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150萬!中國醫生技術價值獲市場認可

導讀:江西省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派出一名醫生到上海壹博醫生集團學習腦癱、偏癱外科診療技術,培訓時間6個月,培訓費用為150萬元。

醫生的技術究竟能值多少錢?據《看醫界》獲悉,由國內著名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孫成彥教授領銜的上海壹博醫生集團與江西省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簽訂了一份“鉅額”培訓協議:該院派出一名醫生到上海壹博醫生集團學習腦癱、偏癱外科診療技術,培訓時間6個月,培訓費用為150萬元。

對於如此高額的培訓費,上海壹博醫生集團創始人孫成彥教授表示,他聽到的99%的聲音是反對意見,但他堅信醫生的技術是無價的,應該被重新定義,他也認為醫生培訓、技術輸出可以成為醫生集團的一種盈利模式。

半年150萬!中國醫生技術價值獲市場認可

“市場證明,有人願意為此買單,醫生的技術價值是可以變現的!”孫成彥向《看醫界》表示。

據介紹,壹博醫生集團這份價值150萬的培訓費用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醫院派出醫生到壹博醫生集團進行為期6個月的腦癱、偏癱外科診療技術,其中包括40個課時的理論授課,以及門診、病房帶教和手術操作的實踐教學;醫生掌握70%左右技術就可以返回醫院,壹博醫生集團再派出自己的醫生到當地醫院進行20臺手術指導,由進修醫生主刀,醫生集團負責監控手術操作的安全性。

“這種模式類似國外的專科培訓。其實,醫生在這6個月期間完全可以掌握全部的技術要點,但腦癱、偏袒肢體殘疾患者是比較特殊的人群,剩下的那30%是為了確保手術的操作規範和醫生的愛心程度。”孫成彥解釋道。

據瞭解,醫生的進修培訓在國外已經相當普及。全國首家向醫生集團開放的公立醫院——上海市浦南醫院院長劉衛東就曾向《看醫界》介紹:“浦南醫院‘世界頂級醫生集團’中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的Fukushima教授,他在美國舉辦一次學習班的費用是每人8000美金,經過系統的培訓,學員完全可以成為在當地開展相應手術的合格醫生。”

劉衛東也認為,醫生集團要想實現盈利有三個途徑:其一是手術及診療勞務費;其二是辦專科學習班培養更多優秀的醫生;其三是組織高質量的學術活動和學術會議。

除了形成醫生集團的盈利模式,孫成彥認為,將成熟的技術傳授給基層醫生,也是為了讓更多當地患者獲得有效地治療。在好大夫在線的腦癱專病領域,孫成彥已經連續9年排名第一,“我做了近兩萬例腦癱患者,足跡遍佈全國各地,但對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患者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

“我們並不擔心基層醫院掌握了技術就會搶奪我們的市場,中國這麼多病人做都做不完。而且我們之所以在這個專病領域保持領先,就是因為始終走在技術金字塔的頂端。”孫成彥說,未來5年,壹博醫生集團希望能將技術輸出推進到100家醫院,“當好的技術普及時,騙人的醫院就沒有生存空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