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了疫苗卻沒有產生B肝抗體是怎麼回事?

懂得80181596


孩子出生後接種過乙肝疫苗,上學時檢查乙肝抗體為陰性,可能有以下原因:

第一,對乙肝疫苗無應答。按照0-1-6個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種乙型肝炎疫苗1個月後檢測血清HBV表面抗體(抗HBs),血清抗HBs檢測滴度<10毫國際單位/毫升(mIU/ml)為無應答,抗HBs 在10~100 mIU/ml之間為低應答,抗HBs≥100mIU/ml 為正常應答[1, 2]。對一般人群所生的孩子,接種第1針乙肝疫苗後,抗-HBs陽性率(≥10mIU/ml)為16%~40%;接種第2針後,陽性率升高到80%~95%,接種第3針後,98%~100%的孩子都產生了10 mIU/ml以上的抗體量[3]。但確實有極少數孩子對疫苗應答不佳。尤其是父母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子女,孩子可從父母那裡繼承對乙肝疫苗較差的免疫反應,對乙肝疫苗的應答可能會稍差些。有研究顯示,沒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母親的新生兒使用重組酵母乙肝疫苗5微克接種,14.47%,無應答率為1.71%~2.5%[1, 4, 5];而HBsAg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孩子低應答率約為20.69%,無應答率約為17.24%[6]。對乙肝疫苗的應答也與乙肝疫苗的劑量有關。我國乙肝疫苗多年來接種的情況來看,使用重組酵母乙肝疫苗10微克劑量接種的效果明顯好於5微克的劑量[7]。我們醫院乙肝高病毒複製母親所生孩子對疫苗無應答者只佔2.7%。

第二,接種疫苗後產生過抗體,上學時消失了。儘管有研究顯示,乙肝疫苗接種後產生抗體的保護效果可維持至少12年。但有些對乙肝疫苗低應答者(抗HBs 10~100 mIU/ml)經過幾年後抗體會從體內消失。但即使抗體消失,由於免疫細胞的“記憶”功能,接種過疫苗併產生過抗體的孩子再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非常低。

第三,使用的檢測試劑不敏感。學校對孩子抗體的檢查一般都使用國產定性檢測方法,敏感性較低。很可能孩子有低水平的抗體而沒有檢測到。

不過,無論以上哪種情況,加強接種乙肝疫苗即可使這些未產生抗體、抗體消失或抗體過低的孩子重新獲得乙肝抗體。家長不用過分擔心。

References

[1] 鄭徽, 崔富強, 龔曉紅等. 5微克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3劑初次免疫後低/無應答兒童再免疫1劑的抗體應答.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10. (05): 443-446.

[2] 吳振華, 崔富強, 龔曉紅等. 新生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後低/無應答的影響因素.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08. 14(5): 464-469.

[3] Atkinson W, Wolfe S, Hamborsky J. 疫苗可預防疾病:流行病學和預防(第12版). 2012. 第1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72.

[4] Belloni C, Tinelli C, Orsolini P, et al. Revaccin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virus of non-responding and low-responding infants immunised at birth. A parallel evaluation of rubella and tetanus vaccine. Vaccine. 1998. 16(4): 399-402.

[5] 荊慶, 梁爭論, 王建峰等. 母親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嬰兒接種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後的抗體無應答分析. 中國計劃免疫. 2007. 13(3): 219-221.

[6] 孫蓮英, 龐志釗, 張文英等. 不同劑量重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阻斷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的研究. 中國計劃免疫. 2006. 12(4): 262-263.

[7] 廖雪雁, 莊輝. 兒童乙型肝炎疫苗預防進展.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 2010. (03): 323-324.


蔡晧東醫生


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情況,孩子身體存在某種慢性疾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疫苗等生物製劑進入人體即被識別清除,所以就無法產生抗體。

第二種情況,孩子接種乙肝疫苗已達到或者超過三年,沒有即時打加強針,抗體自然消失。

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和成人有所區別,但是所產生的抗體均不具有永久性,達到三年或者馬上到三年時間時,應該先去醫院檢查乙肝兩對半,如果抗體(第二項)存在(+)或者弱陽性(±)時,加強注射1針乙肝疫苗就可以了。如果化驗結果顯示抗體消失,就需要完整接種1份乙肝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①身患感冒以及其他疾病時均不宜接種疫苗。②兒童型乙肝疫苗一般為5微克單位,免費注射;成人型乙肝疫苗為10微克單位,自付費用。③接種疫苗之後出現輕微的體溫升高、接種部位紅腫伴疼痛感均屬正常。可以採取物理降溫或者去接種門診諮詢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