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他们救人路上险遇害,幸得恩人相救,他却与恩人一见如故

小说:他们救人路上险遇害,幸得恩人相救,他却与恩人一见如故

一个女孩子最伤心的时候也就是当她发现她痴情的男人痴情别的女孩子的时候。

李兰这时候很伤心,因为她发现沐无名心中原来痴情一位少女。

此刻,李兰隐身在一处花丛旁,听着观花亭上的沐无名和邹不屈闲谈,夕阳的余晖投进花园,使这里宁静中又透出无限的温馨。

初冬的晚风含着些许的寒意,在花枝间轻轻散步,偶尔探头探脑地打量几眼花园里的三个人。

这花园就是北侠东方俊家的后花园。

沐无名和李兰已经来到沧州“精武门”三天。他们为北侠治了伤,解了毒,使北侠转危为安。

如果恢复得好。半个月后北侠就可以下床了。

为北侠医伤去毒之后,李兰就暗示沐无名应该告辞离去了。

但沐无名却好像不愿意早走——现在李兰方自明白他实际留恋的是什么!沐无名留恋的是一朵花。

一朵世间的奇葩。

当李兰一眼看见沐无名迷恋的那朵花时,她得到沐无名的自信,立时就被击得粉碎。她知道,和那朵花相比,她只能算是一株小草。

李兰甚至后悔一同和沐无名来沧州了。

那天她和沐无名随着“血旗盟”,“恨世六鬼”中的姚信,跃马离开了李家村,赶奔“血旗盟”总坛所在地武当山。

途中趁歇马打尖时,两个人在姚信的酒中放进了迷药,令姚信昏迷如死,他们便一骑双乘择路逃往沧州。

他们没有毒死姚信,是因为他们到了真正下手时就心慈手软了。

他们只知道救人,却从没有害死过一个人,更没杀过人。他们觉得,一个人并没有权力去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就算那个人罪大恶极,但惩罚他的应该有章法。

在途中,沐无名和李兰竟与“傲世三大少”中的张狂遭遇了。

他们不认识张狂,自知与他也无冤无仇。

但是张狂却不肯放过沐无名。因为他说“天底下长相漂亮的男人,都是我的仇人。”

张狂长相丑陋。

这不仅使女人不愿意看他男人也不愿意见到他。

而他却有自己的逻辑:“我长得丑,是因为世上有比我长得漂亮的男人,没有那些男人对比,别人怎么知道我丑。”

所以,他对漂亮的男人深恶痛绝,发誓见一个毁容一个。

沐无名是江湖中有名的“粉面妙郎”,张狂早就对他恨得牙根发痒。

无数次发誓,无数次夸下海口,声称有朝一日他遇上沐无名,一定在他脸上划一千六百九十八刀。

人们相信张狂说得出,就干得出。

因为他的外号叫“十恶不赦”。

对于张狂,每天不干一件坏事,好像浑身就不舒服。

但是,他的恶名在“傲世三大少”中却排在第二,还不及蛇公子的儿子冷无畏。

冷无畏人称“万人恨”。

他不经常干坏事,但每干一件坏事就会令千万人痛恨。

所以这两人和神鹰堡的杜子豪合称“傲世三大少”。

而江湖中人都称为“傲世三恶少”。

杜子豪外号叫“辣手小霸王”,论恶稍逊冷无畏和张狂,但论阴毒却在两人之上。

张狂和他的爪牙遇见了沐无名和李兰,就像是苦苦寻财不遇的饿汉冷不丁发现了狗头金一样。

他们如狼似虎擒住了软弱如羊的李兰和沐无名。

将他们绑在木桩上。

张狂就拿出最精制的快刀准备毁掉沐无名那张最精制的脸。

那一刻,李兰情愿让张狂先杀了她。

她实在不愿意看到沐无名那张完美的的面庞被毁去。

更不愿意看到被毁容后的沐无名。

然而,张狂没有得逞。

就当他伸出刀子时,他看见了另外的一把刀。

并且认出握着那把刀的人。

他就把手中的刀子扔在地上,然后向那个握刀的人长揖施礼。

施礼的当口,就发射出一把毒针和六枚毒镖。

发射出这些暗器,他就掠身逃走,连头也不回。

他也不管那些暗器是否已经袭中了对方。

只因他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了。

那个握刀的人原本就是他的死对头。

他只有这一个死对头。

他知道对方未必会追他,就算对方追他,有暗器那么一挡,他也容易逃脱。

那个握刀的人没有追张狂。

他躲避开那些暗器之后,就上前为沐无名和李兰解了绑绳。

甚至连逃走的张狂看都没看一眼。

沐无名和李兰向这个握刀的人道谢。

握刀的人就豪笑着说道:“在下真的要感谢那个恶棍,是他使我找到了二位!”

沐无名实在想知道这位令张狂这样的人物,惊魂丧胆的公子是谁。

就请教这位公子名姓。

握刀的人告诉沐无名道:“我叫邹不屈。”

邹不屈相貌平平,在一百个年轻的公子中可以找出九十个他这般相貌的人。

但是熟悉邹不屈的人却说:“他的豁达、他的坚韧、他的刀法、他的骨气根本在一万个人里也找不出一个。

沐无名与邹不屈一见如故,大有相识恨晚之感。

邹不屈告诉沐无名和李兰他是出来找霍天宝的。

北侠伤势日重、危在旦夕,而外出求医的霍天宝又久不见归,他不得不亲自出寻。今天竟巧遇上张狂又干坏事,才挺身而出。

沐无名就告诉了邹不屈,霍天宝遭遇不测。

他和李兰正要赶往沧州救北侠。

邹不屈闻言甚喜,遂三人又驰马上路。

一路上沐无名和邹不屈言语相投,沐无名终于忍耐不住,提出要和邹不屈义结金兰。

邹不屈一口答应。

于是,他们就在到达沧州的前两天,在一片竹林里堆土为炉,插草为香,结了八拜之交的生死兄弟。

邹不屈为兄,沐无名为弟,看着他们结拜,李兰就想起一句古诗“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到达沧州“精武门”,邹不屈就领着沐无名和李兰见到了缠绵病榻上的北侠东方俊。

也见到了病榻旁边那位花一般的少女。

那少女戴着面纱。

粉红色面纱。

她的美眸闪烁着明月一般的光辉。

她的身上散发着百花的香气。

“你来了。”当她的目光和沐无名的目光相碰时,她这么说。

李兰的心陡然一沉。

她想不到沐无名竟认识这少女。

少女的声音那么动听,世上实在找不出一种声音能和她的声音相比。

如果还有人不相信女人是世间至美之物,那他一定是没有见过这位少女。

李兰知道,大凡戴面纱的女人无外乎有两种:

要么奇美,要么奇丑。

显然这少女属于前者。

终于李兰知道了这位全身上下都散发着芬芳的气息和美妙韵律的少女的名字:

东方明月。

李兰知道后就想:世上也只有她才配叫这名字,也只有这名字才最适合她。

好一个令男人闻之动情的名字!好一个令人见之痴迷的少女!李兰不是江湖人,自然不知道江湖有这么一位艳光四射,转动照人的美女。

而在江湖人的耳朵里却灌满了这个名字:

东方明月。

特别是在狭义盟,很少有人没听说过这个名字的。

然而黑白道又有一个艳名与这名字互映生辉。

那个名字叫:白傲雪。

人称“倾国一艳、白雪公主。”

据说江湖中有个落魄的穷秀才,擅长作些艳词情诗。

他曾经先后拜访了东方明月和白傲雪,并作了许多诗词,因此而闻名江湖,被称为“胡大诗人”。

那位被称为“胡大诗人”的人就是胡周。

在当今江湖人的心里,胡周的名字实在远远超过了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东方明月和白傲雪使胡周诗名远播,而胡周的诗又令二女名动天下。

有人就不禁问询胡周“东方明月与白傲雪究竟孰更美?”

胡周笑道:“各有春色,焉能同日而语?”

但是无论是东方明月还是白傲雪,或者是近年才出名的那位“香车丽人”龙画眉,她们都不敢自称“天下第一美女”。

江湖中人也没人敢把这顶花冠戴在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头上。

因为谁都知道:除非艳后死了,或者是当艳后与他们媲美之后,这顶花冠由谁戴才见分晓。

人们都知道艳后已不会很年轻,但不年轻并不一定就不美。

艳后一出现,昔年名满天下的四大名女“风花雪月”就销声匿迹了。

谁敢轻视艳后!

“情帝”独与艳后隐居,谁敢说艳后不是风华绝代!

李兰自从见到东方明月那一刻起,那就想早点离开“精武门”。

她更想和沐无名一起离开。

而此刻她终于知道沐无名留恋那朵奇葩。

李兰觉得她只有自己走了。

她的腿已经站酸了。

她不想和沐无名辞别,不想告诉任何人。

于是,她绕过花丛,轻轻地默默地踏着夕阳的余晖,走出花园,走出了“精武门”。

守门的弟子谦恭地问她去哪里。

李兰说去随便逛逛街。她自然没有逛街。

一出“精武门”她的泪水就流了下来。

她加快脚步,擦着眼泪出了城门。

她一直往前走,她已经擦干泪痕。

这时暮色苍茫,四野一片朦胧。

李兰知道城西四五里处有一处松林,松林里有一处庵院。

她和沐无名、邹不屈来沧州时,就路过那里。

邹不屈告诉他们那庵院叫:

静月庵。

李兰知道:唯剪断尘丝,方可免除情之烦恼!沐公子,你再见到我时,我已非红尘中人了!

静月庵地方并不小。

院落也很大

。三间正房加上东西各三间厢房。

正房后面是个菜园子,庵内的尼姑吃的就是自己种的菜,并且把多余的菜运到沧州城里去卖,又买回粮食和盐等日需品。

正房是烧香拜佛的地方,厢房是尼姑的住屋和食堂。

由于建庵日久,房子又无钱修缮,是以房屋都已破旧。

庵内有七名尼姑,其中一老尼为住持,另有五名中年尼姑和一名刚入庵一年多的年轻尼姑。

老尼法名为静慈。

当李兰来到静月庵时,静慈老尼刚刚喝完汤药。

她已经病了四天。

四天已喝了八碗汤药,但病情仍然不见好。

李兰被接待她的那个中年尼姑领进静慈的清舍。

另有侍候静慈的中年尼姑就搀扶着静慈坐起身,靠在床头。

那个领李兰进来的尼姑就对静慈恭声道:“禀师傅,这位姑娘要入庵为尼,侍奉我佛!”

静慈看上去年近古稀,慈眉善目。

这时神色憔悴。

闻言,她投目李兰道:“姑娘,你为什么事要出家呀?”

李兰道:“我想出家清净……”

静慈道:“想来你必是在尘世中遇到以挫折,便一气之下想入庵为尼。姑娘,我劝你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

李兰道:“我意已决,不需再想。就请住持收留了我吧。”

静慈思忖道:“那好吧,你就先在庵内住下。待贫尼病好之后再为你剃度。”

李兰点了点头,道:“多谢住持。”

静慈对那个领李兰进来的尼姑道:“静修,你领她去安顿下来。”

李兰正想随那静修出屋,忽又转身对静慈道:“住持,小女看您病得不轻。可否让小女为您诊治一下。”

静慈道:“你会看病?那好,你就给我看一看吧。”

医治静慈的病,对于李兰来说简直轻而易举。

头天晚上喝下一碗李兰配制的汤药,第二天早晨静慈便病愈离床了。

实则医病妙理,非用药多少,关键是诊得病准、用药对症。

第二天静慈病愈,李兰便求她为自己剃度,但静慈却没答应。

静慈深知为尼清苦,非万不得已,她不愿毁了这姑娘的一生幸福。

况且又见李兰精通医术,本是难得的人才,便心中老实不忍。

推拒之后,依劝李兰在庵内住些时日,希望李兰能够回心转意,以消入庵为尼之念。

就这样,李兰便在庵院内暂住下来,因为她略施小技,便为静慈治好了病,故庵内尼姑对她都恭敬有加。

一晃又过了七八天,依然没有人来找李兰。

而李兰体味到了庵院的清苦和寂寞,便也有些动摇了脱离红尘之心。

她这些天里,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希望着能等来沐无名。

她原来想:沐无名发现她不辞而别,定然会急着寻找她。

就算他不爱自己,至少自己还算是他的朋友啊!

她经常回忆起她和沐无名来沧州时那一骑双乘、相偎相依的甜蜜情景。

她体味着他身上的气息,感受着他对她的关心爱护。

面对他盼顾有神的美眸,聆听他令她痴迷的笑语。

尤其是在马上,他的呼吸熏着她的耳根脖颈,使她意乱情迷。

还有一次他无意触摸了一下她的乳房,更使她心醉如痴,不禁偎在他怀中。

他对自己是关心的,那么他怎么不出来找自己?

难道他真的是一见到东方明月,就把自己忘得一干二净了?

她无事时就在松林内散步,望天空中云卷云舒,听松林寒风低啸。

心中时而酸楚,时而悲凉,时而又烦恼不安。

她还想到了家,家里的哥哥和小呆。

他们都好吗?

他们一定都盼望着自己早日回去吧?

唉!你们怎知道我为情所缠,终日心烦意乱啊!

沐公子,莫非我们真的有缘相识相知,而无缘相亲相爱?

这天是第十天,吃过早饭,李兰就找到静慈,她告诉静慈,她心意已决,求静慈今天就为她剃度。

静慈默默地点点头。

她就把李兰领到正房的佛像前,并吩咐静修去取来剪刀。

李兰等不来沐无名,心中便绝望了。

她想落发为尼后,就行走江湖,以一身医术济世救人,一则可为父扬名,慰亡父在天之灵;二则为佛行善,不愧修行之虔诚。

情已灭,尤心已死,心已死还贪恋红尘繁荣何用!

她的心在流泪,但脸上毫无表情。

静慈正在焚香祷告,李兰宛若什么也没听见,心中还在喊着那个名字:

沐公子,你再不来,一切可就迟了!沐无名没有来。

静慈已经伸出了她那只瘦若枯枝的手接过了静修递过的剪刀。

李兰闭上了眼睛,她感受到了静慈正用另一只手在抚弄她的秀发。

她的泪水就从紧闭的眼帘里流出来。

“住手!”声音响在门口。

李兰的心猛的一颤,睁开眼睛。

这不像是沐无名的声音。

她转首朝门口望去,泪水禁不住又夺眶而出。

她认出来的人是哥哥李烈和小呆。

“你为什么要这样?!”李烈这时已经走到跟前,双手扳住了妹妹的双肩。

他在吼。

“哥,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儿?”李兰已经擦去泪痕。

说着把一杯清茶递到李烈手里。

又抬眼招呼小呆落座。

他们已经来到李兰暂居的那间清舍里了。

静慈师太和别的尼姑都回避了。

她们的心里都希望后来的这两个人能劝说李兰改变主意。

女人的心原本很善良,她们自己受苦,便不想也让别人受苦。

李烈看上去还在生气,但小呆眼圈红红的,似乎很伤心。

便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那就是庆幸。

庆幸没有来晚。

“因为我是你哥,只有我才了解你的脾气。”

李烈轻呷了一口茶,“我不想说你什么,只希望你别太固执!”

“哥,你们怎么来了沧州?”李兰觉得很难为情,听哥哥的口气是不是他知道了自己的心思?

李烈道:“我们是想来救北侠。没想到你们早就来了。”

李兰一怔,道:“你们去过‘精武门’了?”

李烈道:“不然怎么知道你不辞而别?”

李兰低下了头,喃喃道:“我……”

李烈截口道:“你当然不知道,我们听说沐无名一发现你不辞而别,就和邹不屈去追你了。他们以为你一定自己回家了。路途遥远,你只身一人,他们自然放心不下。”

李兰一惊,抬头道:“他们?!”

李烈叹道:“可我知道,你不辞而别,必伤心已极。伤心已极,就容易做出傻事。便问‘精武门’的人附近可否有庵院,他们说最近的就是这处静月庵。”

李烈已经猜测出其中的变故:

妹妹与沐无名一骑双乘,相伴相随,难免耳鬓厮磨。

沐无名乃当世美男,妹妹难免情怀甫开。

而一到沧州“精武门”,妹妹见东方明月美艳绝伦,便自惭形秽。

倘若沐无名心有旁系,妹妹必然伤心已极,为情所困,才容易剪断尘缘,以求清净。

李兰又叹道:“哥,你可见到了那个东方明月?”

李烈道:“嗯!”

李兰道:“她可与你们说了什么?”

李烈道:“她只是很着急,并说你不辞而别,莫非是嗔怨他们招待不周?北侠还生气地斥责了家中总管。”

顿了顿,又道:“妹妹,这里也没有别人,你不妨与哥哥说一句心里话,你是不是爱上了沐无名?”

李兰羞涩地低下头,道:“是又怎样?”

小呆低下了头,他抱起了脚边的猴子。

猴子的脖子上多了对玲珑碧玉。这对玲珑碧玉被风一吹,可以发出绝妙的乐音。

如果拿到珠宝店去卖,至少可以卖五千两雪花白银。

这对玲珑碧玉原本是鹰夫人送给小呆的。

她送给他这件礼物时告诉小呆以后别忘了她,别忘了火凤凰。

鹰夫人没有为小呆和李烈送行,只是让杜三刀安排了一辆华篷马车,车上准备了五百两银子,让车夫送李烈和小呆来了沧州。

鹰夫人是躺在被窝儿里把这对玲珑碧玉挂在小呆脖子上的,她说她可能要躺两天才能起床,笑骂小呆弄得她实在太狠了。

可是刚坐进马车小呆就掏出这对玲珑碧玉给猴子戴在脖子上,并说“小美人儿,我早就想送一件好东西给你。

现在这东西终于有了。”

此刻,小呆抱起他的猴子,他觉得这世上只有这猴子才真是属于他的。

他听见了李兰说出“是又怎样”这四个字,就好像有四把尖刀同时扎在了他的心上。他这才知道,李兰之所以不正眼瞧他,原来她心里已爱上了沐无名。

他抚弄着他的猴子,又听李烈问李兰:“他知道吗?”

李兰就回答道:“我不清楚。”

李烈又道:“可你知道他原本就喜欢那个东方明月,是吗?”

小呆心想:那个东方明月没人会不喜欢,刚见到她时,连我的猴子的眼睛都看得发直了。

她简直就是个仙女。

都说月宫里嫦娥美丽,我看和她比也绝难分上下。

嫦娥迷住了那只兔子,她却一下子就迷住了我的猴子。

猴子岂不比兔子更知道谁美谁丑?李兰没回答。

李烈又说道:“如果他真的喜欢东方明月,那么你未必是东方明月的对手。但我想我会有办法让他娶你。”

李兰猛的抬头盯住李烈。

那眼神好像忽然李烈就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神仙。

小呆心想:公子的办法无非想把《还童宝典》给小姐做嫁妆。

那真是世间最别致的嫁妆!

李烈接着道:“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只愿你别太伤心。我和小呆也许活不多长时间了。”

李兰浑身一颤,脱口道:“你胡说什么呀?!”

李烈道:“你还不知道我们一路上遭遇。我们……吃了令狐小欣的‘蚀心丹’,又中了药阎王的‘阎王散’毒气。他们逼我们回去取了宝典送给他们,可我们没有。”

李兰一皱眉,道:“你们毒性发作过吗?”

她自然知道那是两种怎样的毒药。

李烈道:“奇怪的是我们没有发作过一次。但眼看就到了死亡之期了。”

李兰急道:“你伸出舌头让我看看。”

李烈让李兰看了舌头。

李兰又伸手掀起他的眼皮瞧了瞧,尔后又为李烈摸了脉。

然后喜道:“奇怪,你根本就不像中过毒。”

李烈一指小呆,道:“你再给小呆看一看。”

李兰就走到小呆跟前,让小呆伸出舌头。

小呆就让她看了舌头,眼皮,摸了脉。

他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

当李兰的手触摸到他的眼皮和手腕时,他想:如果我要是沐无名多好!

“他更不像中过毒。”李兰肯定地说道。

李烈双眼一亮,脱口道:“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毒药能害人也能救人。”

李兰欣喜地一笑,道:“一定是这两种毒性在你们体内互相冲消缓解了。但遇上这种情况,必然泄过元气才能排出体外。”

李烈瞥了小呆一眼,两个人心照不宣,都忸怩了。

他们知道他们是怎样排出体外的。

李兰道:“哥,药阎王很可怕么?”

李烈道:“岂止可怕!他简直就不是个人。我们去时,正发现他和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在试验他的一种新药。

“他们为一个猎人和一个樵夫吃下那种药,那两个人就乖乖地听从他们的命令。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让那两个人自杀,那两个人就毫不犹豫地自杀了。我实在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一种怪药。”

李兰皱了下眉道:“那两个人看上去是不是都很正常?”

李烈道:“对啊!那两个人像是常人一样。”

李兰喃喃道:“我好像听父亲说过,他说有几种药混制在一起,就可使人的神经错乱。使人只盲目地服从命令,既不会提出疑问,也不会拒绝执行。

“而外表看去毫无反常之状。不过,这种药的药力一次只能有效一天一夜,若想使人永远服从命令,必须不断吃药。如果用这种药控制人那倒很妙。”

李烈叹道:“若利用这种药去害人可就惨了!”

李兰道:“当然了。若是有人给你吃了那种药,让你杀我,你也会毫不犹豫地下手。不知道药阎王的那种药叫什么名目?”

李烈道:“‘黄豆丹’。听那个书生说,他要用咱们的《还童宝典》换取药阎王的‘黄豆丹’。并且,我们亲眼看见那书生已去了太平庄。

“也许他与太平庄早就有了约定。所以,太平庄才千方百计要夺到咱们的宝典。”

李兰惊道:“那书生要得到‘黄豆丹’必是有重大图谋。他想‘黄豆丹’给谁吃了,谁就会听他指使,哪怕那人是皇帝!”

李烈道:“好在除了咱们宝典,谁也没办法从药阎王手里弄走‘黄豆丹’。不然江湖必然大乱!”

李兰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道:“如果能研制出一种药破解‘黄豆丹’,那么或许会好些。”

李烈道:“最好是一种药水,往吃了‘黄豆丹’的人脸上一喷,他就会立即恢复原来的理智和心态。”

李兰苦笑一下,道:“除非父亲、药王、毒王三位前辈还活着……”

李烈叹道:“所以,咱们的宝典一定要藏好守住,万一遗失,必酿大祸!”

李兰道:“哥,你想知道宝典怎么不在玉书匣里吗?告诉你,是我早就调换了。因为父亲在去京城时就暗下告诉我。

“一旦他出了意外,太平庄和药王府乃至江湖中人就有可能来争夺宝典。他还让我特别防备你!”

李烈一惊,脱口道:“防备我?!”

李兰笑了笑,道:“你别生气。

父亲说他看出你喜欢令狐小欣,他担心你一时感情用事,把宝典作为定情物送给人家……”

李烈的脸略略一红,道:“那你就永远也别让我知道宝典的下落才好……”

李兰道:“那你是承认了?”

李烈叹道:“就只许你偷着喜欢别人……”

李兰就红了脸,一扭头道:“我不跟你说了。”

小呆在一旁叹道:“偷着喜欢别人也不应该算什么错呀!”

嘴上这么说,心下暗付:话虽如此,但公子喜欢上了令狐小欣恐怕就是大错特错了。

因为那丫头精灵古怪,凭公子这般心地,自然要常常倒她的霉!

李烈自然不知道小呆心里所想,他对李兰道:“我有个打算,想和小呆留在“精武门”习武,你就暂时隐居在这里吧。我看这里倒挺安全。”

李兰道:“你要留在‘精武门’?”

李烈道:“我武功不长进怎么进京城杀魏忠贤为父报仇。‘精武门’是武馆,我岂非正好留下!”

李兰道:“我不同意你们在这里习武!”

李烈道:“为什么?!”

李兰道:“不为什么!你们要习武还不如去少林寺!”

李烈道:“我又不是和尚!”

李兰道:“那就去南侠的‘群英会’。”

李烈道:“你原来就是因为这里有个东方明月!她还能迷住我?”

李兰道:“我想今天就离开这里……”

李烈叹道:“我知道了。”

李兰脸一红,道:“你知道了什么?”

李烈道:“你想去找沐无名……不想让他再回到‘精武门’。好吧,咱们就去少林寺。天下功夫出少林,我当个俗家弟子却也不错!”

说着站起身道,“说走就走,我和小呆去城里雇一辆马车。你在这儿等着。”

小呆咕哝一句道:“若知道这么快走,就不打发神鹰堡的马车回去了。”

这时李兰才发现小呆抱着的猴子脖子上那对玲珑碧玉,喜道:“好一对玉玲珑!小呆,哪儿弄到的?”

小呆嗫嚅道:“捡的。若是你喜欢……当然不能送给你。因为我的猴子戴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