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貨車上路4個月 今年路線要擴到100條

都市快報 記者 萬禺

打開車門,坐進駕駛室,綁好安全帶,司機不用踩油門,只需要在駕駛室控制檯上點幾下,車子啟動後,就會自動行駛、剎車和轉彎。在這個過程中,司機無需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方向盤就可以自動微微轉動起來……

這不是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劇情。事實上,從去年雙11開始,中國郵政、德邦物流等企業,就開啟了真實環境下L4級別無人駕駛的物流貨運。今年3月初,研發這類無人駕駛貨車背後的公司——飛步科技正式對外宣佈前期融資情況:2018年8月,飛步科技獲得來自和玉資本(MSA)、青松基金數千萬美元的Pre-A輪投資。事實上,在2017年,飛步科技便已獲得來自創新工場的天使輪投資。

從2017年8月創立至今還不到2年,這家杭州本土創業公司到底有何底氣,在中外科技大廠雲集的無人駕駛領域分一杯羹呢?

人工智能到了產業轉化期

年輕教授創業自動駕駛

如果還是按照百度地圖上的地址——三墩鎮古墩路673號,去探訪這家名為飛步科技的創業公司,你一定會撲一場空。早在今年年初,這家成立還不到3年的年輕科技公司,就已經搬到了杭州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公司雲集的西溪谷國際商務中心。

70後的何曉飛長著一張很顯年輕的圓臉,和他交談時,你能明顯感覺到,他會很認真地看著你的眼睛。當聽到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他會不時微笑點頭。不過,事實上,這個從成都七中走出來的學霸,其事業“野心”和溫和的外表並不相配。

作為成都七中“綜合數學實驗班”的特長生,何曉飛的同班同學有現任搜狗CEO王小川、蔚來汽車副總裁莊莉、嗶哩嗶哩彈幕網站創始人陳睿等互聯網大牛。

從成都七中畢業後,何曉飛靠著競賽選擇了浙大保送。從1996年入學,到4年後拿到芝加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於2005年取得計算機博士學位,再到29歲受聘浙大計算機系正教授,成為當時國內最年輕的教授之一。在學術道路上順風順水的何曉飛,其實還是有一顆希望將學術成果轉化為產業應用的“叛逆”之心。

2016年,當阿爾法狗最終以4∶1完勝李世石,何曉飛覺得,自己接近20年的學術積累,終於到了一個將其轉化為產業成果的機會。

“當時,我強烈地想把在人工智能領域這麼多年的學術積累,轉化為實際應用。”懷著這個強烈的創業想法,2017年3月,何曉飛離開滴滴,選擇在自動駕駛領域自主創業,並於2017年8月創立飛步科技。

自動駕駛物流車上路4個月

今年計劃把運營線路擴至100條

從國內無人駕駛領域來看,年輕的飛步並不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百度、阿里早已弈棋落子。而國外,谷歌、特斯拉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也在該領域交了不下一張的優秀答卷。

這個來自杭州本土的初創公司,如何在科技大廠雲集的無人駕駛領域分得一杯羹?對此,何曉飛回答,目前,飛步正靠佈局無人駕駛的細分應用場景——物流,來深入落地商業化。

據瞭解,目前,無人駕駛領域有出行、物流、特殊場景(礦區、園區)這三大應用場景,和更側重於出行場景的百度、特斯拉等公司不同,飛步將研發重點投入到了支線物流中。

對於飛步這家年輕的科技公司來說,何曉飛並不是一枝獨秀。其公司聯合創始人曹宇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域的專家。公司來自UCBerkeley、U.Chicago、UIUC、GeorgiaTech、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高等院校的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目前也達到了100餘人。這些人才儲備,也給予了飛步能和中國郵政、德邦物流等物流行業排頭兵達成合作的底氣。

“可能之前,包括我在內,都以為傳統的物流公司對新興科技並不重視和感興趣。”不過,等真的和這些物流公司合作後,何曉飛和團隊成員們發現,對方對於無人駕駛這種黑科技充滿了探究和好奇。

也正基於此,飛步科技與中國郵政、德邦物流聯合打造的自動駕駛物流車,已經在3條公開路線上運行4個月,運送了6萬多件快遞。在2019年,飛步科技計劃會將其運營路線擴展至100條。

自動駕駛

可降低物流車油耗

複雜路況

還需要時間來解決

雖然飛步科技將研發重點投入到了物流應用場景中的支線物流(即100公里以內的短途,其不同於100公里以上的長途物流和3-5公里的末端配送物流)中,但是,在路況複雜的中國,飛步將其運營路線擴展至100條的願景真的可以實現嗎?

對此,何曉飛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們目前會在浙江省內,找一些相對比較好的支線物流場景。等到技術成熟了,會繼續挑戰更加複雜的支線物流場景。”飛步的目標是,在接下來的1到2年,先將70%以上的支線短途場景跑通,“將基礎打好後,技術目標會隨著螺旋式上升,並解決更加複雜的路況。”

從提升物流效率的角度來講,何曉飛開誠佈公:“以過去人力手段去提高,還是很難的。比如汽車的油耗,老司機和新司機的油耗差別就特別大。”而油耗佔物流配送的成本比例是非常高的。如何設計一個最優的油耗曲線,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物流車運貨效率,何曉飛給出的解決方案依舊是無人駕駛。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在海外也同時設立分部並不常見。不過,據瞭解,為了提升無人貨物的響應時間(即當路上有一個坑時,普通人的反應時間在0.7秒左右,頂級F1賽車手的響應時間是0.1秒),飛步自主研發的芯片,可以讓無人貨車的反應時間做到0.05秒。

“響應時間縮短,速度提高,車的安全性就會更好。”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飛步目前在美國兩個研發中心成立了專門的芯片團隊。讓何曉飛引以為傲的是,和國外相關大廠搞不好要花三年時間研發芯片的速度相比,這支年輕的團隊僅用了6個月時間,就完成了第一款芯片的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