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湖北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這裡是道教敬奉的真武大帝的發祥地。武當山經歷代營建,至明時已是擁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的龐大道教建築群。其中的金殿及殿中萬斤真武銅像最稱奇絕。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武當山

真武大帝威風凜凜、八面生風,其形象為披髮黑衣,手持寶劍,足踏龜蛇,衛將執黑旗。兩旁為金童玉女、水火二將。但真武的原形卻是兩隻爬蟲——龜與蛇的合體,龜蛇合體之形,則起源於遠古的星宿崇拜。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我國古代將天上的恆星分成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又把二十八宿分為東西南北四組,每組七個星座想象成一種動物形象。根據五方配五色的說法,即成為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龜蛇)所謂“四象”。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四象與28星宿

龜為“四靈”(龍、鳳、麟、龜)之一,蛇也被認為是有神性的靈物,這兩種爬蟲頗受古人青睞。北方玄武七宿遂被想象為龜蛇相纏之形。最初,玄武與青龍、朱雀、白虎,同為道教的護法神,是普通的小神。以後玄武異軍突起,逐漸成為道教大神,被說成是奉玉帝之命鎮守北方的統帥。歷代帝王封其為真君、帝君、上帝,步步高昇。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朗名諱,改玄武為“真武”,一直沿用至今。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玄武由星宿而變為動物神,又進而人神化以後,道教為他編出了一通不尋常的神蹟。道書說在黃帝時,玄武托胎於淨樂國善勝皇后,從母親左脅生下,長而勇猛。這位王太子不願繼承王位,出走學道。得紫元君所授秘法,又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武當山修煉,42年功成,白日飛昇。奉玉帝之命,鎮守北方,為玄天上帝。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因武當被附會為真武修煉之地,故此山到處是真武“遺蹟”,其中尤以金殿最負盛名。金殿在武當山天柱峰頂端,面闊進深各三間,重簷迭脊,翼角飛舉,全部建築皆為銅鑄鎏金,殿內神案、供器所有神像,也是如此。中間真武銅像重達萬斤,著袍襯鎧,披髮跣足,不怒而威。左右有金童、玉女、水火二將,神案下置龜蛇二將,全部鑄像形神兼備,為古代銅鑄藝術瑰寶。金殿歷經五百多年風雨雷電、酷暑嚴寒,至今仍金燦絢爛,輝煌如初。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供奉真武帝的真武廟遍佈全國各地,在雲南昆明城郊鳴鳳山太和宮內也有座金殿,是武當山金殿的仿製品。此外廣東佛山祖廟、北京故宮欽安殿以及臺灣台南玉井鄉的北極殿等,都是有名的真武廟,可以一睹為快。

由“小爬蟲”到“北方大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