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新学期开始了,

小学生、初中生恢复上学节奏。

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

恐怕又统统要贡献给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了。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辣条”是高油、高盐、高添加的调味面制即食方便食品,经常食用不利身体健康。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中曝光了“虾扯蛋”等辣条生产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虾扯蛋”辣条的包装袋上印着虾和蛋的图片,但其实成份中既没有“虾”也没有“蛋”,只有面粉和添加剂。

为使青少年茁壮成长,3月16日,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校园及周边禁止销售“辣条”的公告》,决定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辣条”。如发现违规生产经营“辣条”,或发现购买的“辣条”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3月18日,部分市民向记者反映,称尽管“辣条”已经禁售了,但是部分商家依然是心存侥幸,继续向青少年销售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五毛钱”小食品。“孩子最近特别爱吃零食,从书包里拿出来的很多“小五毛”零食我在超市都没见过,好远就能闻到一股子很浓的香精味,孩子还说很好吃。我一查食品配料表,里面除了小麦粉、增味剂之外,还有很多的添加剂。”市民赵先生说。

那么,今年“3·15”晚会中,揭露的“危险的辣条”,是否还在继续销售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

部分商家:或偷偷摸摸或光明正大进行销售

记者首先来到建设路小学。在一个距离学校不足50米的、由民居改成的小商店里,记者称前一天喝多了酒,嘴里没味道,想吃点辣的东西。老板从其居住的卧室里拿出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名为“李师傅虾扯蛋”。我们在产品的包装上看到,这个名为“虾扯蛋”辣条的生产地址为河南开封,生产厂商为兰考县宁远食品有限公司,包装袋上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清晰可见。正是今年3·15晚会曝光的“辣条”。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在与学校一路之隔的一家副食商行,记者看到品种繁多的“辣条”依然光明正大地摆放在食品架上。记者一口气成功购买了4袋“辣条”。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在五一路小学对面的祥和文具店,记者与老板娘攀谈起来。当时记者笑称,“辣条”都是小时候的味道。老板娘有些洋洋自得,她告诉记者,他们家商店最热销的三种“辣条”是:“李师傅虾扯蛋”、“金龙鱼片”和“开胃鸡筋”。而就在此时,老板娘还在往货架上放“辣条”。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在与逸夫小学一墙之隔的昌明社区,记者从一个名为“哆啦A梦”的小超市里,买到了品牌为“卫龙大面筋”的辣条。老板告诉记者,自己现在不卖那种五毛钱的“辣条”。现在销售的“辣条”都是卫生的、安全的,放心的。

为你点赞:个别商家称国家不让卖的坚决不卖

在昌明社区的鑫鸿旺副食超市,记者围着食品架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辣条”。记者称,自己嘴里没有味道,想吃点辣条。老板说,辣条已经不让卖了,这个东西特别脏,生产环境太差。之前的“辣条”已经处理掉了,今后绝对不卖。

加班加点: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查“辣条”

为深入开展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从3月16日起,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闫涛带队,迅速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食杂店、商场超市进行全面排查,以确保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重磅头条|辣条禁售了!记者暗访学校周边小卖部,结果竟然是......

针对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的特点,重点对央视“3·15”晚会报道的问题厂家生产的“辣条”类食品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进货台账、索证索票等进行了检查,查找食品源头。对部分违法使用食品安全平台商户进行“一票通”锁定并要求整改。

截止3月17日,共出动执法人员47人次,执法车辆15台次,检查农贸市场11个,食杂店126户,商场17家,下架封存兰考县宁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虾扯蛋”993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