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清末張之洞撰寫的《輶軒轉語·語學》有言“不然,空談臆說,望文生義,即或有理,亦所謂郢書燕說耳。”所謂Discussion,就是

讓作者把SCI論文中的Result上升到理論層次的部分,是可以交給作者相對能夠自由發揮的一個部分。

但是Discussion部分別有些學者認為是SCI論文中最難寫,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特別是向頂級刊物投稿的論文。據說,一些大牛作者也對這Discussion部分要蹴躇再三,視為硬骨頭,必定小心翼翼(中文科技論文的討論的主要問題之一是重複率過高)。

論文的結果有了,就應該接著進行對結果的討論了,這部分是由Discussion部分來完成。Discussion部分通常被認為是比較難寫的。不管大家知不知道,有一個事實是,有許多提交的SCI稿件都被編輯或審稿人拒絕了,就是因為一個錯誤的Discussion。

即使論文的數據、實驗以及論點可能是有效的、很有趣的。更有可能的是,論文中實驗和數據的真正含義可能完全被Discussion中誤讀的解釋所掩蓋,成為導致拒稿的直接原因。

Result部分的作用是描述研究者所觀察到的事實,那麼Discussion部分的目的是闡明觀察到的事實。因此,撰寫Discussion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在事實、根本原因、影響和理論含義之間,以及解釋用數學符號、公式表達的事實。

Discussion部分一般在Result部分之後,其主要的要素通常包括:

1 實驗分析

針對實驗結果,提出結果的基本原則、事實關係、準確的概括。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一個合格的討論中,作者需要做的是討論及論述論文的主要觀點,但不要重述結果,這是很多初學者容易犯的錯誤

2 解釋結果

儘可能清楚地提供研究結果和/或最終結果的有效性、可驗證等指標;對每一個決定性的實驗結果(證據)都要加以證實的闡述。讓實驗結果可以作為論據支持論文的論點。

3 闡述觀點

作者要給出對論文結果的判斷、評價、分析,並展示你的結果和解釋與以前出版的文獻結果進行比較,是否一致(或相反)。

4 指出疑問

針對實驗結果,指出其任何異常或缺乏相關性、未解決的疑問點或值得懷疑的地方,及實驗的限制以及注意點。如果有必要,失敗的實驗也可以拿出來討論。

5 說明意義

指出論文所得出的結論含義,對其進行評價。由於英文科技論文中Discussion的寫作十分重要,又比較複雜,有很多教授對專門針對這一部分的寫作進行了研究,例如英國基爾大學心理學系退休教授詹姆斯·哈特利曾在2008年提出了Discussion結構化寫作五步法

以上這些不僅可以看作是基本要素和功能,也可以看作是需要撰寫的Discussion部分基本內容:

Step 1:簡單重述一下研究結果。

例如這樣的語句:

First, the method was tested on two short message corpora (SMS and tweets)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our method to identify new spatial entities and relations. The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other more traditional media corpora such as newspaper articles (Midi Libre) in order to compare and discuss the results given by our approach.

Step 2:對比此次結果與以前結果,相同點或不同點,同意以前的結果還是有所進步(結合文獻)。提供及延展很多僅僅靠Result部分不能體現的研究工作的信息,比如研究工作與以前文獻的研究工作異同點、改進及優勢等等。

例如這樣的語句:

An interruption triggers attention-shift from the primary task to the interruption task. On interruption, storage of the progress of primary task takes place. After interruption, primary task information has to be retrieved. We found the frontal lobe, temporal lobes and sub-lobar to be most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ruptions [44–46]. From BIARAM, we found that the frontal lobe and insular cortex (sub-lobar) work together and form a network in response to an audio interruption.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interruptions. Past studies also found frontal lobe and sub-lobar parts of the brain to be related to the encoding and retrieval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46,47].

或者例如這樣的語句:

Furthermor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load forecasting and baseline load estimation [42,43].

Step 3:列出該研究存在的問題或侷限性。

例如這樣的語句:

The operationalization of lower order patterns is not necessarily easy. One example is the concept ‘multiple terraces’, which means that a larger number of rows of terraces are arranged regularly. Regularity itself is a loose term, and there are several ways of measuring it.

或者例如這樣的語句:

Although some PV power forecasting methods [44–46]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output power of solar PV systems,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load of an individual customer because some HCs with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ith ECPs such as employment status, occupants and cook are not considered in the traditional load foresting models.

Step 4:提出侷限性可能的解決方案。

例如這樣的語句:

Such crisp thresholds are rather undesirable and could be improved using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Ladner et al. 2003).

Step 5:提出新的問題,並建議進一步研究。

例如這樣的語句:

In contrast, the task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as a cue-target rule-shifting task in which the rule structure was explicitly stated to participants prior to the experiment. Further study is required to resolve these discrepancies by using unifying tasks.

或者例如這樣的語句:

Hence, these factors can be used as predictor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urrent load forecasting models or estimate the ECP for new customer.

以上的按次序的步驟寫作,被稱為 “倒漏斗型(Reverse Funnel)” Discussion,號稱Discussion部分的經典結構。

除了上述Discussion部分的要素/結構/內容外,寫作該部分的注意事項是:

首先,作者應該充分分析所提供的數據並指出事實關係。在這方面,討論的主要目的是在觀察到的事實中闡述觀點。面對同一組數據,不同的專業人員可能會有不同的結論,這些數據之間的關係需要正確解讀。

SCI論文是科學研究的文獻,因此,應該對這一點給予足夠的關注,以便明確能夠真實反映SCI論文中研究結果所呈現出來的正確事實關係,因此引導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Discussion部分要為後面的Conclusions(結論或總結)部分打好良好的基礎。

其次,由於如SCI這樣專業的科技論文的目的是確認作者研究工作,有利於他全面回顧和記錄自己在研究中所做的工作。作者必須充分評估自己工作的成功以及觀點的正確,而不是僅僅總結事實。

因此,Discussion部分要重點指出自己研究工作的創新點,對於前人研究工作的沒有顯著差別的方面要一筆帶過。在SCI論文中Discussion部分突出自己創新點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與類似研究工作的對比。在Discussion中闡述創新點時,注意要有層次地論述,行文邏輯前後有遞進關係。

第三,論文作者必須坦率地承認自己研究工作的弱點或缺陷,如果有的話。科學實驗不是一帆風順的,弱點或缺陷也很正常,在Discussion部分揚長避短並不明智。

當然,作者需要說明的是在研究結果中遇到了弱點或缺陷,或說明他的實驗(調查)條件有侷限。同時,為了使讀者集中精力於他的論點,而不是詳細描述研究工作與研究結果無關的那些走過的彎路或錯誤的中間過程。

Tip:像Top級別的刊物都是頂級專家審稿,而某項研究工作一般不可能是十全十美。因此,與其躲避問題和缺陷,還不如坦白問題和缺陷,拿出來讓大家熱烈討論,化被動為主動。

第四,Discussion部分應使用簡短有力且清晰明確的措辭。這部分的寫作風格應和Result對應,因為Discussion是對Result的討論及論述。當然,Discussion部分和和Result部分的內容也要對應。

千萬不要出現Discussion部分與Result部分出現相互矛盾的內容,或者出現文不對題的內容。因為火眼金睛的審稿人前後文聯繫地閱讀之後,直接判斷作者邏輯混亂、實驗失敗,只有斃稿沒商量。

最後,Discussion部分切記要客觀謹慎,永遠不要長篇大論地寫得太多。言過其實的詞句只會減少讀者的注意力或分散讀者的注意力,甚至誤導讀者,降低整篇論文的價值,最後導致審稿人的不滿或編輯的拒稿。

一般常用的句式有: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at can be drawn from the data in Fig. 1 to 4

As a result of our experiments we concluded that…

Results indicate/infer/suggest/imply that…

Some of the author s findings are listed in tables X

Sufficient result for has been observed with the new method…

This work did provide…

Overall, results establish the…

This could explain why...

In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hat...

In contrast, …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tested only…

Although there are important discoveries revealed by this study, some limitations of its a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ck of...

Not with stan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study does suggest…

Further study involve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下面是一個Discussion的例子: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這個Discussion的例子對實驗結果進行了闡述,並對實驗過程中的困難做出了說明。

以下的例子是一個Discussion的例子: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上面這個例子重點放在了“Comparison with”和“Trends of”上。

下面是的Discussion實例。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當然有的論文直接將Discussion與其他部分合在一起寫的: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論文中最難寫的是Discussion?教你如何輕鬆應對

通過各例可以看出:一者,Discussion並沒有非常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據作者的習慣和愛好進行一定程度的發揮,但Discussion的落腳點就是要說明論文研究工作創新性和有效性。

再者,就是要注意和寫的內容注意內容及邏輯的一致性,不要前後矛盾,自我否定。

唐代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裡有說過:“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務采色、誇聲音而以為能也。” 如果一個作者能把SCI論文的Discussion寫得“炳炳烺烺”,也就顯出牛水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