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造林時如何提高成活率——杉木速生豐產林苗木處理和栽植技術

杉木造林時如何提高成活率——杉木速生豐產林苗木處理和栽植技術

杉木速生豐產林在造林中苗木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同時栽植也需要一定的技巧,這兩項工作做的好不好,直接影響到杉木造林的成活率高低,關係到今後的速生豐產,下面給大家分享杉木造林中苗木處理技術和栽植技巧。

杉木苗栽植前處理技術

調運回來的杉木苗,需要進一步處理,才能滿足栽植需要,同時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其中包括提苗分級、打漿裹根、假植保護。

1、提苗分級

調運回來的杉木苗木大多良莠不齊,攙雜一些損傷苗、弱勢苗,需要進一步篩選分級,剔除損傷苗、弱勢苗,同時對大小不一的合格苗也需分類整理,大苗種植到山腳、溝谷、緩坡等土壤深厚的地方,小一點的苗木種植在土層較薄的崗地、陡坡,以利於苗木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

杉木造林時如何提高成活率——杉木速生豐產林苗木處理和栽植技術

2、打漿裹根

提苗分級以後的合格苗木需要打漿,通過泥漿保護杉木幼苗稚嫩的毛細根。

可利用農村較大的木盆,陶缸或者直接在山腳挖坑,放入挖取的黃色壤土,加水攪拌成泥漿,也可加入數勺磷肥,充分攪拌均勻,使泥漿呈粘稠狀。

將分級挑選好的合格苗根部放入泥漿中,左右前後晃動,使苗木根部均勻裹上泥漿,注意拿出苗木時,苗木側根需要能夠自然展開,不能展開是泥漿過稠,需要加水稀釋;苗木根系粘不上泥漿是泥漿過稀,需加黃土增稠。

3、假植保護

苗木當天能夠栽植完的不需考慮假植,如果苗木較多,當天栽植不了的,需要就地尋找廕庇的環境進行假植,確保苗木不至於失水,影響成活。

假植時,先行開挖深約20公分斜溝,將裹漿的苗木根部向下均勻斜放入溝內,再挖土覆蓋苗木根部,形成第二行淺溝,再次放入苗木,依次將苗木假植完畢,可覆蓋稻草或遮陽網,防止烈日考曬,天氣持續晴好,需沿根部澆水保溼。

杉木造林時如何提高成活率——杉木速生豐產林苗木處理和栽植技術

杉木造林栽植技巧

1、整地挖穴

杉木造林,造林地一般在頭一年就要清理準備好,以方便春季植苗造林。

◆清理造林地

造林地的清理主要包括清除乾淨地表的雜灌、茅草,可以在防火期前全面砍倒,申請煉山最佳。

目前不提倡燒除法清理造林地,但個人偏向於在防火期前燒除,既可徹底清理草灌,便於栽植,還能改良土壤,殺死蟲菌,又能增加土壤肥力,一舉三得。

◆挖穴

在皖南山區,無需提前挖穴,因為皖南山區坡度較陡,雨水又多,挖穴以後,一經下雨,肥沃的壤土便被沖刷殆盡,既不利環保,也影響土壤肥力,所以都是採取即栽即挖的方式,挖穴栽植同步進行。

在一些丘陵崗地,多采用機械整地,挖掘機直接翻土平整,土壤疏鬆,也無需挖穴。對於不採用機械整地的丘陵崗地,可以提前挖暗穴,即挖開坑穴,先行填埋表土,再填底土,形成看不到坑穴的暗穴,來改良土壤,確保肥沃的表土不被雨水沖刷流失。

杉木造林時如何提高成活率——杉木速生豐產林苗木處理和栽植技術

2、造林栽植

杉木栽植時需要根據局部土壤狀況,選擇用苗,同時注意以下事項。

◆土壤深厚的地方選用大苗

在局部土壤深厚的山腳、緩坡、平坡選擇較大的苗木栽植,苗木大,根系深,這種地塊栽植不會窩根,成活好,生長快。

◆土壤淺薄的地方選用小苗

在土層較淺薄的山崗陡坡,需要選擇較小的苗木栽植,小苗根系短,易於種植和成活。

◆適度深栽,掩埋根頸部

杉木屬於萌芽力較強的樹種,通常在根頸部易萌發萌條,形成多幹和叢生狀,因此栽植時需深栽,將苗木根頸部深埋土中,避免光照誘發萌條,能減少除萌用工和提高苗木後期長勢。

◆苗木栽植"不反山"

最後還要注意,有些杉木苗木梢頭彎曲,栽植時需將彎頭方向朝山腳,這是農民朋友常說的"不反山",種植成活以後,會因山谷長期刮谷底向山頂的穀風順直苗木,不會出現歪斜倒伏現象。

杉木造林時如何提高成活率——杉木速生豐產林苗木處理和栽植技術

以上是杉木速生豐產林在造林時苗木處理和栽植技術,希望對熱心杉木種植的朋友有幫助,同時也歡迎杉木種植戶留言探討,共同提高杉木豐產技巧!#谷豐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