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提起斯柯達,在大家的心目中恐怕最深刻的印象還是“廉價版大眾”這樣的想法。斯柯達每年在華銷量也有30萬輛左右的銷量,是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實力。然而面對中國1600萬輛以上的市場,它仍然談不上是主流合資品牌。既然有大眾這樣的背書,為何在中國還是不溫不火呢?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在去年的廣州車展上,斯柯達柯迪亞克GT正式上市。在外觀設計上,柯迪亞克GT相比常規的柯迪亞克,最大區別就在於其在B柱之後的處理上,採用了類似於轎跑風格的Coupe設計。細節上,專屬的GT徽標、尾箱門頂部的擾流器以及雙邊雙出的排氣管來強調柯迪亞克GT的運動身份。動力部分,柯迪亞克GT與常規車型倒是沒有太多差異。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如果說柯迪亞克對運動概念僅僅是一點嘗試,那接下來就要玩真的了。據外媒報道,斯柯達柯珞克將在2019年發佈其性能版——柯珞克RS,最新的資料顯示除了提供四驅系統和自適應懸架外,新車將獲得一款最大功率超過300馬力的2.0TSI發動機,有望在2019年9月的法蘭克福與大家見面。當然,作為斯柯達最重要的市場,這款性能SUV如果引入,可一點也不意外。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那麼還是說迴文章首段的銷量,斯柯達為何表現得沒有預想中那麼強勢呢?2017年斯柯達在中國銷量創下32.35萬輛的銷售紀錄,佔全球總銷量的四分之一;2018年前11個月斯柯達在中國終端汽車交付量達30.43萬輛,同比增長7.7%,佔據全球近 26.5%市場份額。但是11月單月銷量為2.8萬輛,同比下滑24.32%。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明銳是斯柯達最為暢銷的車型,11月銷量為12,563輛,同比下滑13.53%。明銳寬敞和空間和後備廂,很符合大家對緊湊級合資轎車的期望,內飾用料也還湊合。缺點在於配置過低,除了頂配為氙氣大燈,其他配置都是鹵素燈。這款車優惠後8萬多就能買的到,其實還是很有性價比的。但是大眾速騰月均依然保持在近3萬輛的銷量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兩款車型也僅僅是一些用料和細節的差別。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不過要說到斯柯達銷量最差的車型,其實應該還是轎車。國內小型車需求減少,晶銳銷量難免下滑;同樣兩廂車市場行情同樣一般,昕動苦苦掙扎。至於中型轎車速派,則是讓很多人意外。斯柯達速派官方指導價16.98萬-24.98萬,比帕薩特的18.99萬-30.39萬要便宜,但是速派在入門版上的配置非常低。頂配版速派車廂是橫條木紋裝飾;中配版車廂是鋼琴亮漆裝飾;低配版車廂是仿金屬材質的塑料材板。在其他用料上,速派和帕薩特、邁騰都有些差距,以便形成高低錯位,但是速派價格低那麼多,配置低也是能理解的啊。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而斯柯達速派以及其他車型全線低迷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品牌建設上。斯柯達的歷史比大眾品牌還要早上40年,但是誕生在捷克這樣的小國,其出身就註定起點較低;斯柯達在2006年才進入中國市場,這樣有落後了將近30年;在進入中國之後,斯柯達作為大眾的附庸一直採用“上汽大眾斯柯達”的稱號,也一直無法擺脫這樣的境遇;最後,在最重要的品牌定位上,斯柯達一直相當的模糊:最為三大件都與大眾相同,且和大眾在同一生產線上生產的車型,斯柯達到底是定位更加經濟的家用還是更加個性的小眾品牌呢,自身也一直在搖擺中。

走運動還是走個性?家用的斯柯達怎樣改變

定位更加經濟家用,無疑將會拉低這個古老品牌的調性,畢竟斯柯達也是造過豪華汽車的,並且企業利潤也會更低。如果選擇小眾個性,自身的宣傳營銷又跟不上,導致還是籍籍無名。在近期我們連續看到斯柯達連續兩款運動性十足的SUV之後,讓我們不得不想到:斯柯達未來是要走運動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