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本文轉載自【騰訊講武堂】喜歡的話大家趕緊去關注騰訊軍事講武堂微信公眾號,只要是軍事領域的他們都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問:看到一篇文章說殲-20不能超巡,但是也有很多文章說可以超巡。那麼問題來了,殲-20目前能不能超巡?另外,歐美戰機從高空高速到跨音速,又到現在的超巡超機動,為什麼有這樣一會快一會慢的變化?

因為這個變化,實際上在於“快”這個詞定義的變化而已。

一代機二代機的快,就是單純的快,很多時候甚至是為了創記錄而搞出來的快,但是這個快在實戰條件下很難用出來,反而可能不如三代機快。

比如說F-4,是高空高速構型的飛機,但是執行攔截任務時,F-14和F-15都比他更快,因為F-14可以持續高速飛行,F-15可以高速爬升,省掉很長的爬升時間。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一代、二代機追求的是速度,因為當時的核大戰背景下,漏掉一架攜帶核彈的轟炸機都是巨大的災難,因此戰鬥機攔截速度必須快,以在發現目標後儘早、儘快完成攔截,也給下次攔截留出時間。二代機開始用紅外製導導彈,但射擊範圍和射程都很有限,只相當於航炮的升級版。

二代機、三代機超音速都是要靠加力的,燒油都很兇猛,所以載油係數高、發動機輕便的三代機反而更佔便宜。當然你說那些低速構型的三代機,高速段不如XX二代機,那屬於你拿卡車跟轎車比速度了……要說慢,二代機裡面也有F-5這樣的慢郎中,需求不同而已。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二代機、三代機用的導彈是半主動雷達制導和紅外製導彈,都需要飛機穩定跟蹤後才能發射,前者還需要戰鬥機持續照射目標。因此,戰鬥機用導彈和用航炮差不多,都需要佔據有利攻擊位置,以實現持續跟蹤與照射,就像圖中這樣。所以單純的飛行速度快不夠,需要飛機有很好的持續轉彎能力,這就是三代機強調跨音速機動的原因。飛的太快,一個是空戰時加速不到那麼快,再一個是轉彎速度反而會慢。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剪刀機動就是典型的跨音速持續盤旋和滾準結合的機動,雙方都努力佔據敵機後方的攻擊位置。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主動雷達制導和能夠遠距離迎頭髮射的紅外製導空空導彈服役後,戰鬥機只要將機頭短時間(幾秒)對準敵機即可發射,因此無需再持續佔領攻擊位置,於是超機動(也叫過失速機動)就具備了實戰意義,三代半戰鬥機就是在這個思想指導下研製的。

至於超巡,那是完全碾壓二代三代機的,F-22是可以不開加力長距離超音速飛行,超音速段距離翻倍都不止,完全沒法對比。20的超巡時的速度應該是不如F-22,但不開加力超音速飛行,也是世界唯二了(也有說颱風戰鬥機可以以M1.2的速度巡航)。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從AL-31發動機的推力包線圖看,他在15000米高度、1.5馬赫速度時能提供約40千牛的推力。殲-20如果空重18噸,進入超巡時總重26噸,超音速升阻比6,則需要44千牛的推力,單發推力有22千牛即可。據可靠消息,配裝殲-20的AL-31是能做到這點的,因此殲-20可以實現超巡。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加力起飛的米格-25。以前的戰鬥機飛超音速要開加力,此時耗油率會翻一番,推力翻2-3倍,於是油耗增加大4-6倍,很快就沒油了。因此,以往戰鬥機在交戰前只以0.9馬赫待機,引導員發現目標後通知其前往交戰,才開加力加速。因為交戰前間距的限制,一般只能加速達到1.2馬赫就該互射導彈了。載機速度越快,同樣導彈的有效射程越大,所以速度很重要。為了提高發射速度,有的想法提高0.9-1.2馬赫的加速速度,如F-16;有的則想法增加燃油攜帶量,投入交戰前就一路開著加力,始終保持高速度,如米格-25。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加力飛行的F-22。F-22的氣動技術比三代機先進得多,在保存亞音速升阻比的同時還能提高超音速升阻比,於是超音速飛行需要的推力比三代機大幅降低;再加上發動機技術進步,能用軍用推力提供所需的推力,於是就實現超巡了。超巡就是速度優勢,以1.5馬赫開始加速,以1.8馬赫進入交戰,當然比1.2馬赫的對手更佔優勢。

問:想問一下堂主,VT-4和99還是轉盤裝彈機嗎,會不會有殉爆的可能?

俄式坦克愛飛腦袋實際上不是裝彈機的錯……

沒裝彈機的T-34/54/55/62一樣愛飛腦袋,主要是彈藥缺乏防護,彈藥本身耐熱性也不好,再加上滅火系統很差,三者一疊加就玩完了。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T-62的炮彈就在炮塔吊籃底下,沒有遮擋和分割,車內一燃燒就容易爆炸。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M1的彈藥在尾艙內,有防爆板遮擋阻隔,其炮塔右後方的車體彈藥倉也是密封的,不易被車內火災引爆。

T-72飛腦袋其實主要是裝彈機轉盤後面分散佈置的幾發炮彈,它們靠近發動機艙的油路,平時管道滲漏的油都在附近,炮彈打進來以後因為缺乏滅火抑爆能力,所以很容易從油氣閃爆變成油氣火災,再一燒彈藥就自己炸起來了。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T-72旋轉輸彈機中存放22發炮彈,上層為藥筒,下層是彈丸;炮塔吊籃後的中組彈架存放9發炮彈,這就是最容易被引爆的部分。車體前部駕駛員右邊的小室存放4發炮彈,旋轉底板上立放3發、臥放1發炮彈。

老坦克的炮彈是銅殼,相對還好一點,新炮彈都是可燃藥筒,殼子其實就是發射藥的一部分,自然更容易起火了。所以毛子T-90SM的改進重點,就是在炮塔後面焊接一個尾艙,把這部分彈藥放裡面去了。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T-90SM的後部彈藥艙,只有停車人出艙時才能裝填或取出其中的彈藥。所以,這些炮彈其實是備用的,也就是戰鬥間隙時取出裝到自動裝彈機中,相當於隨車備份。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M1A1也有飛腦袋的時候,這人不行,好裝備也用不出應有的功能。

問:攤主好,抗日戰爭時期,常德保衛戰和衡陽保衛戰是國軍打得異常艱苦,且被蔣介石大力宣傳的兩場戰役。請問一下堂主,這兩次戰役國軍到底打得如何?且國軍的戰役目的是什麼,達到了嗎?

常德保衛戰可不是老蔣大力宣傳的戰役,反而他是要槍斃守將餘程萬的。是餘程萬為部下的記錄讓人動容,張恨水根據這些記錄寫成《虎賁萬歲》,大家才記得常德保衛戰。74軍三個師,當時51師代號前茅,58師代號激揚,57師代號虎賁,軍代號為輝煌,餘程萬帶的就是57師虎賁。

常德保衛戰核心問題是在於救援不力,解圍部隊是在日軍主動放棄常德之後才趕到的,日軍完成了整個戰役計劃。打到常德,調動了當面所有國軍,再狠狠的吃了一口退回去。日軍本身計劃的就是一個短促突擊,打擊國軍有生力量,並沒有佔領常德的計劃。

常德保衛戰,國軍談不上更多戰役目的,鬼子是要來打國軍,而國軍自然也是要打鬼子。所以你說餘程萬冤不冤,以一師之力在常德獨扛日軍2個師團兵力的圍攻,這還是43年時的日軍。打到16天,57師最後彈盡兵竭,餘程萬才在最後陣地破滅之際突圍。

從任何角度看,餘程萬最後突圍都沒有問題,為57師保留了一批富有作戰經驗的將校。但蔣介石非常無厘頭,就是要槍斃他,後世蔣粉還羅列理由,什麼影響國際友人觀瞻啦、什麼餘程萬無線電求援過多啦、什麼放棄袍澤棄城而逃啦。他們就是不考慮餘程萬作為57師師長做了他該做的事情沒有?做了事,在不可抗力的條件下,最後決策又是否對部隊有利?

縱觀老蔣一生,幾乎是軍事失敗的一生,就是因為他的指揮從不把軍事放在第一位,一直在玩政治。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常德會戰態勢圖。1943年11月至12月,侵華日軍為牽制國軍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糾集7個師團約10萬人進攻常德。國軍損失約6萬兵力,日方稱戰死1274人,負傷2977人。

衡陽則是長衡-桂柳會戰的一部分,關鍵在於打通湘桂鐵路(衡陽到廣西來賓)。日軍佔領衡陽後,休整了20天,從衡陽沿著鐵路開始進攻,打穿湖南-廣西,一路殺到中越邊界,也是實現了戰役意圖。

衡陽可以說保衛戰慘烈,但是整個戰役是大崩潰。尤其是國軍“敗不相救”、“風林火山”的本質徹底暴露,這也是整個豫湘桂戰役崩潰的關鍵。

當然洗地也多了,比如說長衡會戰日軍損失幾十萬云云。最近網絡歷史學家拼命吹,實際上那是日軍因為中美空軍拼命作戰,導致後勤補給跟不上,吃野草喝髒水導致的戰病爆發而已。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衡陽保衛戰是長衡會戰的一部分,長衡會戰是豫湘桂會戰的第二部分,在衡陽的戰鬥是1944年6月19日至9月14日在衡陽及湘中地區進行的。國民政府統計中國軍隊傷亡90577人,日軍傷亡66809人,日本11軍統計總計傷亡減員19286人。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犧牲者如張自忠,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陸軍中將,1940年犧牲於襄陽。然後西北軍、川軍、粵軍輪番到前線參戰,個個損失慘重,然後被蔣介石趁機取消編制。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中國士兵在中美聯合航空隊機場放哨。1943年3月10日,美國陸軍航空隊將駐華特譴隊編為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在日軍將主力抽調往太平洋戰場的背景下,14航空隊迅速奪取戰區制空權,給日軍以重大打擊。但即便如此,也擋不住國軍在地面兵敗如山倒,形成近代罕見的地面與空中攻防態勢相反的場景。

問:港真,從歷史和現實看,是不是狗大戶侵略佔領也門,而也門政府被收買,拖鞋軍進行反抗呢?當然,還有複雜的宗教問題!

也門是個很亂的地方……

1934年也門王國敗給了英國,被迫割讓南方,形成了南北也門的格局。而到了1962年也門發生革命,也就是也門阿拉伯共和國誕生,1967年英國撤出南也門以後,又產生了南邊的也門人民共和國。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南北也門共和國範圍。北也門在1918年奧斯曼帝國解體後建立,南也門爆發民族起義迫使英國撤出,然後成為當時中東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

北也門是阿拉伯復興運動,南也門是親蘇國家,這兩國內部也亂得不行,不停的政變。直到1990年兩國才合併成為一個統一的也門,不過94年又爆發內戰,內戰導致的政治割裂一直延續到現在。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也門最早的石油產區在南北也門交界處,藉著開發石油的機會實現了統一。1989年11月,兩國元首簽署《亞丁協議》,批准《統一憲法(草案)》。1990年5月21日,南北也門議會就統一問題進行最後安排,確定5月22日為共和國誕生日。

狗大戶可沒興趣侵略也門,也門又不產多少石油,人口又很多,侵略了給自己做包袱麼……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也門的石油產量只有可憐的一點,人口卻有2700萬,都快趕上沙特的3200萬了。

胡塞武裝是2000年就起兵的,而且還是響應伊朗,那自然是死敵。沙特能拖到2009年才出兵幫忙鎮壓,已經是很遲鈍了。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胡塞武裝發展到裝備反艦導彈的地步,武力就已經算相當可以,比曾經的泰米爾伊拉姆猛虎組織的裝備還要強。養虎為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問:堂主,明代皇權那麼大,明末弄錢應該不難吧,為什麼不找士紳、勳貴、皇親國戚、商人這類有錢人討錢,偏偏卻一個勁找最窮的農民加稅,是皇帝太蠢還是皇帝太慫?

皇權自身最大化的同時,往往代表了整個國家機器的弱化。因為大量權力集中到皇帝本人身上,而皇帝本人是肉體凡胎,又不是超級計算機可以並行操作,他能看到的東西總是有限的。

明朝呆板的早朝制度又長期執行,等於中央官僚機構和皇帝每天早上五點鐘到下午兩點鐘的時間完全是在搞笑表演,晚上還得早睡不然朝會爬不起來,所以最後形行政效率低下化和冗餘化,執行的時候最後只能一刀切的出力。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明代早朝是凌晨5點正式開始,但官員們造成3點就得起來排隊,皇帝也得起來洗漱吃飯。換現在人3點起床去上班,那也得困死。而且上朝的人還多,一次幾百人,所以什麼都做不了。唐宋等朝代的常朝從來沒有這麼早的,而且就十幾人、幾十人參與,那是真能解決問題的工作會議。

尤其是明朝末期商品經濟發展,社會結構複雜化,光是需要徵收的財稅就有無數的門類和區分,更難掌握,也給官僚機構留下了更多的欺上瞞下機會。皇帝下的任何政策,都最終會反映到農民身上,沒有任何區別。

實際上商品經濟發展和舊制度的衝突導致底層負擔加重,是全世界性的,也是地理大發展後世界各國革命此起彼伏的關鍵。

舊制度按照老的手段收稅不適應現代需求,而新的時代需要開支的成本也比過去高得多,政府缺錢導致鎮壓能力下降,需要更多收入又會導致體系崩潰和人民負擔加重,最後就崩了。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多收了三五斗》裡反映的農民豐年反而貧窮,就是新時代的問題之一。外國資本和商品的大量湧入,直接衝擊本國農民生存,必然導致內部貧富差距拉大,這也是國家必須控制關稅的理由。

迷你踢館

問: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艦隊被美國潛艇打的很慘,是日本反潛技戰術水平差,還是日本本身不重視反潛造成的?

兩個原因都存在,關鍵還是資源的缺乏,使日本存不出來護航力量,尤其是航空反潛力量基本沒有。而且不重視護航的情況下,也沒搞出來合適的護航武器。

問:一直比較困惑,佔用甲板上寶貴的位置安裝紅旗10,炮射導彈不行嗎?

大口徑火炮的旋轉比起紅旗10慢得多了,而且大口徑炮需要的是大型的炮座,往往要穿透幾層甲板空間才行,不像紅旗10就是那麼一個架子裝在甲板上就行,下面基本沒東西。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056的紅旗10發射架下面是直升機起降指揮室,根本無法裝設備,所以全系統就看得到的那點。紅旗10可以說是當前我國最好、最輕、抗飽和攻擊最強的近防武器,比各種火炮強得多。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76炮的炮射導彈在速度、重量、機動性方面都談不上優勢,系統價格也不低。

問:堂主,俄羅斯說研發出了永久核反應堆,你怎麼看?

全壽不加燃料的反應堆,弗吉尼亞級不就是嗎?提高燃料棒濃度唄,美國人都吹了幾十年了。

問:再次膜拜糖主。現在的核潛艇水下通訊還是長波電臺嗎,能傳輸圖像嗎?

傳視頻下小電影可以定時上浮的方式露出天線通過衛星進行,長波那是一分鐘能給你發幾個字節就不錯了。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浮出水面展開通信天線的德爾塔級。長波電臺的作用就是呼叫潛艇上浮接收信號,其他的指望不上,因為速度實在是太低了。

問:既然美國的造船業那麼萎縮,為什麼美國出的艦船還是最牛逼的,能造核潛艇、核動力航母等?

他們研發水平沒有萎啊。你可以想象,你有大量有經驗的汽車工程師,畫出了世界最牛X的汽車圖紙,但你只有一幫技校畢業的小孩當技工,那樣你能造出好車嗎?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美國造船工業能力萎縮是一個過程,瀕海戰鬥艦已經這樣了,就是因為好的工人都被調去確保航母與核潛艇的建造質量。核潛艇也出了事,弗吉尼亞的核反應堆管道不合格,洛杉磯被工人縱火燒燬;還有航母、潛艇、驅護艦造價不斷暴漲……美國造船工業還沒下滑到谷底,仍然在繼續沉淪。

問:雖說原子彈下無冤魂,但是以小日本歷來愛使陰招的尿性,他會不會偷偷的造些原子彈,對有矛盾的中美俄其中一個或者兩個放上幾顆,挑起戰亂以坐收漁利?就算打不起來,那吃虧受害的還是我們啊

別以為核彈炸了就找不到主兒,核武質是有辦法追查的,通過採樣檢查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區別,是可以追查出核物質來源。就像最近的化學武器問題,都能追根溯源是誰生產的,巴沙爾就是被這麼追著懟的。

問:塘主,踢了3次了都,翻一次啊!054和052系列的船錨都是收在梯形凹槽內,為什麼055的船錨口改成了圓形凸口?

主要還是從隱身性能提高的角度來考慮這些附件的安裝的。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052C的船錨是這樣子的,正面一個,左舷側面一個,向艦體內略微收縮。054護衛艦與之相同。兩個船錨可以同時放下,從兩個方向固定船首,從而增加穩性、保持方向。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055正面視角,左舷船錨安裝到一個突出的圓臺內。


踢館|有人說殲20能超巡,有人說不能,究竟真相如何?


圖:近距離看是這樣的,此時看不出左舷的圓臺,因為它整個塗成黑色,與上一張圖大連廠的塗裝不同。方形凹槽類似雷達角反射器,在特定角度容易產生強烈回波。對非隱身艦隻來說,這點回波不算什麼,但055是第4代隱身化驅逐艦,儘管遠不如DDG1000,但這一點也必須注意。

問:堂主,我朋友是特種兵,在做關於狙擊手作戰的論文,但他們那裡能接觸到的資料很少,或者說國內相關研究太少?我想給他找些資料寄過去,你這有推薦的渠道或者書籍嗎?

國家圖書館?國外書籍論文?這種事情那就只能多看外文了,國內基本上很少有相關的研究。美國幾個21世紀戰爭傳奇狙擊手有出自傳,比如克里斯多夫·斯科特·凱爾(Christopher Scott Kyle),又名克里斯·凱爾(Chris Kyle),在海豹部隊10年服役期間執行4次派遣任務,均在伊拉克。非官方記錄他在此期間曾射殺255名敵軍,美國防部官方確認記錄為166名,他的自傳就叫《美國狙擊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