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農村人 常用的飯甑,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

飯甑,簡稱甑子,是我們這裡的農民蒸糯飯時常用的一種工具,如打餈粑、做陰米,都需要用甑子將糯米蒸熟,以前我的父親就是專門製作這種工具的。

甑子看似簡單,其實製作起來非常難,一般的木工師傅是做不起來的。用料選擇老杉木蔸,將圓木鋸成大小均勻的木塊,再用斧頭將木塊砍成竹澗的形狀,用刨子刨光。

農村人 常用的飯甑,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

由於甑子的形狀是腳窄頭寬成圓形,製作過程必須精蜜細緻,不能有半點馬虎,每塊木板大小必須均勻,若有一塊不達標,整個甑子就呈橢圓形,影響外觀。

而且木板與板之間必須緊密、平整地連接在一起,不能有一絲絲的空隙。要是留下空隙,甑飯時就會漏氣,從而影響到米飯的質量。

農村人 常用的飯甑,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

新甑子做成後,先不要馬上就拿來甑飯吃,先用一口大鐵鍋加入清水,將木甑放入鍋內,加入金竹葉,猛火煮上一兩個小時,謂之收木騷。若缺乏這道工序,新甑子蒸出來的米飯有股木騷味,很難吃。

蒸米飯的過程也很簡單,一般農村人都會。先將糯米浸泡一兩個小時,然後瀝乾水,將糯米舀入木甑子裡,甑子腳先要墊一塊瓜瓤,因其透氣性較好。

農村人 常用的飯甑,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

然後將木甑子放置鐵鍋內加水,甑子上蓋,猛火蒸上氣,用筷子將米飯插入幾個氣孔,直接從面上插入到甑子腳。然後蓋好再蒸一段時間,蒸熟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