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珊瑚礁”:大海深處的藝術與環保

“人造珊瑚礁”:大海深處的藝術與環保

墨西哥,坎昆——大多數人穿著舒適的鞋子,帶著對創作的深深欣賞去看藝術展。但是,要實地欣賞傑森·德凱爾·泰勒的作品(Jason deCaires Taylor’s work),則要穿著腳蹼,深入至少12英尺的海底才行。

泰勒先生為他的雕塑辛苦工作了數週。這些雕塑重達5噸,是用混凝土塑造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其中很多都是根據離他生活和工作的地點不遠的漁村裡的人塑造的。小男孩卡里託坐在岩石上。驕傲的祖昆仰望天空。被大家稱為查理·布朗的老男人託著下巴沉思。

悶熱的倉庫裡放滿了身體——陶製的複製品和一些失敗的嘗試品——泰勒對嘴唇和鼻子十分挑剔,頭髮做得一絲不苟,衣服也反覆修改。

然後,他把它們沉入海底。

訂閱“簡報”和“每日精選”新聞電郵

同意接收紐約時報中文網的產品和服務推廣郵件

它們像幽靈一樣棲息在海底博物館(Museo Subacuático de Arte

),既吸引遊客,又保護環境,因為它們可以吸引深潛者和浮潛者來看這些有點陰森的人工珊瑚礁,從而遠離世界第二大珊瑚礁群——中美洲珊瑚礁。

第一批雕像是2009年沉下去的,今年添了60個。現在共有大約500個雕像,上面已經長滿了珊瑚、海草和海藻,看起來像殭屍,皮膚的樣子很可怕。到最後,也就是大約6年以後,它們會被珊瑚完全覆蓋,只能看出大致的輪廓。

“最重要的是,這讓我們有機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泰勒先生說:“我們被水環繞,但是卻完全不理解我們的星球。它能讓我們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一部分來看待。”

泰勒先生把這些作品用特殊的砂質螺栓固定在淺海底部,這樣浮潛者也能看到。陽光透過藍色的海水,投射出怪異的陰影,使珊瑚放射出意想不到的粉色和橙色。

但還是深潛者看得最清楚,他們可以近距離觀察珊瑚和海藻彩虹般的捲曲。魚兒在珊瑚叢中或者四周飛快地遊弋,還能以這些“人類”為食——這是生物鏈的大逆轉。泰勒先生說,某天晚上曾有海龜一家前去參觀他的作品。

“純化論者”可能為任何形式改造大海的行為感到不寒而慄。但是泰勒先生使用的是為吸引珊瑚特製的海工混凝土,pH值接近中性。他特別強調,這些展覽品只佔用了海洋極小的一點地方。

“就像在撒哈拉沙漠裡放了一個雕塑,”他說,並辯解道,這些作品有助於實現更重要的利益——通過把潛水者吸引開,來保護天然珊瑚。

有些科學家對此表示同意,說只要這些人造珊瑚的放置方式能把其對海底和天然珊瑚造成的破壞降到最低就沒問題。

“我看過那些照片了,看起來還挺有趣的,”佛羅里達州天然珊瑚礁研究院的執行總監理查德·E·道奇(Richard E. Dodge)這樣看待這個海底博物館:“如果它範圍不廣,不至於極大地侵害天然珊瑚礁,那麼它對保護天然珊瑚礁就是是有幫助的,因為它提供了另一個潛水地點。”

其他一些科學家則對此持懷疑態度,說這個博物館的主要用途還是吸引遊客,因為對珊瑚礁傷害最大的是度假地的汙染和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而不是參觀者。

“它對珊瑚礁既沒益處,也沒害處,但是我不認為它是一個自然保護項目,”坎昆的一位研究珊瑚礁的科學家羅伯託·伊格萊西亞斯·普列託(Roberto Iglesias Prieto)說。

泰勒先生37歲,是個英國人,他之前在加勒比海格林納達島附近放置的65件作品引起了很多關注,所以被請到了墨西哥。

他在英國、西班牙和馬來西亞長大,在馬來西亞迷上了潛水和珊瑚礁,曾在倫敦的坎貝威爾藝術學院(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接受培訓。

他年輕時曾以“Intro”為綽號在倫敦做塗鴉藝術家,當時他知道自己想做環保藝術,但覺得那會是他退休後的愛好。

他曾經過著四處漂泊的生活——有一段時間在倫敦設計舞臺佈景——2005年左右他來到格林納達島。剛開始,他計劃開一家潛水館,但是有個重要的原因讓他有些動搖,“我不會跟人打交道,”他說。

帶著抑鬱的情緒,他開始嘗試創作雕塑,同時也為當地珊瑚礁遭到的破壞深感痛惜,所以他把大約5萬美元的積蓄投到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上:他要創作一個水下作品,代表著一顆“危急的定時炸彈”,象徵著人類破壞自然的後果與修復自然的希望。

最後,它變成了一個擁有65件作品的水下公園,其中包括那個經常成為拍照對象的“失落的通訊員”(Lost Correspondent)——一個孤獨的男人在他的書桌前打字,周圍是廣闊的藍色海水;還有《滄桑變遷》(Vicissitudes):具有非洲人特徵的28個男孩和女孩手拉手圍成一圈,站在海底。

有人認為這一圈水底人物象徵著奴役。但是泰勒先生說,這些雕塑的原型是當地的孩子,他想要傳遞的意思是“變化,以及孩子們的形象所呈現的環境特徵”。

這件作品被暴風雨毀壞了,有一部分倒塌了,所以泰勒先生製作了更堅實的替代品,在最近的一個下午為它完成了最後潤色,它很快會被用船運到格林納達島。

格林納達島的作品受到的關注,引起了墨西哥國家水族公園的官員們的注意。該公園是離坎昆不遠的水生物自然保護區,每年有75萬人前來參觀。他們早就開始修建一些小型的球狀人造珊瑚礁,以吸引人們遠離遭到破壞的天然珊瑚礁。他們得到了墨西哥聯邦政府的資助,想讓泰勒先生設計上千個雕塑。到目前為止,已有製作大約500個作品的經費到位了。

拿當地人做模特是很自然的,泰勒先生說,他仔細挑選出那些“線條清晰、骨架勻稱”的模特,要求這些志願參與的模特們參與兩個小時的制模過程,其中包括在他們身上從頭到腳塗上一層粘土。

這些雕塑有個共同特徵:他們的眼睛是閉著的,好像給他們增加了一絲詭異色彩,但是這其實是因為不閉上眼的話,制模的材料會進到模特的眼睛裡。

“他們開始往我身上塗東西的時候,我有點害怕,”53歲的祖昆·亞達姆·薩特(Joaquín Adame Sutter)說。他是雕塑“著火的男人”(Man on Fire)的模特,這個雕塑從皮膚上長出了火珊瑚。“我說先塗身體吧,明天你們可以塗我的臉。你知道,那種感覺很好玩。”

博物館的成功給泰勒帶來了一些商業工作,包括為魔術師大衛·科菲波爾(David Copperfield)在巴哈馬群島的私人小島設計一個海底金屬鋼琴雕塑。這個雕塑能播放預先錄好的音樂。

泰勒先生的海底作品照片和雕塑上個月在曼哈頓的喬納森·萊文藝術館(Jonathan LeVine Gallery)展出。

他頭腦中還在醞釀一個夢想中的項目,相對於他那些被廣泛曝光的作品來說是一種平衡,但是這個計劃很難實現。那會是一個具有煽動性的政治作品(他拒絕透露細節),將被沉到深海里,而且不會告知具體沉在哪裡,這樣也許只能在照片裡看到。

“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神話上的,”他說,隱隱透露出一點信息:“我會把它放在一個上百隻船也找不到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