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慶沃爾沃基地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建立在大慶的沃爾沃基地

沃爾沃汽車大慶工廠位於大慶市高新區,佔地面積83萬平方米,擁有衝壓車間、焊裝車間、塗裝車間、總裝車間及質檢中心、獨立試車跑道、獨特外部環境試驗艙等相關附屬設施,一期規劃年生產能力為8萬輛,視未來市場需求,二期年生產能力為20萬輛,是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汽車事業後全球化佈局的重要棋子。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股東結構

沃爾沃汽車大慶基地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將嚴格遵照全球採購、全球同一質量標準、全球研發體系和管理標準,採用全球領先的車身結構、智能焊接系統、環保內飾材料、噴漆工藝、工廠設計等確保產品全球一致的卓越品質,並嚴格保護工廠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和工人健康。同時,大慶工廠實施高於國家標準的環保標準,是對公眾和社區都充分環保的工廠之一。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沃爾沃車間

2013年,第一臺沃爾沃國產車型正式下線,亞太沃爾沃S60L的登門入室,不僅預示著沃爾沃將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衝擊市場,同時,沃爾沃在華工廠也宣告正式啟動。與位於成都的SPA 60系生產製造基地不同的是,全新一代SPA 90系,也就是全新S90L將由此次探訪的大慶工廠製造,其中S90、CX90等車型也由大慶基地生產。

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輕哈汽車

一汽哈爾濱輕型汽車有限公司(原哈爾濱輕型車廠)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全資子公司,輕卡和皮卡生產基地。公司佔地面積40.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現有員工3384人、各類設備1791臺套,總資產5億元。現有生產線25條,年生產能力6萬輛。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控股情況

2000年,在中國一汽的統一規劃下,完成了換代產品解放牌CA1041、1047系列輕卡的換型工作。2002年開發並投放市場的CA1031/1037系列輕卡,為企業贏得新賣點。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輕哈生產的商用車

2007年,公司完成了中國一汽L501產品的開發試製工作,以全新的底盤設計為基礎,配合全新駕駛室的CA1032PK26、CA1042PK26L2 、CA1062PK26L3、 CA1082PK28L5 系列輕卡完成生產準備。

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曾經傲視群雄的哈飛

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為中國微型車製造和研發的奠基者和先行者,是中國汽車骨幹生產企業和研發基地。公司包括哈飛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兩大生產製造基地,現有職工7000餘人,公司佔地面積128萬平方米,公司汽車生產能力為40萬輛/年。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哈飛控股組成

公司主要產品有哈飛中意V5、駿意、路尊小霸王、民意等微型客車與貨車系列,路寶微型轎車系列,賽馬、賽豹經濟型轎車系列及新能源汽車。哈飛路寶、哈飛賽豹榮獲“中國汽車自主創新成果大典集成創新獎”。哈飛賽馬轎車榮膺“中國汽車自主創新成果大典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獎”,哈飛民意連續兩年被J.D.Power評為微客市場新車質量冠軍。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哈飛新路寶

作為國家“863計劃”課題項目,賽豹純電動轎車在美國高速公路保險協會(IIHS)NCAP正面40%偏置碰撞測試中成功通過,成為國際上第一輛成功完成該項試驗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純電動轎車。

黑龍江龍華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龍華工廠

黑龍江龍華汽車有限公司,隸屬聯孚集團,是以客車為核心,以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為戰略業務的新興汽車公司。公司總投資24億元人民幣,總佔地面積668000平方米。項目採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戰略方針,分步推進。項目一期佔地25700平方米,設計生產能力為1500臺傳統公交客車、客車及專用車;規劃二期立項生產100萬臺套電動汽車專用電機及控制器,規劃三期立項生產100MW太陽能光伏組件,並在原傳統汽車產品生產公告基礎上,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公告,將太陽能與傳統電池的電——電混合動力新能源電動客車、公交車產能擴大到10000臺。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龍華薪資結構

其母公司上海聯孚新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孚集團”)是由中國汽車被動安全系統創始人張根發先生投資建立的新型高科技新能源產業集團,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含新能源整車(客車、物流車、專用車等)、專用電機電控以及太陽能組件。

中國各省分乘用車企業介紹——黑龍江篇

電動大巴

結束語

黑龍江的汽車企業規模小,產品種類有限,生產的汽車以中低端車為主,隨著東北經濟的落寞曾經的微車霸主——哈飛汽車也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走下銷量的舞臺,全國車企數量雖然眾多,但是也在逐漸的進行市場洗牌,小型汽車企業也在一步一步的被大企業給收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