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毒計起家禍害天下,毒士賈詡憑什麼福祿壽三全而終(四)

呂布終於對上了這場爭鬥的最終對手李傕等人。天下第一猛將,對幾個排名進不了前五十的渣渣,加上一批倉促集合的散兵,人數雖多,烏合之眾耳,能奈我何?連領頭的牛輔都敗了,這些人還能掀什麼浪?

一條毒計起家禍害天下,毒士賈詡憑什麼福祿壽三全而終(四)

但真正交起手來,呂布卻發現自己被纏住了。這批散兵戰鬥力居然並不弱,而自己引以為豪的騎兵衝鋒能力也被限制住了無法施展。怎麼回事?自己從未見過散兵還有什麼戰鬥力的,都是一鬨而散,難道自己的眼睛出問題了嗎?

能使一批倉促集合的隊伍變成一支難纏的部隊的人,自然不會是有勇無謀的李傕等人。這是幾個遇到困難只想著分行李逃跑,攻下長安後又把一塊大好地盤折騰殆盡的人。指望他們有什麼謀略、組織能力,就和指望頑石點頭一樣。所以答案只有一個——賈詡。

一個愚蠢的統帥,能令精兵變烏合之眾,比如苻堅。而一個優秀的統帥,卻能令新兵蛋子或潰兵變成精銳之師。韓信背水一戰,令一群新兵發揮了驚人的戰鬥力;採石一役,虞永文也以一介書生臨時上任統帥,指揮本已面臨潰散的宋兵以少敵多大敗金兵。所以潰兵的力量也不要低估,只要有優秀的組織者,就能根據實際情況指揮調度,令其變成一支強大的力量。而賈詡正是這樣的組織者——雖然隱身李傕等人背後。要知道,他日後可是僅憑張繡的一支不大的部隊就成功地與曹操相抗過,不落下風,何況呂布呢?

正當呂布焦頭爛額陷入苦戰時,後方突然傳來消息——長安被圍。猶如晴天霹靂!原來自己被陰了,這群鼠輩,不敢和自己正面交戰,用一支部隊纏住自己,卻讓另一支部隊迂迴偷襲長安城下。呂布心中罵了一萬遍鼠輩,急忙趕回救援長安。天子無所謂,貂禪還在那兒呢!

縱然呂布趕回守城也無濟於事了。十萬多人云屯雨集,圍打城池,都咬牙切齒地要殺進城去殺死那個不肯赦免自己的人,都滿心貪婪地要去劫掠這座富庶的城池。

王允望著城外那些如狼似虎的攻城士兵,痛心疾首。為什麼?為什麼歷經這麼多磨難,正義仍戰勝不了邪惡?忠臣仍戰勝不了亂臣賊子?天理公道何在?社稷顛覆,生靈塗炭,難道就是上天所願意看見的嗎?他的信念崩潰了。

十天後,賊軍破城。

呂布帶著數百騎突圍,在青瑣門外叫道:“司徒,我們走!”

王允說:“你走吧!我不走了。我要陪著天子,儘自己最後一份責任。請為我帶話給關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為念。”

一條毒計起家禍害天下,毒士賈詡憑什麼福祿壽三全而終(四)

當李傕他們來到時,這世上已沒有任何一人能救得了王允了,哪怕賈詡也不能。任何想救王允的人,都要問問這十萬多滿心仇恨的人同不同意。何況,王允也不需要誰救。他所需要的,只是最後一遍痛斥亂臣賊子,然後捨身成仁。

鳳凰樓前的忠魂,至今讓人喟嘆不已。

賈詡迎來了人生第一場屬於自己的巨大勝利。但這勝利是如此沒有底線,忠臣被屠殺,百姓被劫掠,戰火在城中各自蔓延,屍體縱橫散亂地倒在地上。為虎作倀,就是把惡虎的危害放大幾十倍,幾百倍!

賈詡望著這一切,默然半晌,心中慘然念道:我也只是為了生存。

這場當朝重臣與一隻偏師的小謀士的奇怪對決,勝負只在於對權力之道的認識。

王允搞掉了董卓,順利當上了大漢王朝的班長,名義上,他掌握了最高權力。於是他以為自己可以生殺予奪,可以任性地懲治那些叛亂之人。於是不願意妥協、變通來贏取支持,他認為這種權力不須支持。

在王允頭腦發昏的時候,賈詡卻看得很清,時代已經不同,皇權已經衰弱,王允所把持的長安名義上是朝廷,實則也不過一方諸侯,王允的班長之職無非虛職而已。名頭唬人,實權極少。只要能調動更多資源,獲得更大的實力,就可以把班長打一頓,把這個位置搶過來自己做,並且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所以權力之道,不在於名義上的官位,而在於巧妙調動了多少資源。王允忽視了這一點,失去了本已有的先機,賈詡看清了這一點,完成了權力的逆襲。

王允失敗的另一原因是意氣用事。他會不知道赦免對方能更好地令對方分化瓦解嗎?不可能。他只是恨塞胸臆,咽不下這口氣。這些人助董卓洗劫洛陽,焚燒宮室,殘虐百姓,發掘墳墓,罪行累累,罄竹難書,亂臣賊子都不懲治,還有何公道可言?漢室還有何威嚴可言?是以他低不下這頭,做不了這交易。

可是任性需由實力支撐。缺乏實力的任性,除了懲罰自己,懲罰不了任何人。

賈詡則很現實,生存主義者的那種現實。為了生存,他作了妥協,作了交易。這種清醒的認識,是王允所缺乏的。

一條毒計起家禍害天下,毒士賈詡憑什麼福祿壽三全而終(四)

王允的政權只維持了三十八天。在這三十八天裡,他誅蔡邕,打擊董卓餘黨,手段不可謂不凌厲。他不是不狠,只是狠錯了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