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多樣的出行方式給了不少用戶帶來極其便利的選擇,也因此,我們正享受著時代進步所帶來的創新、科技與智能結合的起點。在汽車已經發展了100多年的歷史中,我們不斷地見證著歷史的興衰,一個個全新汽車品牌的誕生與隕落,一款款高性能車型的驚豔與淡出,無不讓人感到興奮與期待的同時,有些也讓人感到惋惜。而如今,出行方式早已經被重新定義,單車,摩托,燃油汽車儼然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野心,各種平衡車、電單車、甚至電動汽車也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了一個放在現在被大家所關注,甚至茶餘飯後所討論的熱點話題。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特斯拉的出現,對於新能源車而言,算是一個引爆點,而這個引爆點直接戳中了純電動車開啟的按鈕。也因此,在純電動車品牌中,特斯拉在這個行業裡放在如今的大環境之下,不僅僅是領頭羊,也是整個行業被拿來衡量的一個標準。如今的底氣來源於特斯拉革新了出行的方式,讓汽車不僅有了新的設計,也讓汽車有了新的驅動來源。一切的環保,一切的未來式以及一切的展望,貌似在特斯拉之後,都變得“理所當然”。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放眼望去,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一個汽車市場,就如同一個雙層牛肉漢堡加了芝士,還在不斷爆漿勾引人的食慾,讓每個人都想去分享一口。所以,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車企,不少都想在中國分一杯羹。可是,隨著國家加大力度扶持新能源車的發展, 並且日趨嚴格的排放標準讓大家都很措手不及;同時雙積分的硬性要求下,每一家車企都不得不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車來換取積分抵消生產燃油車的積分。於是,我們看到起初不少“油改”車型,而這些油改車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應付政策的揚湯止沸之舉。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而2018年在國內卻讓我們看到了很不一樣的一片景色,先後幾十家全新純電動國產汽車品牌誕生,試圖在已經成型甚至難以有超越的燃油車局面中,讓自己成為一個先行者,並且最早的吃到國內那塊還沒被完全開啃過的麵包。就這樣,以謀求新的出行方式,試圖在燃油車時代落後的國內彎道超車,並且跟燃油車分隔兩路,用更容易做到的,和更有未來趨勢的前景下,試圖殺出自己的一條血路。可是這一切,談何容易?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2018年,沸沸揚揚的各種發佈會,各種PPT以及各種騙補行為讓大眾開始去懷疑這場“純電運動”最終的結果是否只是曇花一現?而事實證明,有些車企貌似還沒開花就面臨枯萎的尷尬局面,就如奇點汽車就遭遇資金鍊不足的風波,而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也是一波三折,至今量產的實車也是遲遲不見真身。而這還不是消費者最關注的,最值得大家探討的是,燃油車技術成熟程度遠高於純電車型,並且適應任何的路況跟駕駛環境,長途在有加油站的保證下,絲毫不怕車子會吃不飽的問題,為什麼偏偏看上了純電動車?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純電車型現在還算是個新鮮的玩意,真正走進大眾眼裡也就這幾年的時間,開始被更多地人去接觸的也只是從近兩年的時間。雖然特斯拉的S/X已經能達到5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已經國內交付的Model 3官方稱最高也能達到600公里以上的續航保障,那麼依然避免不了充電耗時長,無法真正的跑長途(特定超充路線例外),同時還面臨冬天能耗大,續航減半的問題。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那麼作為對比,國產幾家量產交付實車的新造車勢力卻遠不如特斯拉經過幾年的市場考驗。撇開科技配備不談,單純續航這塊如今已經落後,更別說揚長避短地只宣傳所謂“等速續航”這個概念,導致誤導了不少的消費者。最終不少人入局一時爽,卻沒正視到自己適不適合買電動車的問題。不過,既然談到購買電動車的話題,我們再來談談:放棄燃油車,國內買電動車的的用戶,他們都是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動機促使他們購買一款純電車型?

實力不允許,不給指標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國內限牌的城市很多,燃油車指標需要搖號,更要競拍。就拿廣州為例,3月份配置中小客車增量指標10043個,其中:

1、以搖號方式向個人配置節能指標900個,單位指標100個。

2、以搖號方式向個人配置普通車增量指標4500個,單位指標500個。

3、以競價方式向個人配置普通車增量指標4043個,單位指標408個。

那麼對於幾十萬上百萬的用戶參與的搖號跟車牌競價而言,這個指標數量其實遠遠不能滿足上牌數量的需求。並且搖號幾年無果,有錢買車,卻沒機會上牌的不少。同樣以廣州為例,一塊車牌競價2月份最低成交價位33000元,平均成交價是36240元。所以對於購買10萬的車型而言,這個車牌需要1/3的車價顯然讓人負擔不起。於是,購買電動車不僅免費獲取指標,還不限行,這就給了用戶多一個選擇,不少用戶直接轉投電動車,不再苦等燃油車指標。

好奇心炸裂,體驗前沿科技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新能源車熱鬧不已,貌似現在正是可以購買純電動車的時機,電池組加電機的組合,讓車輛的扭矩一開始就能達到峰值,並且動力輸出線性,更不會有汽油味,而NVH表現也是值得肯定。特斯拉的價格自然昂貴,但是也有不少國產純電動車型可選,對於這個全新的出行方式,有必要嘗試一番,說不定真能愛上它。所以,不少車主購買純電車型,在更加簡約的內飾設計,智能互聯的大屏交互,甚至有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等的誘惑下,能體驗到很多燃油車所不具備的硬件素質。

日常代步,不缺燃油車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純電動車的到來,確實吸引了不少人,而有不少車主心裡也明白想讓純電車型替代燃油車作為全出勤的方式不太現實。但是,把它當做家庭的第二輛車或者第三輛車的前提下來購入使用,貌似就顯得比較合理些。上下班代步,市區行駛,短途高速等這些在日常的用車環境中,無疑純電車型更有優勢,所以不少車主將其納入囊腫,也就沒有所謂里程焦慮的問題,畢竟跑遠路還有燃油車時刻準備著。

購車補貼,實惠經濟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就像前面說到的,購買純電車型確實可以免費獲得一個指標,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吸引了。不僅如此,對於新能源車,不僅有國家補貼,還有地方補貼,這可以為車主節省不小的一開支。同時,純電車型還省去了燃油費,日常保養雖然依舊要做,但成本也更加的低。所以整個用車成本無疑比起燃油車是有優勢的。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說到這,我們稍微迴歸一點理智:“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買電動車”,對於沒有固定充電樁,家裡只有一臺車,需要經常跑長途,哪怕簡單上下班代步但是來回里程超過200公里的,其實都是不建議購買純電車型的。這導致不少用戶為什麼買了純電車型之後,吐槽不斷,並且有里程焦慮綜合徵的根本原因。而說到底,現階段,更多的用戶是不具備購買純電車型的條件的。

藍牌無指標,綠牌指標難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其實買電動車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容易!以北京為例,新能源車的申請者已經破44萬,2019年的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已經全部分配用盡。目前,還有39萬申請人處於輪候的狀態,如果現在有新的申請者,那麼根據輪候規則,至少得等待8年的時間,也就是在2027年後才能獲得新能源車的指標。而這39萬已經申請的人,想領取到牌照,也得在8年內才能全部領取完畢。燃油車也好,新能源車也好,都處於有錢買車,你卻不一定能及時上牌的尷尬窘境,這就是所謂的“有實力卻不允許你這麼做”。

對於電動車,我們該有什麼態度?

傻子才買電動車?這些人用得爽翻天!

對於混動/插電車型也好,增程式車型也罷,亦或是純電車型也可以,購車的最重要衡量標準是它適不適合自己?家用的需求,動力的需求,長途駕駛的需求,簡單代步的需求。。。我們都應該去考慮其綜合性,不買將就,只買對的。不過,對於未來而言,電動車確實是一個大趨勢,之後也將會有更多的純電車型佈局到整個市場當中。而隨著對電池技術的發展,不管是充電網的佈局、還是充電速度的提高、以及續航里程在增長的情況下進一步保證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未來都是可期的。何不以更加開放的視角,坐觀其變呢,甚至讓自己成為理智的參與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