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落戶北京 ,世園會、冬奧會將率先試新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將人工智能擺在了重要位置,提升其戰略地位。我國也不甘人後。不久前,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落戶北京。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落戶北京 ,世園會、冬奧會將率先試新

在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方面,北京早已展開行動。去年,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區政府聯合推動成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便是其中一項重要舉措。記者瞭解到,正是該研究院牽頭起草了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設方案。試驗區將在人工智能領域有哪些先行先試?日前,記者專門採訪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黃鐵軍。

北京匯聚國內過半

人工智能骨幹單位核心專家

黃鐵軍告訴記者,北京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領先的科技資源優勢。全國超過一半的人工智能骨幹研究單位和一批核心專家院士團隊都在北京,並且在多項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方面已率先取得突破。其中,清華大學施路平教授、北京大學高文院士、中科院自動化所譚鐵牛院士等專家,分別在神經形態芯片、仿視網膜成像芯片、步態識別技術及產品方面形成國際領先成果。寒武紀、地平線、曠視科技等一大批創新型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計算機視覺及技術等方面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近年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一直在快速發展,形成基本完整的產業鏈,涵蓋基礎、技術和應用三個環節,迅速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生態體系。據悉,北京目前擁有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業務的企業約400家,包括:百度、小米、京東等千億元以上規模的企業3家。這樣連接完整、實力龐大的人工智能產業鏈,也衍生出對人工智能新理念、新技術的巨大需求。

聯合創建10個實驗室

“實戰”檢驗人工智能算法

黃鐵軍告訴記者,北京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非常豐富,智能醫療、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慧餐飲……幾乎無所不包。因此,今年研究院將跟北京優勢人工智能企業合作建設10個左右的聯合實驗室,利用企業真實的運營數據及應用場景,來“實戰”檢驗一些人工智能算法。“過去我們一些機構開展人工智能的研究,只能通過一些模擬數據集進行,因為真實的大數據在企業內部,而企業對於人工智能又有巨大的需求,自身又有研究力量的侷限,因此合作成就雙贏。”

“以大家熟悉的美團為例,通過真實數據進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就能‘評估’出不同地區、不同職業對不同美食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在外賣配送、美食推薦等方面進行優化,更多市民能品味到符合自己口味需求,同時更加新鮮的佳餚。”黃鐵軍說。

記者瞭解到,試驗區還將推動一系列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圍繞醫療、政務、交通、金融等國計民生領域以及今年的世界園藝博覽會、2020年世界休閒大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的需求,支持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率先在一些應用場景上進行驗證。

記者瞭解到,攻堅研究方向涵蓋芯片、人機交互、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領域,力求實現“群體性突破”。

部分關鍵技術環節

2023年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作為我國著名的計算機專家,黃鐵軍坦言,我國在人工智能方面還存在著一些瓶頸和障礙。

近些年,在全球人工智能發展中,我國技術人員在人工智能的實踐和應用方面並不落伍,一些芯片、硬件設備的開發研究甚至走在了世界前沿。“但是,這些都源自現有的人工智能思維理論。這些思維理論,我們不是原創者,缺乏源頭突破,也限制了我們在研發中走得更遠。”黃鐵軍說。

黃鐵軍表示,發展人工智能尤其需要信心和耐心。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必將還會不斷出現新的思維和基礎理論,這都是“無人區”,誰佔領了這片“無人區”,就佔據了一大片開發應用的高地。因此,一定要鼓勵一大批科研人員沉下心來,做一些基礎理論研究,獲得更多靈感的火花,給人工智能在新領域、新應用注入強大的原創動力。

記者瞭解到,到2023年,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計劃在人工智能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原創性成果,在部分關鍵技術環節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還要培育10家以上產品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領軍企業,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記者:張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