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人生》:中年人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飞驰人生》:中年人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不忘初心,一生热爱。

《飞驰人生》的开头,赛车手张弛说:“二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当拉力赛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我明白这将是我一生的热爱”。

这句话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不忘初心,一生热爱。

竞技体育是微缩版的人生。

赛车手张弛,曾经在赛场上无敌手,他的个性也是极其张扬,却因为非法飙车被吊销驾照,禁赛五年,事业从巅峰跌到了谷底,他曾经拥有的一切,也转眼都飘散如烟。

但这不是一个中年大叔逆袭、重新登上领奖台的故事,而是他不为世俗的名利,仅仅追求对赛车事业的热爱的经历。

这其实很像主演沈腾的个人经历。

沈腾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表演系的科班出身,从2003年就开始了开心麻花的话剧之旅,但那时的开心麻花成员,没有资历更没有名气,最落魄的时候他们在剧场演一出话剧,在座的观众连二十个人都没有,就算是免费送票,也没多少人来。

当时很多人都想放弃了,但是沈腾处于对演艺事业的热忱,一直没有放弃,咬咬牙和开心麻花走了下来。

直到2012年登上春晚,他才被部分人认识,再到2015年的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一炮走红。

《飞驰人生》:中年人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沈腾说就算是穷也要坚守一些自己的原则,他必须做一些具有某种风格的事情,比较低端的事情他不屑于去做,但是往往赚钱的东西就是这些比较俗气和没有意义的事情。他不想以后老了,因为看到自己在演艺事业上这些为了赚钱做过的事情而感到后悔。

这何尝不是一个演员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和不忘初心。

二、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飞驰人生》里没有反派,几乎所有人都在帮助张弛实现梦想,包括他的对手林臻东。

但现实是残忍的,虽然他与其他选手在同一赛道比赛,但其实,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对手林臻东年轻、头脑灵活,还是个富二代,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烧钱的赛车运动,更何况他足够努力。

《飞驰人生》:中年人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相比之下,张弛连起码的一辆参加比赛的车都没有。

他只好拉下脸面去拉赞助,去求人给钱。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借钱开始的;成年人的隐忍,都是从向生活低头开始的

这时候,张弛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必须战胜自己的狂妄、自尊和恐慌,他才能返回赛道,去重拾尊严。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一曲《平凡之路》唱尽了中年人失意的丧。

人生那点事,在任何阶段都有人愁,但中年人的焦虑和危机感明显更深重,这种深重来自于无法逃避,中年人的压力,让人无处躲藏。

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不可以示弱,没法任性。

内心,却发现怎么会有那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自己已经不能像年轻时候那样乐观,任凭多少酒精麻痹也能清醒地认识到,未来不会变得更好,身体只会每况日下,事业也不会再上一层楼。

中年人的丧,还有非常可怕的一点是,突然有一天,曾经不可一世的我,发现,我只是个普通人!

年轻时候,我们和张弛一样,意气风发,一心想着出人头地,或许在外人看来,倒是积累了一点财富,而其实,生活的质量并没有真正提高,面对年轻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内心的焦虑和虚无感非常强烈,不了解人活这一辈子是为了什么?

张弛的确够丧的,但他心里有团火,从来没有灭过,他和这个时代较劲,也和自己较劲,“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才是真的过时了”

三、中年人的少年感——不想输。

尽管张弛人到中年,事业荡到谷底,但他不服输,他在30多岁的年纪,依然坚持着最初的梦想。

即使住在陋室,没法开车,以炒饭为生,也念念不忘赛车。

“过去五年,我每天在脑海里练习20遍,5年,36500遍,我熟悉巴音布鲁克的每一个弯道。”

《飞驰人生》:中年人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巴音布鲁克,1462道弯,109公里,耍小聪明,赢得了一百米,赢不了100公里,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就是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

在开车的时候,甚至在幻想开车的时候,张弛完全投入,忘却周遭,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语叫做“心流”,是说人在做某件事时全心投入,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欢愉与成就。

他这种状态就是典型的“心流”,是他的狂热所在。

导演韩寒在这部电影里,寄托了自己很多的情感,他的另一个职业就是赛车手,步入中年的他,依然带着追求最初梦想的少年气,依然对现有的秩序无声反抗。

张弛说,我没有很想赢,我只是不想输——他没有想赢过对手证明实力,只是不想输给自己,不想辜负内心一直坚持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