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聲告訴你:很久很久以前沾化曾是“暴力街區”!

小声告诉你:很久很久以前沾化曾是“暴力街区”!

我們古代各個朝代都有“五行德性”,周朝是火德,水克火,秦朝是水德,水尚黑,秦王嬴政就讓全國衣服染成黑色,改黃河為“德水”,這才是最原始的“以德治國”。我們濱州是什麼德性呢,從地名角度來說我們傾向認為是水德,為啥這麼說?

濱州依河傍海,古屬《禹貢》“青”、“兗”之地,“禹疏九河”的故事大多發生在濱州一帶,至今保留著九河中徒駭、鉤盤、馬頰、鬲津等河流名稱,但因時空分佈不均淡水資源匱乏,反映到地名中多與水有關,如無棣因無棣水得名,惠民因惠民溝得名,博興因昌水其勢平博得名,陽信因韓信駐兵古篤馬河之陽得名,濱城是因為濱海得名,最反映地名人文的與水有關的村莊名稱更是不可勝數,可以說濱州地名中除了姓氏,水是第二重要的元素。鄒平和沾化是例外,鄒平是因為鄒關以東是平地得名,反映了山區平地的稀缺性。不管咋樣,以上都是跟自然地理有關的地名,沾化更特殊,有水但跟水無關,是唯一因人文原因得名的縣,到底咋回事,你坐好了哈,小聲告訴你,這裡曾經是暴力街區。

沾化境域,商屬又名薄姑國。周屬齊國。秦朝屬厭次縣地。西漢至隋,版圖上任人分割,先後屬於過千乘郡溼沃縣、平原郡富平縣、渤海郡陽信縣、樂安國千乘縣、魏、樂陵國溼沃縣地、厭次縣、渤海郡蒲臺縣,總之就是沒有存在感。第一次高潮在唐朝出現了,武德四年(621年)改渤海郡為棣州,縣境遂屬棣州。垂拱四年(688年)析蒲臺、厭次置渤海縣,並於渤海縣建招安鎮(今沾化古城),今縣境即為棣州渤海縣招安鎮地,至北宋慶曆二年,升鎮為縣,叫招安縣。招安也作“招撫”,意思是勸說,使歸附,用籠絡手段使投降歸順。招安是一個國家的合法政權對不合法的地方或地下民間組織的一種安置行為。到底要招什麼的,招的順利不順利,以致最後都要改名為招安縣,想想徽州更名為黃山、大庸更名為張家界,就知道招安本身的地位和沾化當時到底有多不安。旁邊還有一個例子,惠民前名是武定府,再前叫樂安州,為改叫武定府,因為不定。明朝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惠民謀反,明宣宗率三大營五軍將士親征朱高煦,朱高煦寡不敵眾開城投降。片尾有彩蛋,軟禁中的朱高煦不忘用掃堂腿絆倒來探望叔父的明宣宗,最終用三百斤的銅缸扣住朱高煦並活活燒死。另一個彩蛋是,明宗欽點樂安更名為武定。

第二個高潮來了,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被金滅亡,招安縣歸金朝,仍屬濱州。金明昌六年(1195年),更招安縣為沾化縣,縣名取漢代龔遂治理渤海郡“海濱之民,復沾聖化”之義。

這就要說起千年前的龔遂治渤海的故事了。漢宣帝劉詢時期,渤海及其鄰郡年成不好,盜賊紛紛出現,當地郡守無法捉拿制服。70歲龔遂出任渤海郡太守,到任後實行安撫之策,撤去追捕所謂盜賊的的官吏,規定拿著鋤頭、鐮刀等種田器具的都是良民,官府不得查問;拿著兵器的才算盜賊。同時打開地方的糧倉,賑濟貧苦百姓,選用賢良的地方官吏,慰問安撫管理並教養百姓。親自帶頭實行勤儉節約的作風,鼓勵百姓從事耕作和養蠶種桑。出現了“海濱之民,復沾聖化”的局面。其實一人一時並不能改變地理區位條件決定的歷史趨勢,

趙匡胤建宋以後,濱州長期作為宋、遼對峙的要衝,戰亂頻仍,工部尚書主持建設了邊疆大城“棣州城”,也留下“三寨十八營”、“宴賀臺”、“小營”等眾多軍事舊跡,後金滅北宋,招安歸入金境,興起“葛進義兵”、“紅襖軍”,時局更亂,街區更暴。金明昌六年,想起了千年前龔遂的藥方,病急亂投醫,改名沖沖喜吧,遂將招安更名為沾化。

作為近海之地,土地鹽鹼,人煙稀少,政權控制力減弱,像美國西部,歷來是土匪窩子。作為深受軍閥圍剿、國民黨恨之入骨的“渤海革命老區”也在這夾縫裡生存下來,並未新中國成立做出了突出貢獻。

扶好把手,沾化這個名字的第三次高潮來了。這還得從韓復榘說起,1930年一上任就派五十九旅來沾化剿匪戡亂,招安了徐金奎、傅瑞五等土匪,你看招安縣的名字沒了,但是招安這個傳統卻一直都在。不安也不是一個五十九旅就能徹底解決的,傅瑞五、任富貴、王功臣等匪首逃往天津、上海,並密謀劫持輪船。1934年6月17日本來計劃劫持“盛京號”商船,但陰差陽錯地劫持了英籍“順天輪”,傅瑞五30人劫持輪船至沾化套兒河口,劫取了大量財富,並綁架了26名乘客(5名英國人、1名日本人)藏匿至沾化灣灣溝、窪拉溝茫茫河汊蘆葦深處,包括攜帶國府文官處聘書的前北洋政府內務總長孫丹林、順天輪二副希蘭德、英商尼克爾、日商山本等。

事發後,日本派出巡洋艦,英海軍派出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2艘前往出事地點,協同查緝。軍政部長何應欽致電英使館,表示歉意,並全力破案解救人質。正在江西親自督剿工農紅軍的蔣介石聞訊後在最高軍事會議上大發雷霆:“幾個毛賊竟敢劫外國的輪船,嚴令向方(韓復榘字)限期破案,否則軍法從處。”一時間,黃河口一帶,空中有中、英飛機十餘架低空偵察、轟炸,海上有中、美、英、日兵艦十餘艘封鎖、炮擊,陸地上有國民黨正規軍及民團重兵圍剿。

半月期限後,仍不能解救全部人質,韓復榘重新祭起招安懷柔大旗,稱“如盜匪放出人質,繳械就範,擬編為水上保安團或水上警察。”前方指揮趙明遠手下中尉副官劉景良,通過網功臣部下一個叫小老八的小老婆消息,順藤摸瓜,找到匪窩,進行勸降,解救全部人質,匪首王功臣出任海上縱隊分隊長。驚動中、美、英、日各國當局,陸海空三軍搜捕,《倫敦日報》在內各大報紙連續報道的“順天輪事件”再以招安形式落下帷幕。

招安不安,沾化不化,為什麼這片土地如此多舛。想起《武狀元蘇乞兒》裡的一句話“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呢。”同樣如果國富民強,人民幸福安康、安居樂業,鬼才願意當土匪呢。你看現在的沾化,中國冬棗之鄉,黑金石油汩汩不止,白金海鹽取之不竭,海鮮乾貨銷往全國,航空產業蓬勃興起,大聲告訴你,這才是“海濱之民,復沾聖化”,這才名副其實,招安之名也可束之高閣,落滿灰塵,只到人們想不起為什麼叫這麼怪的名字。

最後,濱州民諺有“沾化小夥無棣嫚”的說法,不知道沾化小夥的名聲與歷史上的蘆葦叢裡多俠客有沒有關係。

作者簡介:劉振虎,濱州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