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後,不可一世的日本軍隊為何出現了疲態


1937年7月7日,日本製造盧溝橋事件,中國軍隊奮起反抗,全面抗戰爆發。由於敵強我弱,日寇在中國猖獗一時,打的中國軍隊節節敗退。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中國就丟掉了半壁江山。不過武漢會戰後,勢如破竹的日軍卻出現了疲態,進展非常緩慢,和中國軍隊進入了僵持狀態。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武漢會戰後為何猖獗一時的日軍會出現疲態?

首先,日本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日本明治維新後,國力暴漲,躋身列強之列,日本自詡為“亞洲第一強國”,在亞洲獨領風騷。1931年日本人佔領東北後,其野心和自信心更是急劇膨脹,甚至敢和美蘇叫板。日本人狂妄的認為,中國遠不是日本的對手,日本只需要三個月時間就能滅亡中國。但開戰後,日本才意識到自己有多盲目自信。隨著戰爭形勢的不斷升級,日本國力不足的問題開始顯現。持續的戰爭讓日本軍費開支和資源消耗不斷攀升,到1938年日本財政已經入不敷出,戰前準備的物資和積蓄也已消耗殆盡,所以日本越打越吃力。為了彌補戰爭資源和財力的不足,日本不得不發行公債,對內掠奪國內百姓,對外在佔領區進行搶掠,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和財富。但這種竭澤而漁的方式不能持久,所以日本越打越費勁,出現了嚴重的疲態。實際上,如果日本不去掠奪東南亞的資源和財富,根本無力維持持續的戰爭,更不用說擴大戰爭。即使再打下去日本也未必能佔多大的便宜,最後的結果就是被中國拖垮。

其次,戰爭初期,日本憑藉機械化部隊的優勢,在東部平原地區佔盡了優勢,打的中國軍隊節節敗退。但當日軍推進到中部的時候就不行了,因為中國中部地區崎嶇,多山地丘陵,叢林河湖密佈,日本機械化部隊受到了嚴重的限制,日本的機械化優勢被大大抵消,中國軍隊則依靠地形優勢進行節節抵抗,打的日軍沒了脾氣。在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消滅了十餘萬日軍精銳,沉重打擊了日寇囂張的氣焰。猖獗的日寇雖然頻頻發動進攻,但在湖南、重慶、陝西等地接連遭到重挫,一直沒有什麼大的進展。由於長期的消耗以及佔領區的不斷擴大,日本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擴大戰果,也無力進行大規模的進攻。這不僅僅是日本兵力不夠用,也和日本後勤補給不足有關。中國是農業國,工業落後,日本無法在佔領區獲得所需的工業產品,所以不管是武器彈藥還是燃油補給都需要從本土或者滿洲千里迢迢運到前線。由於運輸成本高昂,日本的工業產能和運力又嚴重不足,所以日本人無法保證前線作戰部隊的作戰需求,日本甚至很難在前線組織起10萬人的進攻。即使日本組織起一次大規模的進攻需要很長時間。隨著戰線的推進,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日本越打越費勁,反而讓佔據地利的中國軍隊在局部地區佔據了優勢,日軍的疲態因此日益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