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賺8億的工行交成績單了!老百姓關心的理財子公司進展如何?

作者 | 徐巧


日賺8億的工行交成績單了!老百姓關心的理財子公司進展如何?


工行去年實現淨利潤2987億元,同比增長3.9%。



3月28日,“宇宙行”工行2018年業績出爐。

整體來看,工行去年實現淨利潤2987億元,同比增長3.9%;不良貸款率1.52%,連續8個季度下降;2018年預計現金分紅893億元,分紅總額和每股分紅較2017年均有所上升。


個人客戶總量超6億戶

不良率1.52%連續八個季度下降


從盈利情況來看,2018年工行實現淨利潤2987億元,保持全球銀行業最好水平,同比增長3.9%。粗略計算一下,工行的盈利水平相當於日賺8.18億元。營業收入7737.89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利息淨收入5725.18億元,同比增長9.7%,主要受益於生息資產規模增加和淨利息收益率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去年非利息收入2012.71億元,微降1.5%。細分來看,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淨收入275.96億元,同比下降16%,對公理財淨收入145.82億元,同比下滑23.2.對此,工行在年報中解釋稱,主要受資管新規和資管產品於2018年開始繳納增值稅等因素影響,個人理財與對公理財收入均有所下滑。

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8年末,工行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至1.52%,連續8個季度下降;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下降46%,連續10個季度下降。全年清收處置不良貸款2265億元,較上年多處置338億元。

在客戶拓展方面,工行2018年全年新增個人客戶4000萬戶,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個人客戶總量超過6億戶。截至2018年末,工行個人金融資產總額13.51萬億元。私人銀行客戶8.07萬戶,比上年末增長0.52萬戶,增長6.9%,管理資產達到1.39萬億元。


理財收入206億小幅下降

爭取儘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


去年,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民企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加突出。監管層接連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加大支持力度。

工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在工行有融資餘額的民營企業近8萬戶,較上年增長10%,佔全部融資企業客戶數量的近80%;貸款餘額1.7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100多億元,處於市場領先水平。

此外,工行普惠金融全面完成監管要求。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492億元,增幅18.1%;小微企業貸款客戶30.8萬戶,較年初增加9.1萬戶。對民營和小微企業平均貸款利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其中去年四季度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不到4.5%。

今年2月,監管層出臺《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確要求,商業銀行要在2019年3月底前制定2019年度民營企業服務目標,結合民營企業經營實際科學安排貸款投放。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力爭總體實現餘額同比增長30%以上,信貸綜合融資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去年9月我們提出力爭未來三年,公司貸款增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投向普惠金融領域,普惠貸款年增幅30%以上,三年翻一番,今年我們的增長目標在1000億以上。”工行行長谷澍介紹指出,到目前為止,1000億的新增目標已基本完成了一半,接近五百億是從線上發放的。


理財收入206億同比下降

爭取儘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


自資管新規靴子落地後,銀行理財的轉型與發展備受市場矚目。

在業績發佈會上,工行副行長譚炯介紹指出,過去一年工行的資管業務主要有三個特點:“一穩、一降、一升”。

“一穩”主要表現在業務規模方面。截至2018年底,工行非保本理財規模為25800億元,同比下降3.4%,仍居全行業第一;符合新規的產品餘額超過3600億,也處於市場領先地位;個人理財客戶和法人理財客戶增幅均超過10%。“一降、一升”主要是體現在收入方面。工行2018年理財業務實現收入206億元,同比有小幅度下降,但在可比同業的市場佔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

今年2月15日 ,銀保監會正式批准工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此前,新浪財經曾獨家報道,部分國有大行已成立理財子公司籌備小組,均由(副)行長級別領導長牽頭負責,資管部總經理推動落實具體事宜。工行由副行長譚炯擔任理財子公司籌備組組長,資管部總經理顧建綱擔任副組長。

“我們正在積極穩妥地推進理財子公司的籌建工作,爭取儘快實現開業運營。”譚炯在發佈會上表示,未來工行將把握四個重點:

第一,完善架構。工行將在總行保留資產管理部,發揮1+1>2的協同作用,總行資管部主要承擔大資管業務的統籌協調和聯動職能。

第二,進一步提升能力,對標國際一流的資管同業,提升投研能力、風控能力、創新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資管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和價值創造力。

第三,進一步理順關係,主要是理順未來成立的理財子公司和集團渠道銷售、產品佈局、項目推薦、風險管控、系統考核評價、區域理財以及境外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關係,通過理順關係發揮集團的聯動、協同優勢。

第四,確保平穩,確保整個過渡期內轉型發展和子公司建設同步平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