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赞!七年三次遭遇癌症,如此坚强的姑娘,当被生命温柔以待!

自21岁被发现患有乳腺癌,两年后乳腺癌复发,再到去年5月被确诊患血癌(白血病),今年28岁的李婧瑶已经三次与癌症作战。这个喜欢街舞、经常追“酷”的女孩,把经历的痛苦和对世界的感恩,化成了或俏皮或深刻的文字,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上。

怒赞!七年三次遭遇癌症,如此坚强的姑娘,当被生命温柔以待!

闯过了生死关的李婧瑶

被朋友们比作有超能力的“治愈者”

——她虽是一名病人

却时常开导他人

这正是李婧瑶给自己的使命

怒赞!七年三次遭遇癌症,如此坚强的姑娘,当被生命温柔以待!

第三次患癌意识到

“特定使命”

李婧瑶出生在湖南

三岁时来到广东

与都是老师的父母定居在中山

怒赞!七年三次遭遇癌症,如此坚强的姑娘,当被生命温柔以待!

21岁首次发现乳腺癌那年

她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统计系读书

李婧瑶说:“其实第一次得病的时候心里并没有很沮丧。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说这种癌症是所有癌症里算轻的了,治愈率特别高。而且那个时候年轻嘛,有种一切困难挫折都难不倒我,等我治好了又是一条好汉的自信,所以挺容易就接受了。”

然而,治疗后回校的生活,并没有李婧瑶想象中那么容易。“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一个长期病人,似乎没办法完全回归到正常同龄人的生活。这个时候有了一些郁闷的情绪。”

两年后乳腺癌复发

李婧瑶当时感觉到“不甘心和不情愿”,因为要放弃很多东西,然后去面对和别人都不太一样的一条路。当时,李婧瑶崩溃了一天之后,渐渐平静了下来。“我觉得这就是接受的开始。第一次的乐观是无知的乐观,第二次心里生出的宁静才是见识过命运的强大和人类的渺小之后,真正的乐观。人总是要学会接受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物,才能更好地改变那些我们能改变的。”

第三次被诊断患有白血病的时候

李婧瑶第一个念头是“我爸妈才五十多岁”,她对自己的生死并不太在意,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死后面还系着爱她的人的幸福和痛苦,这个最让她揪心。

不过

此次患癌让李婧瑶行动起来

给予他人更多“财富”

“我是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特定使命的,既然我中了一张‘大彩票’,那么我就有这个使命把我获得的财富赠予更多的人。”

为此,酷爱写作的李婧瑶在自己的公众号“筱慢的游乐场”写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并设法推广原创文学。

癌症复发“瞬间看开”

投身于喜爱的文学

李婧瑶在被确诊患白血病前,一直在新加坡从事中文教育工作。然而,这个职业跟她的大学专业毫无关系,她大部分同学都是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

“其实,我对数字、公式之类的不是特别敏感,也不感兴趣,大学专业课成绩只能算还过得去。我大学考得最好的一门科目还是选修的哲学基础。”李婧瑶告诉记者,以前她和其他同学一起考证、找实习,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所以她觉得这是正常的统计系学生应该做的事,同学间讨论的也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银行、咨询公司、基金公司,这些当时也成了她的就业方向——统计系的学生就应该走这么一条路。在第一次生病做化疗的时候,李婧瑶还考了一个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

不过,李婧瑶在乳腺癌复发时“瞬间看开”。“一直在用自己的短板和同学们的长板去比拼,拼得我很累,还不肯认输。”李婧瑶一直很清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是什么,只是以前缺少了一个契机让她转向。

怒赞!七年三次遭遇癌症,如此坚强的姑娘,当被生命温柔以待!

因为一直喜欢文学、喜欢写作,而且希望成为一名作家,李婧瑶在新加坡先从中文老师做起。因为她教学特别用心,与学生们平等相处,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们学习中文热情高涨,家长对她的教学很满意,孩子们进步迅速。

怒赞!七年三次遭遇癌症,如此坚强的姑娘,当被生命温柔以待!

李婧瑶的中文教学不是单纯教授写字、作文那么简单,她有一个很高远的追求,那就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喜欢上中文”,她认为正是由于这个理念,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2018年10月8日,李婧瑶在北京接受了父亲捐献的骨髓,她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重生之日,当天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去遇见所有擦肩而过的旅人,去抓住宇宙之间微妙的温存,再回来,沉溺在情感里,砸碎在文字间。

怒赞!七年三次遭遇癌症,如此坚强的姑娘,当被生命温柔以待!

写下经历和感悟

转化为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