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取消編制後原來有編制的人該怎麼辦?

雖然現在到處傳言醫院要改革,事業編要取消。也有要在2020年底前改革完畢的說法。但從近幾年來各地醫改進程來看,把醫院完全改成企業的概率並不是很大。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過渡。

現在各地事業編改革,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從政府角度不容易引起矛盾,更容易推進,前後銜接更順暢。缺點是不能完全改成企業,多為政府持少量股份,企業管理的形式。而且績效發放也存在問題,如果有編制的人和後進的合同工,有相同的績效,顯然有編制的合適,因為有編制由財政開資,旱澇保收,幹多幹少無所謂。合同工則不同,所以醫院內部更容易發生矛盾。

醫院取消編制後原來有編制的人該怎麼辦?


另一種是編隨事變,人隨編走。也就是原醫院在編職工,全部改為企業合同制。這樣的好處就是醫院完全改為企業,政府財政也可以減輕負擔。醫院績效體系更容易建立,更公平。缺點就是政府改革推廣過程中會遇到大量信訪問題。

所以原在編人員如何改動還是要看當地主管部門如何決定。但就目前來看,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可能性更大。2020後不分先後全部改成企業的可能性更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是對事業單位改革設置的又一障礙。事業單位改革,就是要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充分發揮事業單位的應有作用。老人為什麼用老辦法,老辦法科學嗎?如果老辦法科學,就不用改革了。是老辦法不科學,才行成了晉級職稱的不公平,崗位配置的不合理,才出現了一大批低能高職稱“人才”。老人老辦法如果實行,勢必會嚴重影響有能力、有作為的新人的勞動積極性,讓老辦法的弊端得以延續,使改革事業單位人浮於事現狀受阻。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力度,徹底清除事業單位用人制度弊端,實行競聘上崗,真正實現能者上庸者下,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機制,通過績效考核發放績效工資來實現公平的薪酬分配,實現多勞多得。徹底改變事業單位乾和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多勞不多得的現狀。鼓勵先進鞭策落後,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事業單位的應有作用。

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先進發達地區,一直走在改革的前列,很多地方都在為改革探路,比如深圳上海等地區。但是據瞭解,這些地方的醫院都是有編制的,並沒有取消醫院的編制,這些地方的一些改革做法,往往會成為改革的風向標,但是暫時沒有看到此類改革動靜。另外,近年遼寧省的事業單位改革來勢迅猛,很多事業單位都撤銷了,很多事業編制都取消了,但是並未看到他們取消醫院編制的消息。從某種意義上說,醫院編制更加穩定。

在事業單位改革之中,公立醫院一般劃分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中央相關部委,近期又印發了核定相關公立醫院編制的通知。種種跡象表明,暫時也不會取消醫院編制。同時,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工資福利、養老保險、流動調配等,都是執行事業單位的管理制度,如果取消編制,暫時也沒有更好的制度可以替代,也沒有更好的經驗可以借鑑,所以短時間內很難取消醫院編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