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本質,追尋內心的那份寧靜與自然

迴歸本質,追尋內心的那份寧靜與自然

春天來了,大地上開始冒出綠油油的嫩芽,岸邊的樹梢上也開始渲染了一點點綠色,各種小鳥的叫聲開始悅耳起來,風中飄來陣陣的泥土清香。萬物復甦,一陣欣欣向榮的景象。

再過一陣子,就能聽到池塘邊青蛙的叫聲了。記得兒時夜晚,在月光下聽著外婆講故事,耳邊傳來陣陣青蛙的叫聲此起彼伏,甚是悅耳。皎潔的月光鋪滿了整個院子,時光彷彿一下子回到了那個年代。

那年5歲,但是對於兒時的回憶,卻在腦海裡永遠也抹不去!那個年代生活很苦,其他的都沒事,最主要的還是貧窮。家家戶戶糧食都不夠吃,雖然將農田包產到戶了,但農民還是靠天吃飯,沒有便利的水源去灌溉農田,地裡的莊稼收成並不是很好。交了公糧,留下來的糧食基本到第二年開春就吃完了。要等到收麥子的時候才能續上糧食吃。

小時候經常餓肚子,餓得哇哇直哭。雖然大人已經儘量節省糧食給我們,但是還是不夠吃。那會真的是隻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肉,條件好的地方可能不會。但是我們這裡家家戶戶的確是這個狀況!還要交很多稅,一年下來到手的錢並不富裕。

迴歸本質,追尋內心的那份寧靜與自然

三四月份的時候空氣裡瀰漫著槐花的香味,經常跟著大人去捋槐花,回來以後用槐花和麵粉和在一起,做槐花麥飯。那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美味,是除了過年吃肉以外,最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蒸熟的槐花麥飯用油潑的辣子入口,味道簡直無法形容,槐花的清香味和著辣椒油的香味,刺激著味蕾。甚至現在一想起來,都口水直流!

天漸漸熱了起來,大地由冬天的一片荒涼景象變得鬱鬱蔥蔥。空氣中的味道有花香、草香、泥土的清香。桃樹,梨樹,蘋果樹上的果實,像個嬰兒一樣慢慢長大,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響。閉上眼睛細心聆聽大自然奏響的樂章,偶爾還會刺激著你的皮膚,你的嗅覺,這種舒適度簡直堪稱完美!而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饋贈。

迴歸本質,追尋內心的那份寧靜與自然

再過一段日子,天氣已經變的非常暴躁。太陽曬的人都不想睜開眼睛,麥田裡的麥穗懶洋洋的隨風飄動,慢慢的已經開始泛黃了。鳥兒就開始叫著“算黃算割”,提醒人們準備開始割麥子了。這種鳥兒不知道是什麼鳥,有人說是布穀鳥,也有說其他的。說是等人們割完麥子後,這種鳥就死了。

聽外婆講:“以前有個老頭,辛辛苦苦種的麥子,還沒到的時候來了一場天災,麥子絕收。老頭就氣死了,在他死後他就變成了一隻鳥,等到麥子快熟的時候就開始提醒人們麥子要收了,等到麥子收完以後就吐血而亡了。”這只是一種傳說,但是在麥子熟的時候,正好是天氣變化無常的時候,經常會下暴雨、冰雹。一場冰雹過後,麥子基本就絕收了。

割麥子的時候,全家男女老少一起上陣,個個汗流浹背疲憊不堪,但是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最開心的是我們這些小孩子,跟在大人後面樂的屁顛屁顛的,收了麥子又有白饅頭吃了!最開心的還不是這,麥子脫完粒後,我們一群小害蟲到處跑到處鑽,把村裡人的麥秸堆當成遊樂場,在裡面挖洞捉迷藏,玩的不亦樂乎。經常被大人擰著耳朵拎回家。

那時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其樂無窮。一點都沒感覺到苦;回想起來正是當時物質的貧窮,沒有現代化城市的喧囂,才有時間靜下心來去體會生活,體驗大自然帶來的無窮樂趣。

現代人們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城市喧鬧的生活已經讓人麻木,對物質方面的追求反而襯托出人們精神文明需求的薄弱。以前人們互相幫助,學雷鋒做好事的精神大多隻存在與課本之中;社會上出現了很多碰瓷,欺詐的事情。導致人們都不敢學好人,做好事。

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好好讀書,以後當官賺大錢,做個有錢有權有地位的人。在學校裡面收到的教育也是如此,只注重考試成績,升學率。而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導致我們的很多人雖然上著名牌大學、開著豪車、住著洋房、卻毫無素質、思想齷齪、道德敗壞,為了金錢權利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

最近很火的‘流浪大師’的出現成為整個社會中的一股清流,值得人們思考。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金錢社會,他與那些外表光鮮亮麗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參照。他的爆紅在我看來不是因為他有多博學,而是那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迴歸本質,追求內心的純潔與高尚,尋求內心的純潔與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