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時的"父母愛情",竟然一秒都不浪費!

最近幾年,你在電影院看的片長最長的電影是哪部?好像也就2小時多一點。

發現了嗎,電影的長度整體在縮短。

而最近,有一部在柏林獲獎載譽歸來的國產片,以罕見的175分鐘的片長,為我們呈現了一部個人命運和時代浪潮共同交響的史詩——《地久天長》。

三小時的

在今年2月份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演員王景春和詠梅憑藉本片拿下最佳男女主,創下華語電影的第一次包攬。

三小時的

王景春成為繼廖凡(《白日焰火》)後第二個摘得柏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華人演員。詠梅成為繼張曼玉(《阮玲玉》)、蕭芳芳(《女人四十》)後第三個摘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的華人演員。

三小時的

這是兩個家庭,歷經30年動盪波折的糾葛。電影記錄的時間從1982年至今,超過30年的歷史卷軸,也正是中國社會急速發展和變化的30年。下崗潮、下海潮、計劃生育……

三小時的

有人說50年出生的人最苦,該吃飯的時候自然災害,該讀書了鬧革命,該工作了開始下崗,該生孩子了計劃生育……

三小時的

該片所討論的時代背景,無論是歷史縱深亦或是世界廣度上都獨一無二的,也造就了這個故事的恢弘的氣象。

三小時的

整個故事有起有落,有懸疑有情緒。既能吊足胃口也可以溫婉如水,把那種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命運的親疏遠近,都展現的合情合理。

三小時的

讓人覺得三個小時的故事飽滿但不臃腫,似乎沒有什麼多餘的戲。甚至一些細節都安排的動人心絃,比如吹完口琴要甩口水的那一下……

三小時的

這部電影講述了中國30年來的變遷。在這段歷史中,父母輩是主要的經歷者和承受者,孩子是被保護的對象。

三小時的

看完之後,或許更加能夠明白那些歷史性的決定背後,父母到底承受了一些什麼。三十年的變遷牽動了大部分的中國人的記憶,歷史車輪碾壓下了人的無奈與隱忍。

三小時的

將民族史詩和隱傷埋於幾個家庭的故事之下,講述了中國現代不得不說的那段歷史。這個看上去極具中國色彩的故事可以獲得共情,是因為它的核心還是親情紐帶和家庭關係。

三小時的

首映場不少外國觀眾有抹眼淚,他們可能並不瞭解中國的國情和所經歷的往事。他們被打動的就是最真實的血肉親情和"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友情。

三小時的

這種情感其實很具有"中國特色",尤其像對於孩子的眷戀、對於工作和麵子的在意、對於故交的珍惜等等。

三小時的

但王小帥用他的故事和鏡頭,將這個故事做到了足夠的共情。使得外國觀眾也能隨著這兩家人的離合而悲歡,這就是很厲害的水平了。

三小時的

不過影片到了老年部分開始,情節就略顯拖沓,尤其是現在的"迴歸式"結尾,實在是有點太寬容太想當然了。

三小時的

可能王小帥終究還是狠不下心來,帶給觀眾更強的一次情感衝擊,畢竟大多數時候,離開的人可能就真的離開了,終其一生不會相見。

三小時的

想到在中國的時代洪流中,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家庭,可能遇到過這樣的離別,面臨過這樣的處境,不禁使觀眾更會陷入悲傷和沉思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