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 擇

選       擇

週五晚,奔馳G發來信息:明天中午有空嗎?

我回,有。

他問,10點出發可以嗎?

我說,可以。

他說,10點我去小區北門接你。

我問,幾個人?

他說,就咱倆。

我說,找個女的。

他說,我儘量。

9點50,我下樓,我確定他肯定已經到達,果然在,他已經坐在副駕駛上了,把駕駛位讓給了我,他一直耿耿於懷一句話,就是我上次刺激他的那句話:我還沒開過奔馳G呢!

他讓我體驗體驗。

後座有位大姐,見過,寒暄。

大姐應該是奔馳G團隊的主管角色,身上有那股範,即便是出來玩,也還穿著職業裝,彷彿幹保險的一般。

我開了幾百米,我覺得不大適應,既然是拖拉機,竟然沒有拖拉機的聲音和粗糙感,失去了奔馳G原有的粗獷,應該學習路虎衛士,噪音大,故障多,格外的有意思,當時在奔馳G與路虎衛士之間我選擇了路虎衛士,原因是什麼?

奔馳G爛大街了,而路虎衛士呢?

少之又少,別說開過了,就是見過的人也極少。

B格更高。

路虎衛士車主被忽悠成奔馳G車主的不多,但是奔馳G被忽悠成路虎衛士車主的不少,例如螞蟻農場老大,他提了2019款奔馳G全國第一輛,加價60萬提的,玩了沒多久,又被我忽悠著開始迷戀路虎衛士了。

硬派就要有硬派的樣子,顛得要死,難開得要死,而且必須是手動檔的,檔位還不能太清晰,動不動還掛不上,離合也不好使,一竄一竄的,什麼電子設備都沒有,更別提什麼安全氣囊,這才叫純粹……

前幾天,我開路虎衛士帶媳婦出去吃飯,回程她是打車回來的,她覺得若是坐我的車回來,能顛吐。

這是我媳婦坐過的第三次,她不喜歡這些東西。

喜歡的人,喜歡得要死。

討厭的人,討厭得要死。

前兩年,本地就一輛奔馳G,還是知名企業家的,現在?說爛大街是誇張了,只能說不稀罕,經常見,黑的,白的,紅的,我去年還在朋友圈發過一張照片,奔馳G去學校捐款,停滿了操場,你說這些人該有多麼的空虛、無聊。

前些日子,我買了套房子,找奔馳G省了4萬塊錢,我承諾送他點東西,只是一直都沒想好送什麼,恰好他剛買了TMAX摩托車,我就送他套機車服,加上頭盔1萬多塊錢,就算把這個人情抹掉了。

省這4萬元是很難的,因為地產打折的概率非常低,折扣取決於付款方式、促銷活動,還有就是銷售難度,算是多方面因素巧了,促成了這個結果,我很感激,畢竟是真金白銀,而且對方是上市公司,價格管得非常死,我最初有個第二方案,就是我可以按照全價買,但是給我開個低價票,例如少開100萬的票,再把省出來的稅點返給我,這樣我還可以優惠幾萬元。

結果,人家就是不幹。

必須實事求是。

我當時跟奔馳G提到一點,對方該給你的佣金,你一定要拿著,我希望是多贏模式,而不是你們都犧牲了,成就了我。

樓盤不是他代理的,是他同行,關係託關係,很費勁。

奔馳G開車,我坐副駕駛。

他說,董哥,跟你彙報個事,上次你不是推薦讓我關注混沌大學嘛,我剛去參加了他們五週年的慶典,收穫非常大,衛哲、王小川都在。

我說,多出去學習一下是對的,跟先進的思想保持同頻,至少知道這個世界正在發生著什麼,不能把思想地域化、禁錮化了,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頻率,例如每個月出去一次。

他說,我想把這車賣掉。

我問,玩夠了?

他說,不實用,日常商務接待不合適,太顛,空間太小,還有就是給人感覺不務實,彷彿是個耍孩子。(耍孩子可以理解為紈絝子弟,也可以理解為沒有長大的成年人。)

我說,我覺得最牛B的模式,就是GL8+司機,例如偶爾也有高人到我們辦公室,基本都是類似的模式,開寶馬7系來也沒有這個規格高。

他說,這次在會上聽了一句話,覺得特別深奧,藏鋒要比藏拙難,聰明的人,能拙樸無華處事,用淳樸厚道處人,絕對大境界,過去的我,太浮躁了。

我說,浮躁也是一種成長,經歷過才會放下,否則一直惦記著。

他說,那我就買輛GL8。

我說,可以考慮貴士,這是一款嚴重被低估的商務車。

他說,行。

我說,你這個年齡,這個收入,我覺得一定不要把自己社會化了,就是越來越像縣城人了,而是要把自己國際化,從兩方面規劃提升自己,一是專業知識,例如你就計劃在地產幹一輩子,那就不斷地在這個行業裡學習,同時要跳出縣城看待這個市場。二是廣泛知識,可以理解為基礎學科,藝術、醫學、文學,這些都要有所涉獵,就是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寬,越來越厚,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很快樂的人,例如你懂攝影,會打球,愛機車……

他說,一定認真規劃。

我說,未來決定你能站多高的關鍵,就在於你的基礎厚度。

他說,最近,蓬萊有個樓盤找到我,想讓我過去接盤,我分析分析你聽聽,你若是有興趣咱可以一起做。

我問,沿海?

他說,還不算,這是個爛尾項目,在當地口碑不算好,所以這個項目若是想做起來,必須要賣給外地人,這是這個項目最難的點。

我問,優點呢?

他說,就是整個盤子價格比較低,比咱這邊還低,山東房價是輪動上升的,煙臺、威海一帶其實還屬於價值窪地。

我問,有沒有潛在的重大利好呢?

他說,蓬大隧道、蓬萊劃區這些。

我問,做好了能賺多少?

他說,毛利潤600萬左右,除掉成本應該能剩350萬。

我問,包括置業顧問的工資了嗎?

他說,就是純的,前提是售罄。

我問,最差的結果是什麼?

他說,賠前期的費用,幾十萬吧。

我說,那應該賭一把,因為這種遊戲的好處就是高槓杆,輸了就認,贏了就賺,而且輸與贏的砝碼是不對等的,可以搞,咱可以合作,例如我來出前期的費用,賠了算我的,你來具體經營,你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

他說,有時間我帶你去看看,我覺得整體還是不錯的。

我說,聽你這麼一說,彷彿房子跟股票是一回事,全靠消息來吹風。

他說,完全是相通的,這個樓盤賣的好不好與我們的銷售能力沒有直接的關係,核心就在大勢,大勢來了,再差的房子也搶破頭。

我說,通過最近跟你們這些搞地產的接觸,我突然覺得搞地產其實很容易。

他說,搞地產就兩大核心,要麼有錢,要麼能賣,其實憑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在縣城搞家地產公司,不需要自己開發,可以在別人開發完成之後,直接整棟購買。

我問,便宜嗎?

他說,肯定比代理公司還便宜,因為付款方式決定價格,現金才是地產行業最硬的傢伙,例如開盤價7千,可能6千就給你了,你只需要承諾代理公司售磬前不出手即可,一旦代理公司售完了,你直接批發給房產中介就可以了。

我問,若是自己開發樓盤呢?

他說,這個難度就比較大了,因為涉及的領域比較多,但是也不是說不行,完全可以,例如可以合作開發,現在這個行業幾乎是沒有門檻的,知道為什麼縣城的小區都是雞窩式分佈不?就是隨便一個老闆就可以搞開發,自己弄塊地就搞個小區。

我突然覺得這個事其實蠻有意思的,以後我就有了一個很響的身份,搞房產的大老闆,哇,好高大上,就彷彿山西那些土煤窯的小老闆容易被貼上煤老闆的標籤一樣,好土,好豪。

我第一時間把奔馳G操盤整棟樓的計劃發給了牛哥,牛哥之前這麼玩過,曾經想搞個大的,就是有地產商拿了塊地,是整個小區的三期,四棟樓,還沒動工,牛哥就跟對方談,意思是我們包了,給個價格……

談的很激烈,付款方式,施工進度,都有具體的協商,彼此畫餅,彼此鉗制,對方肯定希望先付全款,咱這邊肯定希望用最高的槓桿來玩,例如3個億的項目,最好咱先付1000萬,然後咱把圖紙、戶型先拿到,幹嘛?幾個朋友分分,各自去自己的朋友圈子裡吆喝,賣房,不斷地賣,不斷地付款,樓蓋好了,房賣光了,款付完了,例如市場價1萬,從咱手裡買的朋友也都賺了,因為只有7000左右,可賣可留,當然缺點也有,就是全款買的。

這個事合同都起草好了,正好卡在了哪呢?

濟南突然限購。

就流產了。

因為我們做類似業務最核心的優勢,其實就是我具有一流的忽悠能力,若是想賣掉,必須靠外地的讀者過來接盤,只靠濟南的朋友白搭,賣不了幾套。

牛哥聽完我的講述。

直接給了我準確的答覆:算不著賬。

這四個字的意思就是算算整體收益,可能也就是10個點左右的毛利潤,但是你想想擔多大的風險?萬一房價突然下跌呢?

我問牛哥如何看待縣城房產業?

牛哥的觀點是,不僅僅是縣城,整個中國地產業的大趨勢就是整合、合併,小的逐步都死了,只剩幾家大的,地產沒有想象的那麼暴利,若是在縣城做地產,毛利潤不到20個點,若是資金成本在1分以上呢?幾乎就是微利。

懂了。

打碎了我成為地產老闆的夢。

奔馳G帶我到了一傢俬人會所,老闆也算地方名人,停車時,我發現有輛考斯特在,說明老闆今天很忙。

奔馳G對這裡很熟悉,彷彿是自己家一樣。

先帶我轉了轉。

他問我感覺怎麼樣?

我說,不錯。

實際上,我不能說實話,只能說,設計師是一流的,小橋流水人家,整體設計理念是很高大上的,但是呢,在具體的施工、維護過程中,設計師與施工方有理念差,就是搞的有些不倫不類。

倆字最準確,粗糙。

我跟裝修公司的朋友也探討過這個觀點,就是為什麼工業風很少有裝的很不錯的?是設計師水平不行?

錯了,核心就在於施工。

細節做好了,就是大雅。

細節做差了,就是大俗。

大部分都做成了俗,核心就是細節不過關,這就如同前幾年很流行的一款鞋,小髒鞋,這就是一個假髒與真髒的區別。

界,要把握準。

這些田野裡做起來的民俗也好,會所也罷,最終都變成了俗,因為無法規避灰塵,最終就顯得很髒,看建築,彷彿很有味道,一進廁所,就真有味道。

若是能把衛生搞好,又能上一個檔次。

逛了逛會所,會所正面掛了一幅字: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啟功寫的,但是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我當時腦子裡就想到了一句話,一個人懸掛的字畫是不可能超出他的審美認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會所的老闆是沒有讀過高中的,應該就是初中畢業。

每個房間都掛有一幅字。

本地書法家寫的,彷彿是印刷體,很工整。

這字,若是放到市場上,也就是100塊錢,最俗的是,寫的內容很浮誇……

不如不掛。

可能是我以文化人自居的緣故,到了這些會所很容易出戏,我覺得與其裝高雅不如裝真實,就弄個傳統的農家小院,擺上小桌,幾個馬紮,更有味道,更有高度。

相反,非要去幹這些雅的,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因為,跳不出你的眼界。

我們三人,上了六個菜,菜如裝修一般,也很誇張,盤要麼是一艘木船,要麼是鐵鍁,很誇張,而且很講究造型,但是呢?這個造型又不夠精緻,有點東施效顰的感覺,就是農村大廚學做花樣的感覺。

很彆扭。

三個字,略粗糙。

好在,有肉,還比較新鮮。

我跟奔馳G說,以後,咱還是去山裡去吃農家炒雞,別搞這些了,沒意思。

他說,可能剛換了廚師,之前做的比現在好。

最真實的狀態,就是最佳狀態,例如布展,是稀一點好,還是密一點好?這取決於在什麼場,例如在畫家的工作室裡,哪怕很凌亂,你也覺得很有美感,若是美術館檔次太低,燈光佈局不給力,哪怕再稀也覺得很醜。

就是這個道理。

吃過飯,我們回城,到我辦公室。

奔馳G讓大姐把蓬萊的那個項目展示給我看,上午我還是激情滿滿,讓牛哥一打擊,我彷彿也沒興趣了,聽不進去了。

又聊起了午飯。

我說,體驗過好的,就容易嫌棄差的,我覺察了我自己,彷彿一中午都在抱怨,感覺四處彆扭。

他說,的確不怎麼樣,但是在那裡,也就他家算不錯的。

我說,要修行自己的品位,什麼是品位?就是讓最好的享受成為習慣,你知道為什麼本地這麼多家庭會所嗎?就是因為他們的需求大部分飯店都滿足不了,乾脆自己養廚師自己做飯,而且直接升級了一個LEVEL,把宴請變成家宴級。

他問,你經常自我覺察,會不會帶有批判性?

我說,我屬於分裂型性格,一個老者,一個小孩,我每天反思當天發生的事,更多的是老者在傾聽孩子的訴說,基本能做到不批判,但是會指點一下小孩,你該怎麼優化一下,會變得更好。

他問,大家都說選擇大於努力,那麼這個選擇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我說,選擇的標準就是以結果大小來區分,我爹去商場給我娘買身衣服,能選花眼,愁得要命,我選房也愁得要命,我爹選衣服的難度與我選房的難度其實是相似的,就是我們做錯的決策是差不多難的,再往深了說,馬雲決定進軍哪個領域,決定投資誰,跟我爹選衣服我選房子的難度也是差不多,但是結果是不同的,所以,人和人的差距,很大程度是由所做決策帶來的結果大小來區分的,但決策難度是相似的,所以,我們在日常做選擇題時,就可以以這個作為評判標準,若是結果很小,那麼就沒必要糾結,若是結果很大?那就應該認真地抉擇。

他說,豁然開朗。

我說,這就是我為什麼極力反對你嫂子做花與做烘焙的緣故,因為這是一個結果很小的事,你就是做到全縣第一,一個月也沒有2萬元的利潤,相反,格外的忙,彷彿你經營了一家跨國公司,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你做地產其實就是選擇了結果很大的方向。(上面這兩段,前後銜接感覺略偏題。結果小,是沒必要花太多精力去權衡,而不是不能選擇啊,該選的也得選啊。衣服得選,房子也得選,不能直接得出“結果小的不該選,結果大的才該選”的結論吧?省長有人幹,村長也得有人幹不是?)

他問,除了結果,還要考慮什麼?

我說,還要考慮從業人群的整體層次,例如小地方開店的,特別是服務行業,90%以上是初中畢業生,倘若你進軍了一些稍微前衛一點的行業呢?可能全是大學生,你知道為什麼醫院家屬院很搶手嗎?還有公務員小區?那是學歷最高的區域,XX局的孫哥你認識不?他閨女考上人民大學,他自己就跟我講,就是小區濃度的事,他們小區考出了兩個北大一個清華。

他說,有道理。

我說,學歷是非常重要的。

那年,我做水果超市,做的還算不錯,畢竟我有得天獨厚的兩大優勢:

第一、充卡優勢。

第二、貨源優勢。

充卡優勢就是本地讀者會全力買單,甚至鄰市的都有過來充卡的,還有一些讀者當成了送禮渠道,例如充上5千或1萬,然後把卡再送給我,等於空卡。

我在三個領域被傳的神乎其神,一是水果,二是茶葉,三是紅酒。

而且都是在業內傳的。

例如茶葉和紅酒為什麼傳的這麼神?因為我們發貨太誇張,用卡車發,快遞員又充當了大喇叭四處幫我們吆喝。

水果為什麼傳的那麼厲害?

就是充卡數據太誇張。

店員跟家人講了,家人又出去宣傳了,越傳越離譜……

他們普遍認為,是我懂營銷。

其實,我有著他們看不見的魔力,而這個魔力是大家普遍低估的,就是大家沒覺得我背後的讀者有多麼牛,只覺得可能懂懂有點小聰明。

我做這些東西,只是體驗,好奇。

我真正的資源其實是渠道優勢,例如讀者裡很多賣水果的,大家可以給我直供,跟懂懂老師合作能要利潤嘛?基本上都是平本給我,我有絕對的價格優勢。

我說我做著玩,大家就覺得我能裝,矯情。

我做的很多事,其實只是希望跟著我的兄弟姐妹有個飯碗,僅此而已,倘若只是我自己?我連錢都不需要賺。

做水果的同行不少過來捧場的,意思是認識認識,相互交流,還可以調貨,例如我接到煙臺蘋果的單,但是我沒有庫存,我可以從他們那裡調。

我一聽,很熱情。

我也很開心,我覺得本地這些老闆格局真不錯,都說同行是冤家,可是人家不,積極地握手。

至少,我自認為我是有這樣的格局。

那時,我賣芒果賣的特別好,我都是從海南直髮,海南那邊給我的成本價5~6元/斤,加上運費也不到10元,零售20元/斤,跟我同級別的沒法跟我比價格,跟我同價格的沒法比質量。

無意間,我得知了一件事。

就是除了我以外的水果店,竟然不再是冤家了,抱團了,還搞了個群,聯合起來了,意思是一定要把我打下去,要是不把我打下去,那麼整個水果市場就亂了套……

這些事,都是後來我才知道的。

說難聽點,我壓根沒把他們當回事,因為在我看來,那都是一群初中畢業生,沒啥文化,沒啥本事才賣水果的,而咱賣水果純粹是情懷,覺得美女們喜歡吃水果。

因為沒當回事,所以我也沒有關注過他們的動態。

只是做我們自己該做的。

他們聯合起來做了一件很瘋狂的事,從海南發了5噸芒果過來,然後呢?比成本價還低2元/斤出售,意思就是打死我,當時負責幫他們批發的商販連呼,這些人都瘋了,比進價便宜2元/斤意味著什麼?每斤至少虧5元。

後來我慢慢覺察到他們對我的較量。

包括還打市長熱線投訴我們,說我們不開票,偷稅之類的,還有很多,包括經營範圍……

在交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惡。

一種狹隘。

一種卑鄙。

使我從內心感覺到了噁心,這是一群輸不起的傢伙,沒意思,我不該讓自己捲入這些旋渦,我跟牛哥傾訴時,牛哥算是半開玩笑地說:你要是把馬雲逼瘋了,年會上遇到了馬雲,馬雲依然會跟你喝酒唱歌。

我就下決心把這些業務全部減掉。

而且不僅僅只是通過產品降價正面打壓,他們還在背地裡使壞,潑髒水,你都無法想象他們能人肉到什麼程度,我爹叫什麼,我爺叫什麼,家裡之前是幹什麼的,兄弟姐妹是幹什麼的,都給弄出來了,還給發到論壇上了,甚至還有一些侮辱性的東西。

為什麼我極力反對媳婦做花?

因為我媳婦今天的處境跟我當時的處境是如出一轍,本地鮮花店全部聯合起來對抗她了,她還在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太牛B了,竟然把她們搞的無處可逃。

實際上,你低估了她們的威力。

你想想,在縣城開鮮花店的有等閒之輩嗎?

最終會折磨得你,心服口服。

這就是我心疼我媳婦的地方,但是我不敢跟她說,我一說她就覺得我狹隘,意思是難道做生意還要穿防彈衣?

於你而言,只是玩票。

於她們而言,那是飯碗。

你砸別人的飯碗,意味著什麼?

你想過嗎?!

這是一個多數人都沒考慮的點,前天在球館,一個球友就跟我談了一些風聲,關於我媳婦與我的,說是聽一個花店老闆說的,說我原來有家庭,我現在的媳婦是小三上位……

越傳越神。

我覺得做生意有個原則,要進入一個高能量通道。

與有意思的人做競爭對手。

成也是好友,敗也是好友。

與大家的認識正好相反,我接觸了這麼多地產商,我覺得他們才是縣城的一股清流,積極、向上,不斷地自省,當然或多或少都有桃色新聞,甚至十有八九是真的,我倒覺得性與動物性本身就是人的組成部分,沒啥值得批判的。

普遍很善良,內心柔軟,謙虛好學。

這也是為什麼我突然間有了想做地產商的衝動,我就是想體驗一下,當一次地產商到底是什麼感覺?

選擇,真的大於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