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明代嘉峪关雄姿

河西走廊上的汉长城自黄河附近的令居(今永登县境内)起步,到敦煌以西的玉门关、阳关止,纵贯河西走廊千余公里。加上由张掖向居延(额济纳旗)地区北延出去的部分,长度大约在2000公里以上。自两关向西,就进入了茫无边际、戈壁洪荒的罗布泊地区。“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千百年来中原人将关外地区视为畏途的真实写照。与汉、明长城相配套的,就是一些著名的关隘。主要指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和北部,控扼进出西域和北方草原地带交通要道、管理丝绸之路的数座著名关口。它们是玉门关、阳关、白虎关、嘉峪关和金关等。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汉玉门关遗址

一、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今敦煌市区西北约70余公里处的疏勒河东岸。与阳关同置于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当时,汉朝刚刚取得对匈奴作战的重大胜利,已经占领河西走廊全境,并先后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四郡即著名的河西四郡。首置酒泉郡、继分张掖、敦煌二郡,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置武威郡。两关即玉门关和阳关。前108年,汉将赵破奴击楼兰、车师后,于前107年自酒泉筑塞垣鄣燧西至玉门关,同时在玉门关之南约80余公里处置阳关。两关成犄角之势,分别守卫着自西域进入河西的南、北两道,这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从中原进入西域的最后一个关口,也是由丝路东段进入中段西域段的起始点。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

玉门关因大量输往中原的和田玉经此进入河西走廊前往中原地区而得名。这是一条大约开通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老通道。20世纪以来,人们在河西地区以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和商周古墓中所发现的大量和田玉制品,大约都是经玉门关这条古道输入河西乃至中原地区。在汉设河西四郡和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就成了控扼中原与西域交通的必经之地。为了有效控制这条通道,西汉政权还在此设玉门都尉。出得玉门关,沿着疏勒河故道西行,人们面对的是昔日辽阔的罗布泊,今日广袤的罗布荒原。一条传统古道,弯弯曲曲地沿着罗布荒原北缘向前延伸,这就是后来的丝路北道。该道穿过罗布荒原北缘,经哈顺戈壁西行至高昌、交河城,而后翻越天山,经焉耆、尉犁、龟兹、姑墨等国至疏勒,再越葱岭,经红其拉甫山口进入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带,也就是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另外,出玉门关后,另有一条通往吐鲁番的近乎直线而捷近的道路,因途经罗布荒原中的大沙海而命名为大海道。此道开通于东汉时期,由玉门关可直抵吐鲁番附近的西域戊已都尉驻地柳中城,又称为“新道”,唐代称大海道或大海路。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玉门关古道

关于玉门关的关址所在,曾经有过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大多数人倾向于其位于今敦煌市区西北90余公里处戈壁滩上的小方盘城。20世纪初年,英人斯坦因在此采掘到一枚字迹清晰的汉简,上书“玉门都尉”字样。1943年,中国学者夏鼐等人也在此获得“酒泉玉门都尉”字样的汉简。加之小方盘城地处疏勒河与汉长城险要之处,虽经2000多年风雨侵蚀,至今仍以长、宽近25米左右、残高近10米的高度巍然挺立在戈壁滩上。在找不到新证据的情况下,人们遂以小方盘城作为汉代玉门关的关址所在,这里也应当是西汉玉门都尉治所。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玉门关汉简

小方盘城(玉门关)屹立在疏勒河故道下游南岸的一座土岗上。城址呈方形,黄胶土夯筑,城垣基本保存完好,边长30余米,墙体高10余米,基厚5米。南墙与西墙各开一门。关址西面不远,就是疏勒河下游形成的草滩和沼泽。岸边芦草丛生,沼泽中碧水涟涟,确实是建关据守的理想之地。汉长城自东向西,从关旁经过,逶迤伸向西边的罗布荒漠中。玉门关旁的汉长城,虽大部为风沙摧毁,但仍有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残高4米多、基宽3米左右,墙体结构为柴草加砂砾,分层夯筑,粘结牢固,给我们留下了汉长城修筑的样板。东距玉门关5公里的长城烽燧“当谷燧”旁,尚有数堆当年汉军将士没有用完的芦苇和备用的“积薪”等,经过2000多年风雨,已经炭化得快成化石了。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汉玉门关

西北距玉门关10余公里处,座落着另一座著名的古遗址大方盘城。大方盘城是因其规模比小方盘城大而由民间命名。20世纪初,英人斯坦因在此采掘到340余枚汉简,根据简文判断这里是自汉代一直使用到西晋时期的一处储藏粮食、物资的军需仓库,以供给玉门关一带驻守官兵和过往人员,并断定其为敦煌遗书中所记载的“河仓城”。后来的中国学者对这一说法给予了肯定。1979年9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玉门关外马圈湾遗址及大方盘城遗址的发掘中,出土了数枚与昌安仓有关的汉简,据此推断这座曾被称呼了近百年的河仓城应为西汉时建立的军需仓库昌安仓遗址。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西汉河仓城遗址

昌安仓遗址,位于疏勒河南岸一处凹地中的土台之上,坐北面南,既隐蔽,又防水防潮,现存主要建筑遗址为东西长约150余米、南北宽约17米、基厚近2米、高约8米左右的大型军用仓房遗址。遗址内由两道隔墙将其分隔为三大间,每间均南面开门。四壁除残余部分外,大部均已坍塌。残壁上下部各存有排列整齐的三角形通风孔。仓房周围有两道围墙遗迹环绕,四角均有角墩。近处土岗上还有用于警戒和守卫的烽燧数座。仓房背后,即为古疏勒河河道。当年或借用舟船经疏勒河运送粮食和军需用品。从昌安仓的位置及规模,可以看出这里自西汉至西晋600多年间,一直是西部边塞的一个重要军事物资储备仓库。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河仓城遗址

历史上的玉门关,曾因中原政权和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也曾数度关闭而致丝路中断。最著名的就是东汉时发生的“三绝三通”事件。所谓“三绝三通”,是指东汉王朝在其存续期间于25至124年间、三次从西域撤退,断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丝绸之路也因此而阻断;尔后又三次统一西域,恢复管理西域各国与丝绸之路的曲折历程。从中也反映出维持国家统一局面、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时的艰辛和不易。东汉政权虽然三次关闭玉门关,但在班超、班勇和敦煌太守张珰等的大力建议下,经过朝臣们的激烈辩论,使东汉政权终于明白,为了保持汉朝的稳定,放弃西域的意见是不可取的。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坚守西域30年的西域都护班超年已七旬,告老乞归。他在写给汉和帝的《求代还疏》中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表达了他希望返回故乡的强烈愿望。在班超的笔下,玉门关成为进入中原的标志。在班超于102年返回中原后,东汉政权任命其子班勇为西域长史,于123年4月率军500人出玉门关,经位于罗布荒漠大沙海中的近道(唐时称大海道),前往位于今吐鲁番鄯善县鲁克沁的柳中城屯驻。124年初,班勇发鄯善、龟兹、姑墨、温宿等国兵万余人,击破北匈奴属下车师前部,牢牢控制了丝绸之路,于是西域复通。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玉门关附近的千秋燧

75年春,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2万骑进攻车师后部。守卫这一带的汉戊校尉耿恭,在兵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坚守疏勒城。在外无救兵的情况下,粮食也消耗殆尽,数百士兵仅剩下了几十人。汉章帝得知消息后,派酒泉太守段彭发河西及鄯善兵7000余人,出玉门关,经大沙海前往援救。76年初,戊校尉耿恭与剩余26名军士同援军一道撤出疏勒,仍从大沙海撤至玉门关内。及至抵达玉门关时,耿恭军只剩下13人了。回到洛阳后,耿恭受到朝廷嘉奖。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玉关古道

中原政权对外发展的需要,最终选择了开放玉门关,以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沟通西域各国同中原政权的联系。两晋之后,丝路渐衰,玉门关也随着时局变化,曾两度东迁。第一次是隋唐之际,随着一条通西域的新道――天山北路的开通,丝路旧道少人通行,玉门关遂内迁近300公里,至唐瓜州晋昌县境疏勒河南岸双塔堡附近(今安西县双塔水库一带),唐人大多由此来往于丝绸之路上,1958年淹没在安西县修建的双塔水库中;另一次是五代宋初时,因北宋政权忙于与同辽及西夏争战,无暇西顾,玉门关遂又从安西内迁400余公里,至今嘉峪关西北15公里处的黑山石关峡,至西夏占领河西全境时(1036)方废。但不管玉门关迁至哪里,均被称为“玉门关”,如同后来的海关一样,玉门关就是西域各国进入中原的大门和海关。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河西走廊汉长城

玉门关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边关要地和中原与西域的分界线。出关就进入了陌生遥远的西域地区,进关则回到了中原和自己的故乡。因此玉门关也多成为文人骚客们缅怀咏颂的对象。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多出自唐代,当以王之涣的《凉州词》最为脍炙人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今日阳关

二、阳关

阳关位于玉门关南面70余公里处,两关之间没有长城,只有烽燧相连。阳关关址早已不存,只有一处被称为古董滩的大片遗址,被认为是阳关故址所在。古董滩近旁有一名为“墩墩山”的地方,因存有一座坍塌的烽火台而成为阳关故址的标志。

自玉门关向南80余公里,就是座落在今天敦煌市区之南70余公里处南湖乡境内的阳关,两关之间由长城和烽燧相连。阳关地处玉门关之南,掌控着丝路南道,汉置阳关县和阳关都尉。西出阳关,经茫茫的荒漠、戈壁和广袤的白龙堆雅丹地貌,沿着当时水域面积还相当辽阔的罗布泊北岸到达楼兰,而后或由此北行至焉耆与丝路北道相接,或从罗布泊南岸西南行至伊循(今若羌米兰),而后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且末、精绝、于阗等国,再经皮山、莎车、无雷等,至塔什库尔干,与丝路北道相汇,经红其拉甫山口进入丝绸之路西段。这条通往西域的官马大道被后人称为“阳关大道”。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阳关墩墩山烽燧

阳关关城早已不存,其所在位置,一般都认为是在今南湖乡西3公里的“古董滩”上。其地虽然荒芜空旷,主要景色为沙梁和戈壁,但其东是林木葱郁的南湖绿洲,碧波荡漾、曾因在西汉初年捕获过“天马”而出名的渥洼池就坐落在绿洲之上。一条深邃的河谷,弯弯曲曲地沿着古董滩北缘自东向西延伸。河谷中泉水淙淙,林木茂密,鸟声啁啾,充满生机,为建关置县提供了水利之便。古董滩之上,曾发现了大片排列整齐的版筑房屋遗迹、城堡墙基等。每当风沙过后,人们常常会在沙滩、砾石间发现兵器、货币及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和装饰用品等汉、晋时期的遗物,“古董滩”之名也就由此而来。古董滩西面,有一道较为高大的山岗,一座残破的有阳关耳目之称的汉代烽燧至今屹立,人称墩墩山,成了阳关遗址著名的标志。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阳关古董滩

站在墩墩山上极目西眺,满眼皆是望不断头的茫茫戈壁、条条沙梁与累累雅丹,神秘的古国楼兰就隐藏在远远的戈壁深处。遥想当年东来西往的使节、商团、僧侣、游人,在今天的这片荒漠之地验证过关,见到戈壁之中的南湖绿洲和那一泓碧绿的生命之水,他们的心中该是多么地惊喜!东行的人从此进入河西走廊,再不为旅途中的饥渴担忧。而西行者则由此步入了一个前途未卜的蛮荒之地,黄沙漫漫,戈壁连绵,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乎,阳关也成了众多文人咏颂的对象。其中尤以唐朝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渭城曲》最为著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阳关博物馆张骞像

这首诗一经问世,即成为亲人、朋友间抒发离别之情时常用的唱合之词。至北宋时被乐工改写、配曲并充分发挥,反复唱咏,成为抑扬顿挫的叠唱形式,使离别之人能够尽情抒发胸中深沉的情感和离别的愁绪,诞生了著名的动人心魄的《阳关三叠》,传诵千古!

阳关附近的南湖乡北工村旁,座落着一座几被沙丘埋没的古城遗址,这是西汉敦煌郡所领六县之一的龙勒县故址,为西汉武帝时所置龙勒县治所,位于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旁,地当丝绸之路要道,西南距阳关古址3公里,南距汉渥洼池约5公里。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龙勒城遗址

龙勒城因县南百余公里外有龙勒山而得名,又称南湖破城,北魏时因城南不远处的寿昌海而名为寿昌郡。唐代为沙州所属的寿昌县城,故又称“寿昌城”。古城平面成不规则长方形。城垣残破严重,大多被流沙掩埋,仅在东、西、北三面有断续残垣矗立,最长的一段北墙长约300余米。基宽7米,残高近6米。东门基本为流沙填埋,外露部分尚可分辨出城门及瓮城痕迹。

龙勒古城内沙丘起伏,流沙遍布,城内原有的通衢街市等已无踪影。城内外沙丘上散布有大量陶片、碎砖、瓦砾及箭簇和铜饰件等汉唐遗物。还有一种明显经过加工的黑、白二色小圆石子,据认为系唐代生产专用于进贡朝廷的围棋子。据敦煌遗书《唐沙州地志》残卷和《寿昌县地境》载,当时寿昌城中十分繁华,人口稠密,建有寺庙、学校及社稷坛等,城周有水渠、田地。该县还管理着数十座烽燧和戍堡,管辖范围直到今天新疆且末、若羌及罗布泊一带,有多条道路与各地相通。龙勒(寿昌)城约废弃于唐末。被弃后环境恶化,风沙肆虐,最终演变为流沙安居的处所。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龙勒城遗址

由龙勒古城向南约5公里处,有一处波光粼粼的蓝色湖泊,湖边树影婆娑,水面上水鸟啁啾,在满是荒漠的这一带显得十分抢眼。这就是著名的汉武帝时出了“天马”的渥洼池、北魏寿昌海、今天的敦煌南湖。据载在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从发配到敦煌的一个小官那儿,得到了一匹“天马”。那个被贬的小官叫暴利长,长年在敦煌阳关附近一片湖水浩渺的渥洼池畔牧马,常见有野马来湖边饮水,于是精心设计,抓住野马,谎称是“太一神”所赐,献给了汉武帝,使正在为改良中原马的品种而费心谋划的汉武帝十分高兴,称其为“天马”,特意赋诗《天马歌》颂之: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志倜傥兮精权奇,鉨浮云兮晻上驰。

体容与兮赲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古城夕照

意思是说,他所尊崇的天帝“太一神”赐予我天马,飞奔时流着赤色的汗,马的神态奇谲非凡,踩踏着浮云奔驰,驰骋时可以超越万里,只有天上的龙方能与它为友。这对于渴望得到良马装备汉军反击匈奴的汉武帝来说,是最好的礼物。渥洼池从此以出产“天马”、“龙种”而名闻天下。从那时至今,这里一直波光粼粼,滋润着阳关一带,成为西行旅人在进入罗布泊前重要的绿洲和补充饮水的地方。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白虎关遗址

三、白虎关·星星峡

在汉代,人们从中原地区进入西域时,必须经过敦煌附近的阳关、玉门关,分别进入丝路中段南道和北道,前往楼兰、龟兹等地。到了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由于这两道时常受阻,使节、商贾们便在南、北道之北又开辟了一条新道,史称“北新道”。唐初,河西政局不稳,朝廷便下令禁止人们西去,并将汉晋时代的玉门关内迁至今安西双塔水库一带,并在这个新的玉门关以西筑起了警戒的烽燧,设兵防守,其中较大的一座位于安西县城西北48公里处的山岗上,俗称白墩子。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白墩子遗址(白虎关)

白墩子所在地为丘陵地带,在这一带平坦的戈壁中显得十分突兀。丘陵中一座较高的山岗上,屹立着一座高大的烽燧,民间多称其为白虎关。烽燧为夯土版筑,外包土坯,宽4.5米,残高8米。烽燧被一座长30余米、宽10余米的坞院环抱着,坞墙基本完好,基厚近2米,高约5米,墙头雉堞犹存,坞墙的南、北两面有门,院墙的近旁,尚有一些清晰可辨的建筑遗迹。北墙外面山岗之下,一泓碧水荡漾的清泉,将这里装点得如同南国水乡。泉水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泉水四周芦草茂盛,水中鱼虾浅泳,引得众多水鸟翔集水面。鸟声低鸣,唱合作答,啾啾之声不绝于耳,使人顿时忘却了身处戈壁深处。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白虎关下旺盛的泉水

从烽燧的顶端举目四顾,白墩子周围山川戈壁尽收眼底。丝绸之路北新道即从烽燧旁经过。以丝路古道为基础修建的甘肃至新疆的公路312国道逶迤东来,从关旁经过。按照地形等推断,这座烽燧应该是唐代西出玉门关后的第一座烽燧,也即唐玄奘西行偷越玉门关后遇到的第一座烽燧和取水之处。当年的玄奘看到白墩子守卫森严,只好等到天黑再到泉边取水,但守关的士兵还是发现了他,并向他连发两箭,差点射中他的膝盖。玄奘连忙大呼:“请不要射箭,我是唐朝来的和尚!”随后,他随士兵进关听凭发落。幸运的是,白墩子校尉王祥是个佛教徒,他对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迹十分敬佩,不但不为难他,还请他休息,并为他备足了干粮和水,亲自送玄奘出关远行,指点路径,直走出10多里地之后,才依依不舍地洒泪而别。玄奘由此沿着丝绸之路北新道进入西域。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白虎关遗址

在当地民间还盛传这样一件事:唐朝名将薛仁贵,在与吐蕃的作战中兵败瓜州,率将士退守白虎关,并在此为国捐躯。清代还曾在白墩子之侧修建起白虎庙,庙中供奉着薛仁贵的塑像。其实,薛仁贵之所以名闻西部,主要是因为他在公元662年平定西域突厥之乱时,连发三矢,射杀了三人,致使“敌气大摄,皆降”,创造了“三箭定天山”的神奇,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而薛仁贵败于吐蕃,则是公元670年发生在青海大非川的事情,应与甘、新交界处的这座白墩子毫无瓜葛。到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段战事,却与这里相关。1937年4月,从祁连山中撤退出来的红军西路军余部,攻打安西(今瓜州)失利后,在这里同追击的马步芳军进行了最后一战。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残存的白虎关烽燧

由白墩子再向西行80多公里,就到了甘肃与新疆交界的地方,危崖千仞、一线中通的著名隘口——星星峡就座落在这里,它的最窄处仅有40余米。茫无边际的大戈壁好像特意留下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通道,使星星峡自然成了当年丝绸之路由中原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当然也就成了这条丝路古道上著名的咽喉要地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是内地前往新疆的重要关隘。由内地前往新疆的人员,必须在这里接受新疆守军的盘查后,方能决定去留。1937年5月初,征战河西走廊幸存下来的红军西路军余部,在李先念等率领下到达这里,受到陈云、滕代远等中央代表的迎接,从这里进入新疆,从此转危为安。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甘肃通往新疆的著名隘口——星星峡

四、嘉峪关

酒泉之西20余公里处,是河西走廊的一个咽喉之地。南面是祁连山的支脉陶赖南山及发源于青海最终汇入黑河的最大支流陶赖河;北面是走廊北山山地中一组较大的山系黑山。两山之间形成了一个10多公里宽的峡谷地带,俗称嘉峪塬,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古称“河西第一隘口”,自古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自汉以来就属于酒泉郡防务的重要地段。汉设玉石鄣,五代有天门关,但都是有关无城。到了明洪武五年(1372),征虏大将军冯胜平定河西,选中此处置关隘,筑土城,命名嘉峪关,驻兵防守。弘治七年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嘉峪关之晨

(1494),为了防备西域蒙古遗族的不时袭击,明朝关闭嘉峪关,绝西域贡,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了嘉峪关关楼,三层三檐,雕梁画栋,殊为壮观,上悬“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幅匾额,不久又扩大了关城规模,使原先的土城面貌大为改观,同时也大大增强了防卫功能。嘉靖十八年(1539),尚书翟銮视察西北防务时,认为嘉峪关为“河西第一隘口”,遂上书皇帝,进一步加固关城,并将长城修筑至嘉峪关,南至陶赖河边,北到黑山峡口,与关城连成一体,共同组成了一道完整、坚固的防御体系,成为西北边防护佑丝路交通和河西走廊的巨大屏障,形成了明代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宏大规模。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明长城的西端终点嘉峪关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及城墙、城壕及其他附属建筑组建而成。城墙为黄土夯筑与土坯垒砌而成,高9米多。城内有斜坡马道与城墙顶部相连。内城是关城的心脏,周长730余米,面积3万余平方米。城内设有军事指挥机关游击将军府和检验出入关“关照”的巡检衙门等。内城东、西门外各有瓮城一座,西门瓮城外又有一道“凸”字形的砖砌围墙,俗称罗城,中间开门,门外顶端刻有“嘉峪关”三个大字,为嘉峪关西去东来之正门。整个内城又被全长1200余米的外城所包围。外城城墙残高4米左右,好像内城的围墙一样,与内城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务系统,保护着内城的安全。城内建有文昌阁、关帝庙和戏楼等建筑,此外还有店铺、饭馆和驿站等。城墙之外另有一道深约3米左右的壕沟,成为护城的第一道屏障。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万里长城第一墩

在北距嘉峪关7.5公里处的讨赖河边,有一座残高7米,边长14.5米的明代烽燧。烽燧屹立在讨赖河北岸80余米高的悬崖之上,瞭望着曾经有游牧民族时常出没的河对岸祁连山余脉。因其为明代万里长城西边的终点,又是自嘉峪关向东起步时的第一座烽燧而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墩”。

嘉峪关作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一直被人们誉为西北边防的“锁钥”、“要隘”和“天下雄关”。明时虽然将对外联系的“海关”内移,但丝绸之路并没有关闭,西方各国如波斯、大食、印度、阿富汗、花剌子模等仍然连年遣使,前往中原朝贡送礼和通商,明朝也不断派出使节出使各国。东来西往的使节、商团,均有肃州官员负责审理和接待,嘉峪关则核准相应“关照”,予以放行或阻留。永乐年间,前来中国的外国使团人数越来越多,明王朝遂命肃州官吏及嘉峪关“海关”严格审查和限制外国进关人员,以减轻外交使团过多给京城和皇帝“御赐”造成的负担。直到清康熙西征之后,疆域扩张至汉唐旧基,嘉峪关方失去它“边塞要口”的意义,逐渐衰落下来。成了过往人员前往凭吊的古代遗址。最著名的当属林则徐当年流放伊犁路过嘉峪关时所写下的诗文:“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谁道崤函千古险,回首只见一丸泥。”从那以后,嘉峪关几经兴废,几度毁弃,直到1990年,才将部分坍塌和拆毁的城楼及关墙等全部修复,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嘉峪关之夜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嘉峪关市新城公社的两个牧羊人,在经常放羊的戈壁滩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座古墓。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魏晋时期地下画廊的真面目。原来他们所发现的是一座布满了画像砖的古墓葬。墓葬属于魏晋时期,墓室为砖砌,室内大多用彩绘砖装饰。砖画内容以表现魏晋时期(甚或就是五凉时期)河西人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艺术生活为主。在寂静无声的墓室中,砖画上的人们却仍然延续着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他们或林间放牧,或农业生产,或马上狩猎,或杀猪烤羊,或采桑摘麻,或宴饮歌舞,或吹箫弄乐,或仪仗出行……画像砖好似一座庞大的地下绘画资料馆,将当时河西人安闲自得、充实丰盈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记录下来,使今天的人们能够通过它判读和感受到1600多年前河西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尤其是5号墓中一幅手持信物、策马疾驰的“驿使图”,被认为是中国邮驿史上珍贵的形象资料,1982年被邮电部制作成小型张纪念邮品。后经考古人员的辛勤探查方才发现,像这样的砖画墓,在嘉峪关下的那一片戈壁滩中竟有上千座!其考古和旅游价值不言而喻。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画像砖“驿使图”

1972年至1979年,文物部门发掘了其中的13座。墓室多模仿墓主人生前居住过的世家豪宅,以干砖垒砌,并多嵌镶壁画砖,共出土了660余幅,其中以6号墓为最,有132幅之多。6号墓分前、中、后三室,从墓门至后室.满布壁画砖,大部分是一砖一画,也有数砖一画的。画工通过几块砖上的内容,前呼后应,表现出一个主题,如同今天的连环画。壁画砖内容丰富,主要有放牧、农耕、采桑、养蚕、狩猎、屠宰、出行、宴饮、博弈、奏乐、舞蹈、庖厨、梳妆、布帛、服饰等等,为研究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情况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画面通常有36厘米长、17厘米高,普遍用白土粉涂底.外勾红赭色边框,先用土红色起稿,然后用墨线画出轮廓.再施以赭石、朱红、石黄、浅绿等色彩,呈现出热烈明快的色调。笔法粗犷,简洁活泼,气韵生动。线条运用熟练,虚实相间,南于动感,设色简单,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构成了河西地区豪放雄健的绘画艺术风格。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画像砖“出行图”

站在今天的嘉峪关城楼上向下俯视,昔日的丝绸古道早已为宽阔笔直的312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和钢铁大动脉兰新铁路所替代。源源不断地汽车、火车从巍巍嘉峪古关旁东来西往、川流不息,把内地同西部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1958年,由于嘉峪关南祁连山中镜铁山铁矿的发现,国家 “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铁公司”在嘉峪关旁的戈壁滩上拔地而起,迄今已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世界著名的钢铁联合企业。1965年,国家批准成立嘉峪关市,使古老的嘉峪关旁又耸立起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与关外不远处著名的玉门油矿、中国最早的核工业基地四零四厂和地处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以“酒泉”命名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交相辉映,让“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的古老民谚成了永远地过去。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嘉峪关外

五、肩水金关

肩水金关遗址,位于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大湾城北约8公里处的黑河东岸,是汉朝初年在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惟一关口。南面是北部都尉和肩水都尉,北面是居延都尉,肩水金关正好承上启下,如同走廊北部的一道“锁钥”,掌管着进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门户,拱卫着南部不远的肩水都尉府和肩水侯官等屯戍重地。取名金关,即有“固若金汤”之意。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肩水金关附近的地湾古城

肩水金关由于时间久远,早已坍塌。但考古工作者在貌似荒漠的金关遗址进行了认真的发掘后,仍然查清了它的形制:金关系一颇具规模的坞堡式建筑。由关门、坞堡和烽燧等几部分组成。最高处为西南角残存的烽台遗迹。坞堡门内有迂回夹道,两侧有住室、灶房、仓库、马厩等,中为院落。坞门是两座对峙的长方形夯筑土楼,底宽6米。残墙最高1米多,厚1米,门道宽5米。关外门楼两侧向北有土坯筑残存20余米的关墙遗迹。关墙外还有斜插进土层中用于防守的木制尖桩遗迹,俗称“虎落”。1930年,由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领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出土汉简近千枚,居延汉简从此闻名于世。1973年,古居延地区划归甘肃省管理,省博物馆组织的“居延考古队”再次对金关进行了发掘清理,又获汉简11000余枚、出土货币、各类武器、工具、农具、竹木器械、各类陶器以及木器、竹器、漆器、丝麻、毛和衣服、鞋、帽、渔网等千余件,还有启信、印章、封泥、笔、砚、尺、木板画和麻纸等。其中数枚简上,清晰地记有“肩水金关”和字样,揭示了金关的真实面目,从此名扬海内外。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肩水金关模型

《丝路中国》(11)河西走廊上的长城名关

标有“肩水金关”的汉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