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这不是一部单纯意义上的警匪片,更像一部颇具武侠气质的西部电影。如果说其他警匪片热衷于案情破解的话,这部《侠路相逢》更多讨探的则是案情还原背后的人文探讨,导演邵亚峰真的很会用影视镜头讲故事。

金庸武侠小说有一句话说“侠之大者,救国救民”,看完《侠路相逢》这部片子,我内心蹦出的第一个词汇竟然是:侠之大者,隐忍而行。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侠者,身上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哪怕遭遇再多侮辱中伤,仍仗剑济世,隐忍前行。

《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蒋汉本是一个优秀的刊警,二十年前在黄河岸边抓捕文物犯罪团伙时,爆发激烈枪战,两个同事在枪战中以身赴死,而他亦被人误解为开枪误杀队友。面对诸多猜测,蒋汉未做任何解释,反倒二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牺牲队友的母亲和女儿。这一切的一切,被人视为内心歉疚不安之后的精神补偿亦在情理之中。但蒋汉本人没做任何辩解。

影片中有一个桥段:薇薇无意中听人说当年蒋汉慌乱中误杀自己的父亲时,她目光冰冷狠狠在打了蒋汉一记耳光。彼时的蒋汉就静静地站在那里,一脸的平静,脸上更多淡然的味道。但是,除了他和现场逃脱的犯罪分子,没有人知道事情别有隐情。为了战友的“清白”,他不邀功甚至被骂,其人身上更多担当,这本就是一种“侠”气。

《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与邵兵饰演的蒋汉恰恰相反,姜武饰演的秦晋看起来是一个与世无争甚至息事宁人温文尔雅的好人,闲时喜欢捧着《罪与罚》细读,甚至还能说出妥斯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和相关作品,但历经半生风雨阴狠老辣。《侠路相逢》中有一个镜头:薇薇说你还读这本书啊,秦晋竟然谈起妥斯妥耶夫斯基这本书中的道德和哲学,最后临了还补了一句:“喜欢的话,你先看。”姜武演出了犯罪枭雄道貌岸然、好色却又憨厚的状态。但平心而论,这种状态和“侠”身上的忍隐气质无关,大可以用“奸诈”和“伪善”两个词汇形容。

《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苏轼有首诗里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整整二十年,这段抓捕文物犯罪分子的案情,背后揭示的不仅仅是一段“公案”,更是正邪两方真实状态背后的人文探讨。

孰善孰善,什么才是大善。有时候,你亲眼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你亲耳听到的,未必就是事情。所以,在影片的最后,《侠路相逢》出人意料地用现场白描和故事倒推的方式,还原事情真相。这一刻,蒋汉被人误解多年的身影日渐高大,目光干净得让人忧伤。或者说,伏剑天涯,隐忍而行,本就是侠者沉浸到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气质。

《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侠路相逢》除了纵深探讨“罪与罚”中道德主义之外,影像平实,更多黄河流域粗犷之美,影片的叙事风格看似朴素,却弥漫出浓浓的西部气息。这种感觉,让我想起陈可辛的《武侠》、陈德森的《一个人的武林》或者更早的《双旗镇刀客》。任谁也不到双旗镇刀客中胜出的竟然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孩子。《侠路相逢》中的蒋汉不动声色低调不张扬的表现亦是如此。

《侠路相逢》:侠之大者隐忍而行,犯罪故事拍出武侠风格

《侠路相逢》中人物的对话,更多现实的还原,甚至在里面可以看到周围人的影子,这亦非那些伺空见惯模仿好莱坞、韩国或者香港犯罪片套路的影片所能媲美的。叙事风格平实得近似冷静,在传统回归中拥有新意,犯罪故事也能拍出武侠风格,这亦是该片别具一格的亮点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