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入門丨SCI、EI是什麼?哪個水平更高?

科研人入門丨SCI、EI是什麼?哪個水平更高?

SCI和EI的區別

SCI、EI、ISTP(現稱CPCI-S)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期刊文獻檢索工具,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

世界三大頂級期刊:《Nature》、《Science》、《Cell》。

我們搜索下載外文文獻的時候經常會看到Elsevier、Springer的字樣。

以上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國外期刊的相關內容,那我們接下來了解一下國外一些學術期刊及檢索系統的概況。

這裡先給大家介紹一下,Elsevier、Springer(不只這些)是出版商的名字,出版商那裡擁有期刊文獻版權,即擁有文章的全文內容,所以我們下載文獻的時候會看到這些出版商的名字。而我們常說的SCI、EI只是文獻索引數據庫,他們從出版商那裡收集某些期刊論文的公開信息數據(題目、作者、摘要、參考文獻)儲存到自己的數據庫裡,然後再添加一些自己的信息,比如分類號之類的東西,然後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得出自己的結論參數,比如SCI每年推出JCR(期刊引證報告,後文有介紹)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SCI、EI數據庫裡看不到文章全文內容的原因。

其實EI隸屬於Elsevier旗下,獲取數據還是很便捷的;而我們常見的SCI、SSCI、CPCI都是湯森路透旗下的。

說到底(以SCI為例),SCI是ISI出版的《科學引文索引》,只是個檢索工具,而我們投稿是投給SCI源期刊(即SCI數據庫索引所依據的雜誌)。

EI

EI(The 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信息提供者之一,早期出版印刷版、縮微版等信息產品,1969年開始提供EICompendex數據庫服務。EI以收錄工程技術領域的文獻全面且水平高為特點。EI收錄5000多種工程類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科技報告和專著。收錄範圍包括核技術、生物工程、運輸、化學和工藝、光學、農業和食品、計算機和數據處理、應用物理、電子和通信、材料、石油、航空和汽車工程等學科領域。

EI目前主要有三個版本:

EICompendex光盤數據庫

EICompendex Web數據庫

Engineering Village 2

http://www.engineeringvillage.com

2009年以前,EI收錄包括三種類型:被EICompendex標引文摘(核心數據)收錄、EIPage One題錄(非核心數據)收錄、會議論文。EICompendex數據庫從2009年1月起,所收錄的期刊數據不再分核心數據和非核心數據。但是還分為期刊檢索和會議檢索。也就是源刊JA類型,會議CA類型,相比而言,JA的含金量要高一些。

Web of Science、SCI、ISI概況

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是國際知名的科技信息研究與服務機構、學術信息出版機構。1992被加拿大湯姆森公司的分公司收購,即為Thomson ISI,推出了SCIE、SSCI、ISTP、A&HCI和ISSHP等許多著名的學術研究檢索工具和數據庫。

Web of Science是美國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基於WEB開發的產品

,是大型綜合性、多學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數據庫,提供引文分析。是一個由多個文獻檢索數據庫組成的平臺,旨在支持科學和學術研究。

Web of Science(WoS)以ISI Web of Knowledge(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作為檢索平臺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核心合集)是該平臺上的首要資源,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科學和學術研究引文索引,具體數據庫構成看下圖。

科研人入門丨SCI、EI是什麼?哪個水平更高?


當然了ISI Web of Knowledge檢索平臺除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外還收錄了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數據庫,具體詳情看下圖。

科研人入門丨SCI、EI是什麼?哪個水平更高?


無論是在數據庫還是數據深度方面,對於WoS平臺數據庫的訂閱各個機構都不盡相同

。當你查閱的時候,可以選擇不同的數據庫進行精準查詢。下圖所示為我所在機構訂閱的數據庫列表。

科研人入門丨SCI、EI是什麼?哪個水平更高?


SCI與SCIE

SCIE是SCI擴展版,SCI收錄3000多本自然科學期刊,SCI系統出版形式先後出現過四種:最開始是印刷版(SCIPrint),後升級為光盤版(SCI CDE)和聯機版(SCI Search),最後發展成網絡版,SCI也擴充到8000多本期刊,更名為SCI-Expanded(SCIE), 成為一個重要的數據庫。其中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XPANDED(SCIE)就是SCI的網絡版

SCI收錄的期刊檔次更高一些,但有時候也會發現SCIE收錄期刊的影響因子可能比SCI還高,可能跟學科不同有關係。二者在選刊上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是收錄的期刊數不同。隨著網絡版的普及,SCIE就是SCI,慢慢趨於通用,都是指Web of Science平臺上的SCI-Expanded數據庫。現在WoS檢索平臺上已經看不到SCI了,只有SCIE數據庫。但仍有部分院校重視SCI及SCIE的區別,所以這些院校的同學投稿前要多加註意了。

ESCI

ESCI(新興資源引文索引)是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的新指標。與SCIE、SSCI、A&HCI成並列關係,但ESCI的收錄期刊的標準低於SCI、SSCI、A&HCI,是普通期刊入選這三大索引的必經之路。ESCI的推出讓普通期刊在進入SCIE 數據庫前,或質量降低的SCIE期刊被剔除前多了一個緩衝帶(所以說ESCI期刊並不是正式的SCI期刊,只是進入到SCI期刊的預備隊)。ESCI的推行讓期刊的收錄路徑更趨清晰,使期刊的分級更趨合理。

ESCI的推出使得WoS期刊數據庫更多地收錄那些在學術領域己經具有地區性影響力的期刊,並且更早的追蹤到新興的領域和趨勢,從而擴大WoS期刊數據庫的收錄範圍和評價規模,

更能大幅增加WoS期刊論文的被引頻次

ESCI期刊的論文都可以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中查到(所以說別以為WoS核心合集裡能檢索到的都是SCI),但是每年的JCR中不報道這些ESCI期刊的影響因子,同時,ESCI期刊的引用也不會被計入影響因子的計算(有待考證)。

MasterJournal List

http://mjl.clarivate.com

MasterJournal List 是湯森路透公司提供的ISI收錄的期刊總列表,收集了ISI所有數據庫的期刊,通過這個網站你可以查詢某個期刊被ISI Web of Science平臺上的哪個數據庫收錄了,也可以查詢某個期刊是不是SCIE期刊,同時可以查到是不是SCI期刊,甚至也可以查到是不是ESCI期刊等等。

科研人入門丨SCI、EI是什麼?哪個水平更高?


科研人入門丨SCI、EI是什麼?哪個水平更高?


ESI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簡稱ESI)是由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

。ESI是湯森路透基於SCI和SSCI所收錄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ESI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E、SSCI庫中近11年的論文數據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確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閾值,分別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居世界前50%的國家/地區和居前0.1%的熱點論文。ESI針對22個專業領域,通過論文數、論文被引頻次、論文篇均被引頻次、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和前沿論文等6大指標,從各個角度對國家/地區科研水平、機構學術聲譽、科學家學術影響力以及期刊學術水平進行全面衡量。所有統計數字每兩個月更新一次。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簡言之,SCI一般水平高於EI,國內很多高校也要求自己的博碩士發表SCI而非E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