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民國時期的熱河省土匪白鳳翔?

微影悼紅


白鳳翔將軍在抗日戰爭中雖沒有那麼大的名氣,被很多人不太瞭解。很多人甚至對白鳳翔將軍曾經是反正的“漢奸”而嗤之以鼻,但是他作為一名堅決抗日的愛國將領,卻得到了歷史“蓋棺定論”的評價與肯定。翻開塵封的歷史,我們來看看這樣一位傳奇英雄又是怎樣走過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初出茅廬,落草為寇

白鳳翔生於1897年,熱河省圍場縣人。兄弟三人排行第三,因家境貧寒而終日不得溫飽,15歲時便替人趕牲口馱馬以養家餬口,那時圍場縣農村經常遭兵匪洗腦,民不聊生,白鳳翔也經常遭到土匪搶劫,後來一個土匪頭子見他膽大藝高便收留,給自己做貼竿兒(副手)。在土匪窩混了一段時間後,因其生性好強,不甘寄人籬下,不久便另立了杆子,自稱“白三閻王”。

白鳳翔從小性格剛直火爆,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血性男子,但他拉竿子卻後不害百姓,劫富濟貧。對自己的部署處事公平,深得部下的信任,因此有許多人投奔他,成為“翔字號”大掌櫃而稱霸一方。曾經率部一舉打下赤峰縣城,活捉縣長,開倉濟貧,在東北影響很大。

投入奉軍,開啟軍旅生涯

1928年初張學良因其曉勇收編了他的人馬,令其駐守圍場縣一帶,後被調到黑龍江北部密山縣戍邊。1933年3月日寇入侵,熱河,察哈爾等地相繼淪陷,白鳳翔深感國破家亡之痛。隨東北軍入關後,白所部被正式改編為東北軍騎兵第6師,他任師長。與日軍轉戰在華北北部地區。當時騎兵第6師下轄三個團,團長均由白的同鄉擔任,一團團長張書斌,二團團長劉桂五,三團團長袁俊豐。

1934年白鳳翔參加蔣介石的廬山軍官訓練團第3期受訓,1935年蔣介石基於反共需要,組織西北剿匪總司令部把東北軍作為反共內戰的工具,騎六師被派往甘肅慶陽一帶駐防。但第6師官兵大部分是熱河圍場一帶人,在國破家亡背井離鄉的情況下十分關心的是抗日救國,打回老家去,對內戰十分反感。

1936年初,白鳳翔指揮第三和第六師奉命在西北“剿共”,當時他自以為人多勢眾,裝備精良,洋洋自得,不料卻在吳起鎮頭道川處遭到紅軍埋伏,損失慘重,紅軍官兵同心協力作戰的勇猛頑強給白鳳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他從此開始認識到,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隊伍。

接受一致抗日的思想,拒絕內戰

騎兵軍成立以後,張學良派到騎兵軍裡的聯絡參謀王再天是中共地下黨員,他經常與白鳳翔,劉桂五等人來往,促膝談心,舉一反三地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漸漸使白鳳翔等人的愛國思想得到提高,現實的教育和地下黨同志所做的大量工作,加上黃顯聲將軍對我黨主張的積極贊同,騎兵軍開始很少和紅軍產生摩擦,尤其是騎兵第6師,經過多次交往與紅軍結成了友軍關係。1936年9月18日,紅軍代表朱瑞將軍與王鳳翔的代表秘密會談,簽署了停止內戰抗日救國的4條協議協議:

第一:為抗日救國計,騎六師與紅軍結成親密的聯盟。

第二:不受命進攻紅軍,萬一需敷衍則不打槍或不作殺傷射擊,不前進。

第三:先向紅軍通報行動及騎兵師位置,以免誤會。

第四:在可能或需要時經過互相協商,可做友誼退讓,但應以抗日利益為原則。

這一文字協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作為騎兵師師長的白鳳翔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追隨張學良,成為西安事變的“三號人物”

1936年12月8日,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經多次努力,請求蔣介石放棄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失敗後,決定發動兵諫。12月11日晚10時許,白鳳翔,劉桂五接到通知去見張學良,他們來到張公館走進張學良的辦公室,見張學良揹著手低頭面色沉重,心有所思,過了好一會兒他低聲說:“我想了好久才挑選了你們兩人,現在我交給你們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這個任務關係到我們東北軍的生死存亡問題。”說到這裡,張學良站在二人面前,雙目凝視著他們的面孔,白立刻表示:“只要副司令命令,我白鳳翔就是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劉桂五也表示:我們一定完成任務,請副司令放心。

張學良繼而嚴肅而鄭重的說:“很好,現在我決定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命令你倆到臨潼關去,請蔣委員長進城,共商國家大事。”同時張學良又再三叮囑道:“你們可千萬要注意不要傷害蔣介石。”白鳳翔說:“反正就是要活的不要死的”,就這樣白鳳翔擔負起捉蔣的重任。

離開張公館回到了家中,白鳳翔顧不得休息,命令副官不得離開,馬上檢查槍械安排部隊就緒,叫伙伕炒了幾盤好菜,請全家人一起喝酒,席間他對家裡人說,今晚我要外出執行一項重要任務,萬一回不來你們都不要太難過,記著我乾的這是正道事兒,死得其所。至於什麼任務不便說,你們也不要問。

凌晨四點多鐘,白鳳翔指揮部隊包圍了蔣介石住處。經過激烈戰鬥發現蔣介石不見了,隨後士兵在華清池後門上山處發現了蔣介石的一隻鞋,白隨即命令劉桂五,孫銘九率兵搜山,特務營班長陳思考在驪山找到了躲在臥牛石旁邊夾縫中的蔣介石,蔣介石此時又凍又怕渾身打顫,十分狼狽。白見捉到了蔣介石,便命人給西安城內的張學良掛電話報告,負責外圍的劉多荃師長正在電話機旁,立刻向張學良報告已活捉蔣介石,張學良命令把蔣介石送到西安。

張學良將軍為什麼挑選白鳳翔負責捉蔣呢?對此張學良在西安事變前夕給自己的高級將領佈置任務時就說:白師長膽大敢幹,數年來對我忠實不二,他是綠林出身,槍法很好,百發百中,掏窩子捉人是他的拿手好戲,這件任務我再三考慮非它莫屬。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提拔白鳳翔為軍長,原騎兵第6師師長劉桂五繼任師長。但很快,張學良被扣押,蔣介石免去了白鳳翔的軍職,給他掛了一個賦閒的文職,白因此一氣之下辭官回北京隱居。

全面抗戰爆發,變賣家財,請纓抗日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侵略軍大舉進攻中原,白鳳翔在家裡再也呆不下去了,他丟棄了在北京城內的房產,帶上副官常國賓開著自己的小汽車去南京,歷盡艱辛趕到南京面見蔣介石,請求批准他重返前線殺敵報國。但是像他這樣一個參與過西安事變的東北軍將領,蔣介石當然不會輕易啟用,白鳳翔一行在南京住了兩個多月,始終沒有見到蔣介石,後來通過錢大鈞疏通,也迫於全國抗戰形勢的需要,蔣介石終於答應讓白鳳翔重新上任,委任他為抗日先遣軍司令,但沒有撥給一支槍一個人,只給了2萬元籌備籌建經費,為了抗日,他變賣了自己家中部分財產,開始組建先遣軍。

1938年2月白鳳翔率部北上,受到了八路軍和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並得到了彭德懷將軍的讚賞。彭德懷還選派了兩位同志到熱河先遣軍擔任聯絡工作,並轉送了毛澤東同志給白鳳翔將軍的信件,還贈送了一部電臺。白非常高興,對八路軍派遣的聯絡員也非常歡迎,並安排他們進入熱河先遣軍第五旅部任參謀,幫助旅長徐宗堯加強部隊訓練和官兵的思想教育工作,以提高部隊的素質及抗戰的思想覺悟。

1940年初,先遣軍在陝北一帶組建整頓就緒,開赴察哈爾,綏遠前線歸傅作義,馬占山統一指揮對日作戰。1940年3月,在綏西戰役中指揮部隊殲滅日軍大量有生力量。因為綏遠察哈爾熱河一帶是白鳳翔闖蕩江湖的基地,他的舊部很多,在抗日情緒高漲的年代,先遣軍發展很快,到1941年已經發展到5個師,打了不少漂亮仗,給日軍以一系列的沉重打擊,隨後惱羞成怒的日軍集中了優勢兵力圍剿先遣軍,先遣軍在白鳳翔率領下四處轉戰兩個多月,但始終沒能衝出重圍,他自己也在綏遠固陽戰役中腹部受傷,孤軍深入的先遣軍彈盡糧絕,陷入絕境,日偽軍趁機軟硬兼施,雖多次招降都被白鳳翔拒絕,最後白鳳翔電請蔣介石彙報先遣軍境況,蔣介石回電:“曲線救國,保存實力,伺機反正”。

屈身日寇,伺機起義

經偽蒙軍總司令李守信從中牽線,白鳳翔部不得已向日軍詐降,但日軍並沒有因此信任白鳳翔,直到國民黨特務機構將白鳳翔在陝南居住的老母親,妻子兒女作為漢奸家屬抓了起來後,日軍才對白鳳翔略微放心,從此在相當一段時間裡,白鳳翔都揹負著漢奸罪名與日偽軍周旋,1942年不忘抗日報國的白鳳翔將軍開始召集親信密謀反正,當時白鳳翔正在生病,但仍然告訴他的副官王捷三說:“不要因為我有病推遲,反正日期一切照原計劃進行。”

始終對這支隊伍嚴密監視的日軍對白部的反正計劃終於有所察覺,日軍駐包頭的特務機關長稻森利柱偵測到了先遣軍反正的動向,即向其上司呈報。日軍派醫生藉口給白鳳翔看病,給他打了一針慢性毒針,很快使其全身浮腫,白鳳翔將軍隨即犧牲於反正途中,時年46歲。先遣軍失去了總指揮,5個師只拉出去三個師,起義雖然還是取得了成功,但白鳳翔的遺體在倉促行進的混戰途卻中不知所蹤。

抗戰之心,終得昭雪

白犧牲後,國民黨特務機構放了白將軍的家屬,並頒發了烈屬證,每月給予撫卹金。但是微薄的撫卹也使得白的家眷顛沛流離各地,最終妻離子散。1956年周總理曾特意指示陝西省委統戰部:一定要找到白鳳翔的親屬。經過仔細調查和尋訪,找到了他的二夫人劉素貞,並邀請白夫人參加了西安事變20週年紀念大會。1986年西安事變50週年,白鳳翔將軍的女兒應邀出席。在紀念會上,國家領導人高度評價與讚揚了張學良,楊虎城,白鳳翔,劉桂五等愛國將領的歷史功績,白鳳翔將軍被錄入了《中華英烈人物大辭典》,還被授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獎章,也藉此告慰了長眠於九泉之下的愛國將領白鳳翔將軍。


杜康不負西江月


白鳳翔又叫“白三閻王”,從這個名字就能夠看出,他的罪惡之處。“白三閻王”股匪是熱河省比較大的一夥土匪,最多時有2000多人,經常在熱西、熱北一帶流竄作案,為害甚多。

白鳳翔,1898年出生於原熱河省圍場縣新撥區狼窩溝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裡,自幼務農。到20多歲時因兵匪襲擾,生活沒有出路,到榮三點(寶振榮)股匪處當了土匪。由於他精明強悍,有謀略,不久就成了“榮三點”的“貼杆”(即副手)。



因他吸食鴉片的癮很大,每次抽大煙時,得有個人燒煙侍候,故而得名“白三煙王”。而他在做土匪的時候作惡甚多,人們於是就把“煙王”叫作“閻王”了。白鳳翔於1923年左右脫離“榮三點”股匪,獨立“拉桿”,在圍場、豐寧、隆化以及經棚等地流竄作案。

1928年白鳳翔被東北軍改編為騎兵第六旅,調防黑龍江,白任旅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白鳳翔帶隊撤入關內。1934年,白鳳翔到廬山軍官訓練團受訓,畢業於第三期。1935年改編為東北軍騎兵第六師,白仍任師長,張書斌(圍場縣半截塔人)、劉桂五(朝陽縣人)、袁俊豐(圍場縣第三鄉人)分任第一、二、三團團長。



1936年,西安事變時,白鳳翔和他的團長劉桂五及營長孫銘九是捉拿蔣介石的主要組織者,並親自把蔣介石由華清池押送到楊虎城的綏靖公署,對促進全國全民抗戰是有功的。張學良被扣南京後,白鳳翔通電下野。

七·七事變後,蔣介石任命白鳳翔為“熱河先遣軍”總司令,曾帶隊到綏東一帶活動,後退到黃河以南。1939年投降日本,任偽“東亞同盟軍”總司令。1943年因扎嗎啡中毒死於固陽。有說是日本人毒死的,但只是一種推測。


“白三閻王”股匪在熱河作案很多,我就簡單的說一起白鳳翔股匪搶劫的事件吧。

1925年1月4日夜,“白三閻王”率匪徒三四百人,搶劫了圍場縣城,抓走縣知事黃仕祥等人,此事成為當時轟動熱河全省的大案。當時的圍場縣城在糧捕府,即現在的克勒溝鎮。

1900年蔡宗翰任糧捕同知時主持修建了南北兩座柵門,並與鋪戶的圍牆聯結起來,作為城的圍牆,有警兵把守。早在搶劫縣街之前,“白三閻王”即派四五名土匪到圍場縣城“臥底”。瞭解了城防設置、商戶財產,安排了裡應外合等項事宜。


在一次探知巡警第一隊到山灣子一帶剿匪了,守城兵力不足50人;縣知事黃仕祥僅到任三五天,雖偵知白鳳翔欲偷襲縣城的消息,並派人設防,但因奉軍遊擊統領官張仙濤從縣城路過,忙於迎送,防範並不嚴密。

4日,白鳳翔又在蒼頭壩截獲送張仙濤的縣署知事黃仕祥和駝轎及3名馬警,於是白鳳翔決定當日夜假扮奉軍,搶劫糧捕府。4日夜,守衛縣城的警衛,隱約看到有馬隊接近城門,隊伍整齊,號聲嘹亮。

經詢向知是張仙濤的遊擊馬隊奉命返回剿匪,並有昨日出城送張的駝轎和送轎的3個城內警兵,巡長李文馬上命令開城。轎內坐的正是“白三閻王”。他不費一槍一彈騙開城門後,立即直撲大商號“廣義長”,設下指揮部,並兵分5路,按事先計劃好的路線和目標進行砸搶。


第一股直奔電報局,砸毀電報機,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繫。然後,佔領了縣署,搜出縣知事黃仕祥上任時攜帶來的金銀珍珠戒指、金石梅花、狐脊斗篷、青狐素裡寧緞面皮襖等36件,價值3000多大洋的衣物。並搶劫了前縣府知事戚廷璀徵收的各項稅物大洋1.2萬餘元和黃知事徵收的3000餘元。

第二股直奔監獄所,首先解決了崗哨,然後搶佔了看守員駐所,綁架法警王玉蘭、張立仁2人,打傷獄員李永順、譚廣生,放出已決犯135人,寄監未決犯44人,在所待審犯38人,劫槍4支,子彈3000多發。這一股還分別攻佔巡警第二、第三隊駐所,搶動各種快槍67支,子彈3.34萬發,鋁彈槍15支,鋁彈7000餘粒。

第三股搶佔財政所,劫隨課代徵款大洋1900餘元,勸學所基金學款3000餘元,基金利息大洋4500餘元。第四股搶佔興業銀行圍場辦事處,作廢興業票扔得滿街,行員被綁架,大門被燒燬。第五股捉拿警察所所長劉玉成警佐,劉聞警越牆逃走,摔傷腳腕,倖免於難。


各股主要目標搶劫成功後,又分赴各大商號,搶劫財物折大洋6.9萬餘元。38家客戶,財產損失折大洋達1.46萬多元。並有巡警第三隊隊長王璽清及警兵20餘人和犯人40餘人投“白三閻王”為匪。

搶劫結束後,“白三閻王”率匪隊出城,攜帶搶劫財物和15名“肉票”(即人質),經三道樑子、新地大溝,朝蒼頭壩方向奔去。7日,白匪於赤峰地區的磚風窯溝釋放了縣知事黃仕祥和其他人質,縣署一科錄事長董桂芳等4人設法逃回,唯對扣押的六合堂鋪東王元索要大洋3萬元,才被贖回,致使王家傾家蕩產。

歷史上有些人其實並不好評價,就像白鳳翔,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好是壞,雖然他抗過日,立過功。但也不能否認,他在當土匪的時候,所犯下的罪行。至於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還是留給各位看官去評價吧!


魏青衣


他是抗日英雄,雖然當過土匪,但比所謂“張靈甫”“湯恩伯”強一萬倍。無論道德修養,人品都不是一個層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