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壽命如何?用車成本是否比燃油車更低?

小小嫻


我是純電動車主,座標北京,已經開了快3年了,里程31000km,車型是2016款第一批吉利帝豪EV,電池容量45kWh,標稱續航253km。壽命嘛,不敢說,廠家只提供8年12萬公里電池質保,至少保證500次完整充放電循環後容量衰減不超過10%,現在大約使用了110次循環,開到12萬公里肯定是問題不大。但就算沒這麼大衰減,賣車時的殘值率也是慘不忍睹,沒辦法,買這車就為個京牌,不限行也不過是副產品。

要說用車成本嘛,對我個人來說,充電費用從買車到現在才花了不到1000塊錢,前期有買車時送的電卡,先後幾次一共送了我將近3000塊錢(買車666元、店內兩次活動共送了1300元、參加續航比拼得800元,後來我自己裝了充電樁,這筆錢還剩下200多呢,留著到公共充電樁應急用。

有自己的充電樁終於開始了自掏腰包充電了,不過4毛7一度電的價格依然不貴,冬天一公里最多不到2毛錢,是家裡油車的1/3,春秋天一公里不到8分錢。然而這種低成本只能建立在有自己充電樁的前提下,如果在公共樁充電,北京國電的充電樁白天是1.5-1.8元一度電(早7到晚11),其他民營充電樁和外地國電經常有超過2元的充電樁,按我的車冬天百公里22度電來算,每公里電費超過4毛,比很多燒92油的十幾萬元家用車還貴,根本就不省錢。
保養方面,電動車也確實沒什麼費用,沒有機油機濾,換的最頻繁的只有空調濾芯,半年或1萬公里一次,35元就能買到過濾PM2.5的HEPA濾芯了(實測有效)。再往後就是剎車油、齒輪油、冷卻液,這些的更換週期都比較長,6萬公里下來也就2000元左右。

雖然用車期間成本不一定高,但是架不住使用週期首尾的成本高啊,售價貴(對,補貼完了依然貴),3年以上殘值率不到20%,總賬算下來其實比同級別燃油車成本還要高,同時對大部分人來說,還要承受充電站排隊、充電樁故障、不敢開暖風、不敢跑長途等各種限制。我買這臺車,純粹就是為了京牌,為了有輛車開,要知道,現在連買電動車都要排到2026年才能拿到購車指標了。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用車成本在有電環境下(指有自己的私樁),使用成本基本上是傳統能源燃油車的十分之一(含常規保養)。目前甚囂塵上的所謂換電池相當於購車價的說法,純屬臆測,想當然的換電池價格高。的確,以我購置的比亞迪宋EV300為例,車價二十萬,電池十萬出頭。一旦更換,是花費不菲。可是,正常使用,比亞迪是保修的。在車輛的全壽命週期內,私家車用途下!消費者是沒有可能將車輛電池開出更換條件的。如果是質量問題,動力電池是免費更換的,免費,免費,免費,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用臆測,我自己換過,免費!

以出租車使用狀況為例,四十萬公里電池衰減在20%內,完全可以接受!試問有哪家的私家車用到了四十萬公里還沒換車的。

至於所謂泡水導致的動力電池損壞,從任何角度看,都不因歸罪與新能源純電動汽車質量不行。換個角度看,有哪個品牌的傳統能源汽車泡水了可以不花錢換髮動機的?

至於日常使用中的常規保養,則更是低到地板!不過,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四S店,對於新能源汽車該做什麼保養大體上也是蒙圈的,以我自己為例,到四S店去做三保了,四S的售後服務人員,還不清楚到底該做些什麼項目!剛做完的三保,想來想去湊了幾個項目,四百來塊錢!

三萬公里換剎車油,我個人覺得是沒有必要性的,更換空調濾芯,倒是換就換吧!畢竟對車內空氣好些,我經常在車內抽菸,反正便宜,那就換吧!

這一點,希望新能源汽車廠商儘早做出改善,對四S的服務人員多做培訓!

綜合來看,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日常使用成本,在有電環境下,基本上是傳統能源汽車的十分之一!不是有個段子說的:有私樁出門,小黃車太貴,還是開純電動汽車吧!這是事實。


稻粱謀-04


我們先聊聊燃油車的成本,只能是個大概,不一樣的人,車使用情況不一樣,就按一年2萬公里去算,以一輛每公里5毛來說,總的燃油費用是一萬塊,全合成機油一萬一保養,算你每次500,那就是1000塊錢,粗算下來一共是11000,那麼6年就是66000,因為都要保險,我們保險就忽略不計


再來說說新能源的電池壽命,正常這個沒有定論,主要還是看電池質量,不同車型,電池壽命不一樣,我們就按6年壽命來算,而更換一次電池,就目前的形勢來說還是比較貴的,幾萬到十幾萬不等,主要還是看車型,那麼我們就按5萬來算,而對於新能源說的一公里6分算,兩萬公里就是1200,6年就是7200,總的費用就是57200

對比來說,偏差其實不大,如果現在新能源電池是這個價格的話,而電池未來肯定是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好的,但是這個未來的事情誰都說不準,萬一以後出了什麼其它的能源都不一定,所以只能按現在情況來說這個問題,個人看法而已,有什麼建議,可以討論,不喜勿噴!


二棟803


表面上看來,新能源汽車可以享受國家補貼,免購置稅,還節能環保,確實買車和用車成本都要低於傳統燃油車,但其實電動車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1、續航里程問題,現在的電動車續航里程普遍較短,市區代步還可以滿足,但是跑長途就不太方便了。畢竟充電樁沒有加油站那麼普遍。如果在高速上電量較低錯過了一個服務區,那能不能撐到下一個服務區全看造化。萬一扔半路上,還要找拖車,既耽誤時間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長途出行的成本。



2、充電普遍比較慢,即使是快充也比傳統燃油車加滿一箱油要慢很多,出行是比較耽誤時間的。電池壽命方面其實不用擔心,假設說電池充電1000次才會衰減到80%,每次充電可以跑300公里,那也就是說跑30萬公里才需要更換電池,一般家用車可能用不到這麼久。不過如果真的用到了這麼久,出了質保期,更換電池的費用可能比新車還要貴。

3、現在的電動車技術還不夠成熟,電路方面小毛病比較多,即使是在保質期內免費維修,老往修理廠跑也很麻煩還耽誤時間。另外現在的電動車修車基本上只能在4S店,維修費用很高,而且電動車電子元件比較多,也都比較貴。如果發生以外事故,修車花多少錢肯定是4S店說了算,宰你只能受著。


車動態


新能源汽車目前循環重放次數最長的類型是磷酸鐵鋰電池,平均值達到2000次衰減可控制在30%以內;其次是乘用車使用最多的鎳鈷錳、鎳鈷錳酸鋰、鈦酸鋰等三元鋰電池,這些類型的電池技術良莠不齊平均只能控制在1000次重放/30%以內。

有這組數據使用成本就可以大致計算了:

  • 乘用車A0級10萬左右的代步車動力電池容量平均在43kwh,續航里程平均350公里左右;

  • 家用代步車日均行駛里程以50公里為標準,平均一週充電一次(慢充);

  • 年均行駛里程以1萬公里計算,其中2000公里為高速快充約等於慢充10次損耗;

一年中快慢充次數約在60~65次之間,按照年均1萬計算十年車齡左右電池組損耗能控制在15%~20%,超過15年才能達到30%的限值損耗率。

得出這組數據主要為說明國標質保8年或/12萬公里對於一般家用車而言意義並不大,但家用車的平均換車週期也在6~8年;在車輛的首次用車週期內並不會受到續航里程的嚴重影響,只是出手二手車的時候買家會因為電池質保的過期而有焦慮導致評估價偏低。

  • 解決這一問題車主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選擇無限制提供電池終身質保的品牌,至於是哪個品牌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麼用車成本可能最大的開支是可以節省的但選不選擇是自己的權利,鋰電池現在的均在在1.7元/1kwh(包括工時封裝),40kwh的電池組理論價格是6.8萬但終端報價並不一定會這麼低,去除二手電池的回收價之後還會有較大的成本。

至於用車成本當然是很低的,新能源汽車可以申請專用峰谷電錶,夜間充電0.3元、日間充電0.6元/1度,正常家用車多在夜間充電每公里電耗費用能控制早6~9分錢,燃油汽車目前沒有能做到的。

維保電機電池電控只需要檢查不需要維修,壞了直接換總成,保養項目遠低於燃油車的三油五液,這點也是節省成本的優勢。


選擇對的車型、有建家用樁的充電條件,電動汽車確實會比燃油車用車成本低很多,但要對續航里程有明確的認知,這種車現在就適合城市短途通勤,或者有非常優秀的里程規劃能力也可以實現遠途駕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新能源汽車電池分為幾類,比如我們熟知的鋰電池,一般用在電動自行車上的鉛酸電池,還有燃料電池等很多種,不同的電池壽命各不一樣。

而鋰電池又有三元鋰、磷酸鐵鋰、鈦酸鋰等種類,不同種類的電池壽命也不一樣。

所以新能源汽車壽命這個問題,並不能一概而論。

以我們熟知的純電動汽車為例,目前乘用車通常使用三元鋰電池。單個的三元鋰電池的充放次數可以達到2400次左右,如果3天滿充滿放一次,壽命可以達到20年!但我們使用的並不是單個的電池,而是很多電池組成的電池包。

實際上很多個單體電池組成電池包之後,由於電池一致性與電池管理程序(BMS)的問題,壽命將急劇下降到1000次左右,也就是大概10年,但實際使用中由於各種原因還要再少一些,因此我們往往會聽說電動汽車5、6年之後就衰減得不能用了。

另一種鋰電池,鈦酸鋰電池,也就是格力董小姐旗下銀隆汽車的壓箱底的寶貝,充放次數達到了駭人的2.5萬次,簡單折算一下就是200年,嗯.....但是這種電池的能量密度很低,因此不被主流廠家使用。

鋰電池在說壽命的時候一般是用充放次數,而另一種技術,燃料電池,則直接使用運行小時數來衡量。

目前國內燃料電池壽命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00小時,大連化物所的燃料電池得到的5000小時是代表了目前國內的最高水平。3000小時是什麼概念呢?一般私家車每天大概開1到2個小時,平均算1.5小時好了,3000小時的壽命折算下來就是5年半。

國外先進技術的燃料電池壽命平均水平已經超過了7000小時,正在向9000小時逼近。甚至目前已經有燃料電池大巴正常運行超過2.5萬小時的報導。

行業內也有一些企業標準,如戴姆勒-福特聯盟,給燃料電池系統壽命定下的指標是6000小時,換算下來大概是11年。

以上就是關於電池壽命的回答。


氫雲鏈


其實討論問題都是應該在適應範圍內進行,電動車購買到底合適不合適,確實是因人而異的事情。電動汽車作為我們國家倡導的發展方向,以及各大科技公司大力研發的趨勢來看,應該是在未來幾年面臨重大突破的階段。但是在目前階段,購買電動汽車還要有一些對自我現實條件的考量,首先是充電便利性的要求,如果你不具備家庭自我充電的條件,對於購買電動車就是最大的硬傷,基本可以確定目前從經濟角度來看,你不適合購買,因為不管從使用成本和使用便利性都不能對燃油車產生任何優勢。其次,就是考量使用地區和性質,如果你使用的地區在位於北京緯度更高地區,建議謹慎購買,漫長的冬季,低溫環境是對電池技術最殘酷的考驗,取暖對於電力消耗簡直是無情的索取。至於使用性質,就是考慮里程焦慮的問題,較長路途和跨地區流動性使用者,電動汽車的l劣勢凸顯。最後強調的就是殘值,面前在沒有科技突破電池成本較高的情況下,應該做好較長時間使用這臺車輛的準備,因為二手電動汽車的殘值是很傷感的問題。如果上述問題您都不在考量範圍內,或者必須有一輛新能源汽車才可以獲取當地牌照,那麼出手購買吧!


逆光夏花9


純電動汽車在使用上是否比燃油車更經濟?個人感覺這個問題,目前還很難講。

對於家庭中只有一部車的家庭來說,個人感覺純電動的經濟型不是很理想。因為純電動的車子會在生活中給你帶來很多限定:長途不太敢想了,充電是否方便等……其實這些都是有隱形成本的,只是容易被我們忽略掉。雖然油錢和保養費用會省下一部分,但是車子價格我們也要提前多支出很大一部分的。

如果家庭中不止一輛車子,可以考慮幾萬塊買個小型的純電車子,上下班,買菜,接送下孩子,方圓50公里內浪一浪也是不錯的。


莫急1980


瘋狂車說來聊聊和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先看看用戶在購買電動車時大部分商家都會表示說電動車電池使用兩三年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實際中我們發現,電動車電池根本用不了那麼長,大部分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就必須換掉,是電池質量不好嗎?還是其他原因呢?再說,用車成本真的會比然後車少?今天咱們就來聊聊。

首先看看電池的類型才能更好判斷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電池一般有兩種:鉛酸電池和鋰電池。

鉛酸電池壽命按照電池容量衰減到原容量的20%,一般的話應該是完全充放270次左右,壽命大概是一年半左右,如果騎行路程短的話,可以使用3年左右;


而鋰電池有著嚴格的充電次數,一般會在900-1300次左右,壽命在3至5年。但鋰電池和鉛酸電池充電截然相反,需要用盡後再充電,電池長期不用時,需隔兩個月充飽一次,以防電池保護,並延長電池壽命。

再來看看大家最為關注的成本使用問題

  • 電費vs油費

燃油車:百公里的平均油耗為7L左右,按每升7元計算,每公里的費用大概是0.49元。

電動車:電動車日常使用起來,由於電池壽命,使用環境,加上空調的消耗,百公里的平均耗電量遠沒有官方宣稱的好,大概為25度。而電費又是因地而異。到了冬季之後,使用1年以上的電動車壽命就會大大減少,成本自然會直線上升。

  • 充電計算

充電樁執行的是峰谷分時電價,價格為峰時(1.0044元/度)、平時(0.6950元/度)、谷時(0.3946元/度)三類,加上0.8元/度的充電服務費,充電價格在1.2 ~ 1.8元/度。每公里的費用大概是0.3 ~ 0.45元。

商業電充電樁:電價大約是每度電1.2 ~ 1.5元,加上0.8元/度服務費,最後價格約為2 ~ 2.3元/度。每公里的費用大概是0.5 ~ 0.57元。商業充電一般都建在商業地區,這就意味著充電的時候可能還需要收取停車的費用。

  • 保養問題

通過計算,我們得知燃油車每年油費為9600元,電動車每年電費為5000 ~ 12000元。保養燃油車大概是5000公里一保,保養費用較為便宜,小保每次只要換換機油就可以了,每次費用約為360元。

而電動車保養費用就更低了,只需要進行檢查即可。而檢查分為AB兩種交替檢查,1萬公里一次。A檢查為220元,B檢查為420元。

10萬元區間的燃油車,每年的保險費用約為5280元。而新能源汽車,10萬元是經過補貼以後的價格,但是保險費用是參照19萬左右的指導價進行的,所以每年的保險費用約為7190元。

經過對比之後我們發現,如果您是在中國北方寒冷區域並且經常需要跨城市使用,那麼推薦您還是使用燒油的汽車更加使用且安全,希望這個回到對你有幫助。


瘋狂車主說


新能源汽車電池使用壽命,應該是鈦酸鋰電池最長。幾十年也用不壞。惡劣天氣環境下都好用。還能夠快速充電安全可靠。綜合成本應該最好。只要有足夠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充電系統輕型高效節能環保的較低續航能力的電動汽車充電方便快捷沒有後顧之憂電動汽車才能真正淘汰燃油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