺敵,立功贖罪。

就這樣,張守珪赦免了安祿山,並把他留在了自己麾下。

一隻腳已經踏進鬼門關的安祿山,就這樣撿回了一條命,從此踏上了一條與過去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經過十幾年的奮鬥,安祿山從一個士兵開始,一步步爬上了高位。最終當上了封疆大吏。

安祿山一人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轄下的總兵力達到十八萬五千人,足足佔了全國藩鎮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強。

除了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還兼任河北採訪使,受封上柱國,賜爵東平郡王。

大唐開國一百年多來,外姓武將封王者,唯安祿山一人。

安祿山不僅本人權傾天下、位極人臣,而且一家老小也都跟著他雞犬升天。他母親、祖母皆賜國夫人,十一個兒子都由唐玄宗賜名,長子安慶宗官任太僕卿,次子安慶緒官任鴻臚卿,安慶宗後來又娶了皇族的榮義郡主……放眼當時滿朝文武,安氏一門可謂顯赫無匹、榮寵絕倫。

有誰能料到,此時的安祿山已經"包藏禍心,將生逆節"了呢?史稱,安祿山每次入宮,"常經龍尾道,未嘗不南北睥睨,久而方進"。站在大明宮前的龍尾道上,這個昔日的偷羊賊正在以一種睥睨天下的姿態南北眺望,並且久久佇立,遲遲不捨得離開……

從一個偷羊賊到盛唐掘墓人的傳奇人生——安祿山

他在看什麼?他在想什麼?

史書的回答是——"凶逆之萌,常在心矣。"(《安祿山事蹟》捲上)

是誰撩動了安祿山的野心?

答案只有一個——唐玄宗李隆基。

正是他對安祿山毫無原則的寵信、無休無止的縱容,才孕育了安祿山覬覦皇位的野心,助長了安祿山睥睨天下的慾望。

安祿山的野心一天天膨脹起來,最終發生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期。安史之亂長達七年,由三代皇帝平定,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對唐朝後世政治、經濟、文化、對外經濟的發展,均產生了極為深遠而又巨大的影響,唐朝就此變得平庸,再無大唐雄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